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郁悶(1 / 2)

嬌術 須彌普普 1096 字 2020-06-10

楊義府有兩三分的後悔。

這後悔是隱隱約約的,每到夜深人靜,便從腦海深處一絲絲地鑽出來,想要按捺下去,卻又無跡可尋。

娶了范氏,若說全無助益,卻也不是。

可利弊相較,著實是弊大於利。

兩年前集英殿中發生的事情,早在殿試發榜不久後,就在朝中悄悄傳揚開了。

天子點狀元,天子定排序,也是天子,把自家原本的榜眼之位,與並州王瑞來做了對調。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自家的岳丈乃是范堯臣而已!

如果自己的排位原本就不高,那楊義府也就不去糾結了,可偏偏他本已經被初考官、詳定官都排了榜眼之位,竟因為這等莫名其妙的原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給天子擼了下來。

誰都不是傻子,聖上所謂的「不欲這等小事污了你的名聲」,不過是面子上說給范堯臣聽的而已,歸根到底,還是異論相攪,朝堂平衡,要壓住范黨的氣焰。

可這與自己又有什么干系!

十年寒窗,懸梁刺股,嘔心瀝血,費盡心機,好容易有了出頭的機會,為甚偏偏這個時候,為甚偏偏是他,要被拿來做筏子!

老天這是瞎了眼嗎?!

然而楊義府自是不可能同天子去講理,也不能埋怨位高權重的岳丈,他只能在背地里案暗自咬牙。

死也想不到,榜前訂婚,本該是添益的,竟變成了禍害!

沒過多久,新科進士授官,岳丈給他點了襄州谷城縣縣令的差遣,對比起鄭時修進秘書省並掛職京畿上縣,顧延章直接赴贛州任通判,自家這個去處,簡直是連提都不好意思提。

岳山大人還要哄他說什么只「做上一年半載」、「等考功畢了,我便能順理成章將你轉到京畿上縣」,再說什么「靠著水」、「災後好建功」,另說什么顧延章去的贛州「並不臨邊地,沒有榷場,也無大碼頭,平日里清晏無事,無論你再有能耐,在那一處做上三年五年的官,都立不出功勞」。

結果呢?!

別說一年半載了,如今早已過了兩年多,自家才堪堪回京。

所謂的「災後好建功」,俱是說得好聽而已!

災處是這樣好去的嗎?!

功勞是這般好立的嗎?!

越是災處,越是事多而雜,那些個災民,日日閑得無事做,只會盯著朝廷要救濟,管了吃住還不夠,稍有不如意,就要來鬧。

自家已是給他們建了流民營,也每日照兩頓施粥,他們竟是還不知足,難道要把飯喂到嘴邊才夠嗎?

倉促之間蓋的房屋,漏水也不奇怪,春夏之交,生點霉,更是正常,地動之後那等老弱病殘染上腹疾、風寒,本也是處處州縣都有的事情,哪一處遭災不死幾個人??偏襄州那些個災民竟要鬧什么暴亂,害他被人上表彈劾,硬生生延了一年多的磨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