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4 襲擊者(1 / 2)

延綿不絕的大地之上,一根銅柱拔地而起,斑駁銹跡,彰顯出一片悠久的歲月詩歌。

再仔細觀察,銅柱竟然不止一根,相隔十萬公里,散布出去的探索器又見一根銅柱,造型相差無幾,都布滿了歲月的痕跡。

之後,探索器接連不斷的傳來信息,每隔十萬公里,就有一根銅柱聳立,目前共發現了一十二根,十分神秘。

有古怪!

蘇陽在接到小天腦的智能分身提醒之後,就立刻第一時間趕來,此刻與雷姬驚訝的看著這影像中呈現出來的一十二根銅柱,很快就覺察出那是人為的痕跡。

於是乎,為了探明情況,蘇陽一邊命小天腦的智能分身駕駛著神月戰弓號朝目標靠近,一邊命小天腦的智能分身靠近一點探查,並在沙盤上模擬出一十二根銅柱的位置。

雖然只是小天腦的智能分身,但是能力照樣不弱,再加上神月戰弓號上的信息處理終端足夠高級,經由計算,很快就在沙盤之上呈現。

觀看沙盤,一十二根銅柱的排列十分具有講究,正好呈現出一個環形的包圍之勢,如同在護衛著什么。

「你說這是否是某種陣法?」雷姬略有好奇的進行猜測,很有一番道理。

「有可能!」蘇陽暗暗點頭,也覺得這是某種陣法,只是此陣顯然是大手筆,一十二根銅柱猶如定海神,又如守衛。

「若為陣法,那么這么做,會起到什么作用?」雷姬對陣法之道不是特別熟悉,好奇詢問,想要了解一下蘇陽的意見。

蘇陽與九戮真君關系非淺,又與機關算盡計無竅是忘年之交,二位都是禁法大師,也是研究陣法的專家。

故,蘇陽盡管不通陣法,但耳濡目染,也略知一二。

尤其是結合了此界的特殊情況,他很快就做出判斷,斷定道:「該界生態環境混亂,天災不斷,一夕之間,就可能完全變了一個樣子。」

雷姬若有所思,舉一反三道:「你是想說,這一十二根銅柱能夠定住天地,形成陣勢,確保不受天地之災,還能夠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若真是這樣的話,一十二根銅柱環抱范圍之內,可能尋到人跡?」

蘇陽點頭說道:「先前我就曾說過,那枚黑色水晶,可能暗藏一個大神通,乃太古神王的看家本領永恆的放逐,能夠把人帶入放逐之地,永困於此。」

放逐之地,一個神秘的地方,罕有典籍記載,從未有人見到過,而見到的人則永遠的出不來,導致誰也不知道這里究竟是什么樣子。

但是若以此進行推斷,放逐之地確實可能存在人跡,畢竟偶爾會出現在不確定的地方,更何況太古神王有能力把人送入放逐之地。

而若是古往今來的七世文明,有部分強者意外進入放逐之地,他們盡管可能出不來,但一定會想盡辦法活下去。

很顯然,這一十二根銅柱就是他們活下去的依仗,一片難得的凈土。

當然,以上這些,都不過是蘇陽的推算,究竟是否屬實,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探測,方才能夠知道答案。

於是乎,蘇陽和雷姬都沒有胡亂猜測,只是繼續保持著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探索器也已經成功靠近其中一根銅柱,透過那些古老的痕跡,依稀能夠看到一些讓他們熟悉的東西。

「咦,我從上面發現一些神族獨有的痕跡,十分古老,與至高神族不同,但原理應該一模一樣,難道這一十二根銅柱乃是太古神族的手筆?」雷姬眼中閃過些許驚訝,以往孤獨一人的時候,她最喜歡看書和翻閱各種典籍,通曉許多歷史和知識。

蘇陽也同樣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與雷姬的讀萬卷書不同,他是通過行萬里路的方式,在探險中,挖掘了第六世靈能文明、第四世道之文明的許多秘辛。

故,在雷姬剛剛判斷這一十二根銅柱可能與太古神族有關系的時候,蘇陽就搖頭否決,指點道:「不止,你看這里,乃是第四世道之文明最經典的雲紋,暗藏玄機;再看這里,好像與靈族具有什么關系,我曾在青龍族看到過類似的古物。」

這時候,小天腦的智能分身,已開始操控探索器進行采集和分析,第一時間反饋道:「爹爹,有靈能水晶的波動,品質不俗,至少是極品。」

蘇陽撫摸著下巴,邪逸說道:「有意思,居然還有第六世靈能文明的痕跡,我對這一十二根銅柱,及本身可能代表的意義,越來越感興趣了。」

雷姬吃驚道:「居然有如此多文明的痕跡,會不會是幾世文明活著的人,通力合作,創造了這一十二根銅柱,竭力打造一方凈土?」

蘇陽點頭說道:「極有這個可能,但是現有的情報只能推測,必須擁有更加強有力的證據,方才能夠形成一個答案。」

一邊回應著雷姬,蘇陽一邊開始根據探索器采集來的結果,及小天腦的智能分身整合出來的數據,進行一定的判斷,發現這一十二根銅柱果然歷史悠久,至少有數十萬的歲月。

於是乎,蘇陽准備讓探索器越過這一十二根銅柱,更深入一定的范圍進行探查,看看究竟是否擁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蘇陽距離其中一根銅柱,相距已經不超過八百公里,足以憑借超強的目力,及銅柱本身就足夠恐怖的體積,遠遠的看到一部分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