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倉庫(1 / 2)

黑色紀元 黑天魔神 2639 字 2020-08-10

加滿油的越野車一路向北,駛出了城市。

「再有幾個月,天氣就會冷下來。太陽能發電效率至少得縮減一半。西郊有一個煤廠,旁邊就是火車中轉站。我們最好是弄一輛卡車,多儲備一些冬天的燃料。」

「超市里很多東西已經腐爛變質。能吃的食物大多只有米、面和罐頭。這樣下去可不行。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在城外新建一個據點,種植蔬菜,或者再弄點兒什么別的。。。。。。」

欣研和老人一直在交談,蘇浩握著方向盤,偶爾插進幾句話。他們臉上已經看不到病毒爆發初期的惶恐和絕望,只剩下歷經災難之後的沉穩和冷靜。老人是因為年齡和歲月沉淀而產生,少女則親身經歷了殘酷血腥的廝殺,變得越發成熟。

沿著從城市中央流過的那條河,越過北面尚未完工的繞城公路,越野車在路邊一處敞開的鐵門前停住。

這里位於城市邊緣。附近有一個正在建設的樓盤工地。綠化景觀優雅的售樓中心在路口東面。豪華的裝修風格,與旁邊剛剛搭起腳手架,連安全網也尚未設置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形成鮮明對比。在稍遠的位置,是大片田地,庄稼大部分是玉米,也有略微發黃的小麥。

遠處,仍然有喪屍的身影在晃動。它們已經代替人類成為這個世界上數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幾乎隨處可見。

蘇浩跳下車,推開鐵門。一個帶有幾幢倉庫式建築,占地面積至少有上千平米的場院,頓時出現在眼前。

倉庫入口正對著鐵門。被太陽照曬到的屋檐下面,坐著一具面目全非的干屍。身上的肉幾乎被啃光,脊柱支撐著顱骨不至於掉落,旁邊散落著被污血浸透,已經干硬的破爛胸罩,還有一只沾滿泥垢的高跟鞋。憑著這些東西,可以斷定死者是一名女性。

蘇浩掄起斧頭,幾下砸爛栓在倉庫門把上的鐵鏈。他用力推開沉重的滑軌鋼門,讓欣研把車開了進去。

倉庫內側,整齊堆放著數十只鼓鼓囊囊的編織袋。老人走過去,湊近,用手從袋子縫隙里扣了扣,驚訝地叫了起來:「米,這是大米。」

蘇浩微笑著點了點頭,拎著蓄電池,走到庫房南面的牆角,接通電源,用力按下控制台上的綠色扳閘。隨著電機和齒輪沉重的撞擊,平整的地面忽然朝兩邊分開,露出一條十多米寬的傾斜坡道。

通道內部很黑,透出一股令人畏懼的涼意。

蓄電池能量有限,不可能供應整個設施足夠的電力,也無法維持照明。

蘇浩拉開車門鑽進駕駛室,看了一眼滿面震驚的老人和少女,旋開車頭大燈,用力踩下離合器,緩緩駛入坡道。

。。。。。。

從未來世界返回過去,蘇浩當然要做好各種應對措施。

補給箱里的武器和葯劑,只是最基本的裝備。選定原型葯劑遺失的城市作為傳送降落點的同時,蘇浩也通過各種渠道,在電腦和圖書館里瘋狂查閱與這座城市相關的一切信息。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平息。誰也不知道戰爭是否再次爆發的情況下,新生的國家政權花費了大量人力和資源,修建了數量龐大的地下避難所和防空洞。

前人永遠無法想象身後時代的變遷。長時間的和平,使原本用於抵御戰亂的地下設施逐漸荒廢。為了合理利用資源,它們大多被改建、填埋,或者轉為它用。眼前這間倉庫,就是某個商人以租用的老舊避難所為基礎,增加地面設施改建而成。

建國初期的工程質量,擁有後世同類建築無法相比的堅固。盡管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地下水抽取管道仍然暢通,商人在地面架設的小型太陽能電力系統足以維持通風系統運轉。經過防水和滲漏處理,地下庫房溫度雖低,卻很干燥。以至於越野車進入地下庫房之後,出現在三人眼前的,是整齊碼放成垛,以噸數為單位的無數糧袋。

宋志忠老人呆呆地站著,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駭然。他努力咽了咽喉嚨,艱難地問:「這里。。。。。。都是。。。。。。它們,究竟。。。。。。有多少?」

雖然字句模糊,蘇浩仍然聽懂了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他回憶了一下曾經在未來圖書館廢舊文件里看到的那些數據,認真地說:「總共有五個標准庫房,每一間的容積為兩百噸。地面部分的倉庫容量和這里一樣,但儲備的糧食卻沒有那么多。」

資料顯示:商人把避難所改建為倉庫後,從泰國進口了三千五百噸優質大米。其中一部分直接投放市場,剩余一千六百多噸存入庫房。也正因為如此,入關申報資料才被錄入電腦,成為幾十年後可供查閱的歷史檔案。

「地面的小型發電系統可以修復,附近的井水可以直接飲用。這里非常隱蔽,斷開電源,誰也不知道地下入口的位置。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這里就是我們的第二避難所。」

老人深深地吸了口氣,扶著旁邊的水泥柱慢慢坐下。他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些信息,也需要撫平跳動速度過快的心臟。此刻,他腦子里絲毫沒有想要將這一切占為己有之類的念頭,只有無限沉重的責任。

「你。。。。。。不該告訴我這些。至少,應該過些時候再說。」

蘇浩聽懂了老人話里隱藏的意思。他淡淡地笑笑:「我們應該彼此信任。」

老人沉默片刻,緩慢地點了點頭,望向蘇浩的目光,也變得更加溫和。他嘆息著:「你為我們做了很多。。。。。。實在太多了。」

蘇浩不以為意地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欣研站在旁邊,眼眸里閃爍著瑩色微光,慢慢地笑了。

。。。。。。

從前天開始,小樓里的三個男人,開始負責不同的分工。

蘇浩把陶源和欣研帶到郊外,花了一整天時間,教會他們如何使用已有的幾款槍械。並且用酒瓶之類的東西當做標靶,進行實彈訓練。

他以輪流教學的方式,讓這個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都學會射擊,就連尚在哺乳期的李曉梅也不例外。

也許是因為文明時期槍械管制的緣故,幸存者們對這些陌生的武器非常好奇,然而,枯燥乏味的訓練迅速消磨著他們的熱情。沉重的槍械使胳膊酸麻不堪,長時間舉臂動作單調無聊。。。。。。如果不是能夠對著遠處目標不時扣上幾次扳機,恐怕誰都不會頂著炎炎烈日,重復這種如同木偶一般的動作。

蘇浩很清楚————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合格的士兵。何況,團隊成員大多是老弱婦孺。但不管怎么樣,他們必須學會使用槍械,知道如何射擊,有實彈操作經驗。

槍聲,在空曠的野外並不顯得突兀。幸存者們每天都要接受訓練。陶源和欣研在這方面的進步很快,蘇浩也得以騰出手,在自己忙碌的時候,由他們充當其他人的教練。

考慮到子彈消耗與零件磨損,射擊訓練最多只能進行兩周。盡管如此,預計耗費的彈葯至少超過八百發,甚至更多。

幸存者當中大概永遠也不會出現神槍手,但他們已經明白如何使用武器,不會在慌亂中忘記打開保險,也知道更換彈匣和上膛等一系列動作。

「1」和「—1」等級的喪屍行動緩慢,三十米、二十米、十米。。。。。。老人和女人不會主動進攻龐大的屍群,蘇浩也從未產生過此類瘋狂的念頭。他只需要這些人在危急降臨的時候,能夠做到自保。

喪屍一直在光顧陷阱小院。獵取腐菌激素和銀骨的工作,逐漸由韓氏姐妹和李曉梅來完成。最初,她們非常抗拒,也非常反感。蘇浩為她們配備了防彈背心和頭盔,陶源和老人也在旁邊演示了數十次相同的動作。在鼓勵和責罵聲中,在所有男人的示范下,她們終於戰戰兢兢地舉起斧頭,咬著牙,瞪大雙眼,像童話故事里面目猙獰的巫婆,咆哮著砍下從鐵籠里伸出的喪屍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