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2章 1817 不同之處(1 / 2)

第四世道之文明的道與第七世修真文明道,存在某些共同點,卻又存在更多的不同。

在第四世道之文明的仙人眼中,道是一種規則,是一種天地之力的體現,簡言之就是屬於一種力量,如何掌握這種力量,及運用這種力量,便是第四世道之文明的初衷和目標。

在第七世修真文明的修真者眼中,道更是一種廣泛意義上的哲學,他是一種追求真實自我的體現,也是追求宇宙宏觀意義上的真理。

故,第四世道之文明的道是一種清晰的、客觀的、主觀意義上可以使用的力量;而第七世修真文明的道,更像是一種模糊的、假象的、唯心主義上描述出來的天地意志。

因此,在認知的不同,對於道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運用起來自然就不同。

比如說第四世道之文明,他們解析天地法則,掌控自如,經過各種組合和構成,創造出神奇的仙術,仙術就是一種天地法則的高級運用,以人力運用天地之力。

再看看第七世修真文明,他們參悟天地大道,從宏觀上的天地大道之中,解讀一部分特殊的道,比如說雷霆、火焰、寒冰等等,在自身蘊育此道,然後把一種力量運用到極致。

談不上誰強誰弱,只能說一個更擅長運用,萬法隨心所欲;一個則掌握極致的力量,以一法破萬法。

以上就是第四世道之文明和第七世修真文明的最大區別,但是本質上決定兩者區別的,自然還是要歸屬於——「意」和「威」。

威,乃是威力的意思,代表某一條路走到了極致的力量體現,如同蘇陽所領悟的刀威、雷霆大道的雷威,都分別代表著刀道之極,雷道之極,因此才能夠一招一式達到宛若天道的威力,如同天之力。

意,則代表著自身意志的力量,那是一種對於心的淬煉,結合自身所修煉的法則之力,進行一定程度的融合,達到一種獨特的化學反應和升華,讓意境能夠配合自己的仙術,一舉一動按照自己的心念運轉,形成一種以自身為主的規則。

比如說蘇陽此刻在天書閣上感覺到那一縷刀意,就是意境大成的體現,經過千余萬載的光陰都無法磨滅,足以可見這種力量是何等的強大。

但歸根結底仍然是萬變不離其宗,意雖然代表著自身的一種意境,但終究還是結合了法則的一種體現,只不過是自身的意志和法則相結合,通過調整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意境法則,在戰斗的時候施展開來,能夠形成一個最合適自己的戰斗領域。

還是以蘇陽感應到的那一道天書閣上的刀意進行解析,能夠讓人感覺到,刀意籠罩的范圍內都充斥著一種凌厲之意,那是鋒銳到極致的體現,所以若是不小心落入到這個意境法則構成的戰斗領域之中,你會感覺到處都有一種被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覺,相當的難受,一身實力自然發揮不出多少。

反觀施展意境法則領域的那位仙人,則天地之力都為他所用,意一動,殺招便至,意境法則領域涵蓋范圍之內,皆可為刀,輕松馭使。

這便是意境法則領域的強大之處,不得不說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戰斗手段,由此能夠讓蘇陽窺探出一部分,天界仙人高端戰斗力的程度。

可以說,除非是碰到了領悟「威」的修真者,否則落入對方的意境法則領域,除了挨刀挨宰束手就斃,基本上是別想還手了。

那么,「威」面對這么強大的「意」,究竟又該如何破解呢?

很簡單,「威」是一種極致的體現,某一項領域達到極致之後,才能夠領悟到的威力。

也就是說,像蘇陽這種本身就已經領悟了刀威,在刀道已經修煉到極致的存在,你拿刀意來跟我斗,不就是故意讓我借勢嗎?

故,若是刀意碰到刀威,意境法則領域展開,你能夠借用,我可能借用的比你還要利索,刀威足以完克刀意。

但若是要這么就認為「威」比「意」強,那可就千錯萬錯了。

同屬性,「威」看起來似乎更勝一籌,可是碰到別的屬性,「威」只有完全被「意」欺負的份,因為你可以借助刀意,難道還能夠借助火意、風意嗎?

更何況,「意」本身就是由個人意志結合法則的體現,而人心則是最復雜和難以琢磨的,就算同為一種道,運用還可能千差萬別呢。

比如說現在蘇陽感受到的刀意,乃是一種極致的銳利;可蘇陽本身感悟到的刀威,乃是一種極致的破壞力,所以除非碰到擅長破壞刀意的存在,否則也就是一個半斤八兩。

而碰到別的意境法則領域,蘇陽的刀威就完全不起作用,除了硬碰硬,沒得選擇。

總而言之一句話,「意」和「威」是真正決定第四世道之文明和第七世修真文明的本質區別,讓雙方一個走的更加變化多端,一個走的更加極端。

同時,「威」和「意」也分別代表第七世修真文明和第六世道之文明的高端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