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三人學藝出闖天下(2 / 2)

大將軍傳 午夜將軍 1574 字 2020-08-10

老人識人功夫一般,只看出三人天賦不俗,沒曾想竟然是如此驚艷絕倫之輩,能夠在三年時間之內達到如此高度就是他自己曾做過美夢幻想也從沒敢想到這一步。可偏偏,這三位少年,他們做到了。

三年後老兵因為戰場上負傷太多都是陳年老傷,年紀越是增大身體也就每況愈下,病重離開了人世,三人安葬了老兵後,足足守了四十九天靈,這位再生父母一般的人物給予了他們新生,讓他們再次感受到了世間冷暖。

有了一身本領的年輕人自然不甘心一輩子窩在一個小山村里,還是得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此時的他們也不過十八九歲正是想一展抱負的年紀,棍爺雖少年老成可同樣想有所作為,於是他們再次出。

正直不代表沒有野心,同樣少年人也不缺少沖勁,這一次他們直接去了楚河邊最大的一座州城——萬嶺,此處靠近南地民風也變得彪悍起來了。

寧王是一位不太有遠大抱負的王爺,這楚河邊的萬嶺城便是他治下內最大的城池。當年太子繼位時,他不爭不搶壓根就沒有想過要去坐那萬人之上的龍椅,相反和與現在的皇帝老兒自己的哥哥爭皇位。反倒是太子的幾個親弟弟心思活泛躍躍欲試,最後的奪嫡之戰還是由實力雄厚的太子名正言順的繼位,倒是那幾個親弟弟底牌盡出仍是無功而返。

他的哥哥也就是現在金鑾殿正內位,表現的極為在意血脈親情,與之相爭的那三名弟弟不但沒有受到絲毫打壓反而是將北地最為繁華的幾座州城劃歸與他們,皇太後自然是滿心歡喜,在她看來都是自己兒子,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一奶同胞誰坐皇位也沒差,只要一家人都還在就作罷。

結果不出三年,那三位王爺皆是以各種各樣的情況暴斃在了自己的王府內,皇帝震怒,下令嚴查可幾年時間過去了,錦衣衛去了東廠也去了,仍是沒查出任何結果來,奇怪就奇怪在大筆銀錢都給花了,什么事也沒辦成。皇帝非但沒生氣,每年該撥的錢更是分文不少。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這事百分百就是皇帝自己做出來的,又怎么可能查的出絲毫結果來呢。不過是做個樣子而已,既是給母後一個交代也是給這天下人一個交代,多花點功夫卻不用背上同室操戈的罵名,不管怎么算這筆買賣皇帝都是穩賺不賠的,那便是好的結果。

至於當初被旁人恥笑的糊塗蛋寧王,反倒成了碩果僅存的幾位皇弟里生活的最自在的一位,萬嶺城天高皇帝遠,再加上之前他的優異表現讓皇帝十分滿意,所以給了他最大的自主權。他也成了幾位正統王爺里,唯一一位手握上萬私兵的了。

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現原來這位看似年少無知懵懵懂懂的寧王才是真正的明白人。不過,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機智而洋洋得意,相反獲得了這樣的優待後,自家表現的更加不爭。對於治下的土地,文有太守治民,武有三品鎮安將軍戍邊,自個?當然是當一個安於享樂的閑散王爺也就作罷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連王爺自家的事都不去管,太守和鎮安將軍又何必去多管閑事呢,所以這萬嶺城竟成了北地內最亂也是最開放的一座城池了。

不管是各路商會還是江湖人士就連那負笈游學的士子們都愛往這靠,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心中的自由。都認為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能夠一展抱負出人頭地。

除了鬧事殺人,謀反弒官這樣不可原諒的大罪以外,其他很多時候各級官員皆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糊弄著過。

而老百姓和官員們仿佛隱隱中保持著一種相對的默契,誰也不會去觸碰那條底線,所以絕大多數皆是各自相安無事。

三人如同其他懷揣著夢想的年輕人一般到了萬嶺也想著能在這兒靠著自己的身手有一番作為,可現實總不會如夢想一般美好。

三人雖有武藝在身,可萬嶺格局已定,他們又不願意再依附於別的勢力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那自然容易受到其他各方勢力的打壓,生活舉步維艱,好在本就是底層人,心如磐石能吃苦耐勞,半年之久雖沒混出來多大的名堂,可也算是有了個落腳的地兒,棍爺對兄弟更是沒話說,總算不再是孤零零的三個人也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了二十余人,多的不指望,勉強能在這萬嶺城內立足混個溫飽,也就知足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