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0章(1 / 2)

距離天黑還有半個時辰,蘇陽就果斷下達了暫停前進的命令。

蒼穹集團上上下下自然對蘇陽的命令精准執行,由小天腦智能分身進行總控的蒼穹海堡城,組合的一艘艘戰艦,開始緩緩降速,並通過獨特設計的巨大的九葉螺旋槳逆向旋轉,最終成功幫助蒼穹海堡城徹底停下,距離海溝分界線還有四十五海里。

四十五海里對於遼闊的大海來說,一眼就能夠望過去,所以蒼穹海堡城的六千多位修行了瞳術的瞭望手,借助強大的特制望遠鏡,開始對海溝分界線對面的死海進行認真觀察,並隨時向總指揮室匯報情況。

爾後,就見甲板上一片忙碌,每一艘船都向死海之中,投射了一枚特殊的深潛機。

這種深潛機可以理解為蜂型無人機的變種,入水之後,通過機械能汲取水,然後進行壓縮噴射,達到快速下潛的目的,直至抵達海底。

抵達海底之後,深潛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變形,開始鑽入海底的泥沙之中,並在達到一定的深度之後進行固定,及開始向海面上的蒼穹海堡城傳輸信號。

這時候,蒼穹海堡城通過信號定位,來精准測量出當前位置的深度。

而除了測量深度以外,這種深潛機還打造了特制的靈能電池,以其本身消耗的功率,靜止不動的情況下,足以維持萬年,才會徹底耗盡里面蘊含的能源。

也就是說,通過這種方式,深潛機還可以作為定位系統來使用。

故,蒼穹集團這一路行下來,不只是停止移動之後,才會釋放一批深潛定位機,幾乎每航行十海里就會投放一次,隨時監控海洋的深度,未來還可以作為航海用的航道航標來使用。

畢竟,蒼穹集團出海以後,並不代表他們不回來了。

蘇陽可是打算在新大陸扎穩腳跟,完成一統之後,在海上建立一條商貿路線,與十大惡族進行通商,來賺取龐大的資源,確保良性發展。

因此,這種深潛定位機的作用就十分重要,可以確保蒼穹集團的艦隊在茫茫大海之上,不至於會迷失方向。

未來,經過不斷的投放這種深潛定位機,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條條重要的航道,發展潛力可謂是相當的巨大。

就這樣,通過投放深潛定位機之後,大約十分鍾不到的時間里,就成功接收到深潛定位機的反饋,海洋深度在一千九百三十六米。

是的,就是這么精准,誤差絕對不超過半米。

而當精准測算出海洋深度之後,就輪到蒼穹集團另外一個黑科技了。

名曰:死海鐵錨。

死海鐵錨,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專門針對死海的船錨,設計也與傳統意義上的船錨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使用的材質。

這種材質是蒼穹集團最新研制的多種合金之中,性能最優越的一個,不僅異常的堅固,還韌性極佳,還擁有眾多像什么抗腐蝕性、自我修復性之類的優點。

當然,也存在缺點,這種合金制造工藝十分的復雜,並且固定成一種形態之後,無法再經過二次熔煉使用,典型的一次性消耗品。

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材料是擁有使用壽命的,大概可存在一千年,就會自動分解。

不過,使用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使用期間卻可以保持其本身的優秀特性,並且在八百年左右達到一個峰值,並在之後的兩百年時間里擁有不可損壞的特性,直至使用期限達到。

是的,真正讓蘇陽驚喜的是,這種合金本身蘊含法則,擁有不可破壞的特性。

而這還是蒼穹集團結合傳說三古族對法則運用,才制造出來的特殊材質,也是蒼穹集團研究傳說三古族的一個極其優秀成果。

只可惜,這種材料不具備隔絕沖擊力的特性,無法打造靈裝使用,否則光是這種不可破壞的特性,就絕對讓人驚喜無比。

好在,靈裝上不使用,來當做船錨使用,或者建築材料使用,絕對是最優秀的。

為此,蘇陽命蒼穹集團一共生產了五千多根這樣的船錨,幾乎每一艘船都配備三根,一根使用,兩根備用,且每根長度都在八萬米左右,完全能夠確保在入夜之後,蒼穹海堡城能夠准確無誤的停留在固定位置。

可即便是如此,蘇陽也是心里面沒底,不知道八萬米的深度,會不會是死海的極限深度。

但根據蘇陽的推測,則應該問題不大。

皆因,蘇陽身邊可還有普羅托斯這位見證了源界諸多歷史的存在,而按照普羅托斯的描述,在他所知的情況當中,源界海洋最深的區域,是一條七萬多米深的海溝,且這條海溝還不在蒼穹集團航行路線的區域之上。

基於此,蘇陽還是多打造了一萬米,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當然,世事無絕對,誰也說不清楚進入黑暗時代以後,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諸天世界毀滅,源界也發生過多次大地震,大陸板塊都出現了偏移,地貌環境也出現了改變。

也就是說,恐怕除了死海族,誰也不敢確定,現在的海洋究竟是什么樣子。

故,八萬米只是一個理想值,為此蘇陽還打造了三十根十五萬米級別的死海鐵錨。

只可惜,船錨的長度是夠了,除了三艘航母勉強能夠裝備相應的裝備以外,其它船只都無法列裝。

因此,十五萬米級別的死海鐵錨也不過是為了不時之需,用不上最好。

就這樣,死海鐵錨按照預期目標,趕在天黑之前沉入海底位置,然後憑借獨特的造型完成固定,確保蒼穹集團在夜晚的時候,不會被洋流給帶走。

可即便是如此,蘇陽為了保證安全,還在死海鐵錨制造的過程中,融入了一定成分的世界之晶,讓死海鐵錨擁有很好的世界之力傳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