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8章(1 / 2)

創世神力,是一種超脫世間萬物,凌駕於一切規則,又包含一切規則的力量,是一種概念,亦是一種本質,是超越一切,包括定義本身的絕對。

也就是說,創世神力本身是什么都沒有的無,但在被賦予了理,賦予了絕對,就有了概念,就有了變化,就有了某種響應。

比如說,火是熱的,創世神力被賦予了這個概念,那么通過創世神力釋放出來的火焰,就是炙熱之物。

反之,如果在理念中,火是冰冷之物,那么創世神力因被賦予了某種定義,那么燃燒出來的火焰,就是冰冷徹骨。

這,便是創世神力,世間最恐怖的力量,唯有創世神族才能夠擁有的力量,就連所謂的神子,都無法繼承創世神力。

神子,創世神族之子,雖然無法繼承創世神力,但他們卻繼承了創世神族的絕對之力。

絕對之力,是創世神力為基礎,被賦予了概念,被賦予了理,被賦予了特性之後,在某一個相應的領域,擁有著絕對統治級地位的力量。

比如說那位被囚禁的熵神之子:極。

熵神,居於九顆寒星,九顆焰星之上,是一切熱力、溫度的掌控者,動念之間可焚盡萬物,也可讓恆星都變成冰獄,在創世神族也是強者級別的存在。

極,是熵神和極寒世界的主宰、凍土女王所生下來的孩子。

故,凍土女王的極寒之力,與熵神掌控一切熱力、溫度的創世神力相互融合之後,就化作了一種絕對寒力,能夠冰封一切的絕對之力。

這也是為什么,極在剛剛誕生的一瞬間,就冰封了一個世界。

因為剛出生的極,還掌控駕馭不了自身的絕對寒力,僅僅只是一個宣泄,就造成如此恐怖的效果。

這便是絕對之力,每一位神子都從父神那里,繼承了一種、或者數種絕對之力,且在祂們的領域之中,是具有絕對統治級的力量。

也就是說,除了創世神力之外,絕對之力也一樣十分的可怕,也造就了神子的威名。

而除了創世神力、絕對之力以外,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力量,畢竟創世神族當初創造的世界太多了,每一個世界都有所不同,本身自然發展的方向也就不同,造成了力量的復雜性,以及強弱之分。

就是在這么多力量之中,神性之力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因為神性之力,脫胎於創世神力,又不像是絕對之力,乃是一種創世神族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從屬種族,挑選出來的「王」,賦予這種神性之力。

簡言之,神性之力可以看做是弱化到極致的創世神力,被賦予概念的響應機制,卻沒有被賦予凌駕一切萬物的特性。

可即便是如此,也依然十分的恐怖。

因為根據自身掌握的「知識」,可以任意塑造自己的神性,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力量。

比如說五行之法,如果對五行之力了解極深,就可以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通過神性任意體現出來,輕松自如的駕馭五行之法的變化。

比如說,五行之中水克火,有著水火不相容的現象。

但只要掌握神性,這種特性就能夠無限弱化,施展出水火相濟的力量,或者類似於*****之類的。

這,便是神性之力,一種可塑性極強的力量。

另,神性之力雖然沒有被賦予凌駕一切萬物的特性,但那也是相對的,要比許多非神性的力量更加強大,算是一種權限等級也很高的力量,僅次於創世神力、絕對之力。

尤其是「知識」的深度,亦會影響到神性之力的發揮和強弱。

也就是說,如果對於天地大道的理解深刻,使用神性之力可以任意效仿任何一條大道的演化,發揮出應有的力量。

比如說蘇陽苦修的天道劫雷,如果他能夠完全理解天道劫雷的本質,他就可以借助神性之力,完全釋放出天道劫雷應有的威力,化身成為真正的天劫,替天行道。

可以說,神性之力真的很強,盡管弱於創世神力、絕對之力,但是卻又凌駕於其它層次的力量之上,包括奧妙無窮的時間之力、空間之力,也一樣如此。

皆因,神性之力本身就擁有演化這些力量的特性,且當年所謂的時間、空間之力,除開創世神族本身不談,諸天世界億萬生靈所理解的時間、空間之力,本身也就是從神性之力中演化出來的。

是的,當年創世神族確實創造了一些力量,但大多數力量都是諸天世界億萬生靈根據自身的特點摸索出來的,從第一代擁有神性的生物身上繼承下來。

這就是「始祖」級別的強大之力,也是半神層次中的強者。

因為他們本身蘊含的知識,已經通過神性之力形成了一個體系,並且通過繁衍固化到後代的身上。

故,達到這個層次的存在,才可以稱之為半神,否則擁有神性,不過是擁有半神這個層次的戰斗力,還比不上真正的半神。

半神等於始祖,繁衍了一個種族之祖,從某些方面來說也等同於神,一個種族的神。

以上,便是創世神族、神子、半神層次的力量劃分,祂們分別對應掌握了創世神力、絕對之力、神性之力。

而有趣的是,細心的人應該已經發現,神子的絕對之力和半神的神性之力,從某些方面來說,各自繼承了創世神力一般的力量,一個擁有絕對的權限,一個擁有概念的響應。

那么,融合絕對之力、神性之力,又是否算得上是創世神力呢?

不知道,沒有人嘗試過,也沒有人成功過。

包括當年的十二位神子,祂們又何嘗沒有發現,絕對之力和神性之力的特點呢?而本身擁有絕對之力的祂們,想要學習神性之力絕對不難,可為什么就沒有成功的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