1770.第1770章 1786 昆侖(1 / 2)

於皚皚白雪之上,飛絮飄舞之間,奇光透入,銀光四射,百里可見,視之猶為闌珊。

又於萬仞環繞之間,水晶宮闕之上,險寒奇秀的景色糅合了高聳入雲的凶威氣勢,有一種瞬息萬變,皓然空靈之意,平添幾分靈動的道韻。

正所謂——仙影迷蹤何處尋?昆侖山中道有痕。

這便是太始道祖的修行道場——昆侖山。

……

蘇陽、九戮真君、機關算盡計無竅三人無比感慨的行走在昆侖山之中,一邊欣賞著獨特奇景,一邊又不敢有絲毫的小心大意。

皆因,蘇陽、九戮真君、機關算盡計無竅三人這一路行來,除了被昆侖山的獨特風景所吸引著,還被昆侖山之中潛藏的危險,給深深的震撼著。

比如說蘇陽腳邊一塊看似很不起眼的小石頭,竟然就是一處禁法的核心,觸之必有殺身之禍;比如說遠處一株不起眼的小草,竟然暗藏幾分驚人的劍意,一不小心便會殺機臨頭。

可怕,這哪里是昆侖山,這怎么會是什么道祖的修行道場,即便是稱之為禁地,生命禁區恐怕也不為過。

至此,蘇陽算是非常清楚,為什么進入之前,萬法之始楊天佑一再囑咐,進入昆侖山之後一定不要輕舉妄動,並第一時間佩戴上玉佩,否則必然後患無窮。

這哪里是什么後患無窮,這本根就是豎著進來,躺著出去的節奏。

不,若是無玉佩通行,能不能走出去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一時間,蘇陽按捺不住內心的震撼和驚悚,下意識的失聲問道:「不是說,陣法乃太素道尊所創嗎?為什么在這太初道尊的昆侖山之中,處處都是陣法,遍地都是禁法?」

機關算盡計無竅笑著准備解釋一二,卻不料九戮真君先一步說道:「太始道祖是一個特例,古往今來第一聰明人的美譽,你認為只是說說那么簡單的事情嗎?」

蘇陽聞言流露出幾分若有所思之色,機關算盡計無竅則被搶答之後,眼中微微流露出幾分詫異,試探性問道:「九戮道友來歷很不簡單啊?」

九戮真君不動聲色的冷笑一聲:「天機一脈的奇書閣,確實稱得上天下間收藏最豐富,但那是沒有遇到本真君這本活著的奇書。」

機關算盡計無竅若有所思的說道:「看來九戮道友通曉許多秘辛了,難怪蘇小友對你如此的信任。」

九戮真君回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並非是建立在知道些什么,乃是由時間積累才會產生的羈絆。」

蘇陽也在一旁笑著解釋一句:「我自半步金丹開始,老鬼就一直陪在身邊,於我來說亦師亦友,風雨同路。」

機關算盡計無竅感慨的說道:「這還真是讓人羨慕啊!」

說完,機關算盡計無竅又郁悶的微微搖頭說道:「有九戮道友在,難怪蘇小友不願意帶上老夫這個累贅,的確有些不中用啊!」

九戮真君面無表情的說道:「話可不是這么說,天機一脈傳承自太易道尊,先天易數更是一部奇經,已然超出一般意義上的神通功法,我個人還是非常佩服的。」

機關算盡計無竅苦笑著說道:「看來老夫也就只有這么一點作用了。」

九戮真君直接開口說道:「除此之外,關於昆侖山之中的一些事情,想必法王應該交代過計老了吧?」

有些話,有些事,蘇陽不可以做,但是九戮真君卻沒有那么多忌諱。

亦或者說,管他是天皇老子,還是些什么,放眼天下只有蘇陽能夠讓九戮真君交心,也願意義無反顧的幫忙。

故,蘇陽於之機關算盡計無竅是一種尊重,九戮真君於之就是一種利用,這也是為什么同意帶上機關算盡計無竅的主要原因。

好在,機關算盡計無竅的人品,舉世皆知,因此對於九戮真君的態度一點都不在意,認真說道:「昆侖山總共有三門九宮七十二閣和一海二池三台。」

這時候,機關算盡計無竅也沒有藏著掖著,如先前九戮真君所言那般,清清楚楚的把萬法之始楊天佑所描述的昆侖山概況,詳細道之。

三門,分別是山腳的求道門、山腰的玉虛門、山頂的南天門。

九宮,乃是太始道尊日常研究的場所。

七十二閣,則是太始道尊坐下童子、弟子、門徒日常修行的地方。

至於一海二池三台,則分別是蘇陽等人現在所處的雪海,及煉寶池,無垢池;和觀天台,觀心台,觀道台。

除此之外,昆侖山腳下還有一座小鎮,這座小鎮名曰昆侖鎮,但是卻不被太始道尊承認。

而這座小鎮的由來,是當年無數修士,通過重重磨難,抵達昆侖山腳下求道,結果卻遺憾失敗且不甘心就此離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座小鎮。

諸如此類的小鎮,在其他四位道尊的修行道場,卻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