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喜事(1 / 2)

嫡謀 面北眉南 3223 字 2020-08-10

第412章 喜事

十一月初,燕北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

這場初雪雖然下得不大,卻是纏纏綿綿的連著下了好些日子,整個雲陽城從高處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城中的青石板路卻濕滑得很,不僅行人走路打滑,連馬車也撞了好幾輛。可能是因為最近這些日子來往於雲陽城中的人多了起來,地面上的雪還沒夯實了就被踩化了,即便專門負責內城安全的城防司每日都有派人打掃城內主要干道,地面上卻還是總有一層雪化後留下來的冰渣。

朝廷的人是十一月中旬來的燕北,聽說因為路上遇上了連續不斷的風雪,翻了一回車,耽擱了幾日,所以沒有趕在老王妃生辰當日抵達。

雖然來得晚了,該來的卻也還是都來了。

太後和皇帝還是如往年那般賞賜了老王妃不少奇珍異寶當作生辰禮,隨後又就世子去世一事表達了惋惜。

世子去世之後,燕北王府便派了人去京城的,一面處理後續之事迎回世子屍骨,一面也有向朝廷討個說法的意思。只是世子當日突然遇刺,雖然後來抓到了幾個疑似刺客的人,那幾人卻是當場就自盡了,所以最後是死無對證。朝廷自然不會給燕北王府將責任推到自己身上的機會,所以到了最後,燕北王府想要向朝廷問責,也拿不出站得住腳的證據來,於是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但是燕北王府和朝廷之間的疙瘩是留下來了。

這次來燕北的除了兩個禮部的官員之外,還有幾個太後和皇帝身邊的太監和嬤嬤。等正事差不多了的時候,一個太監才對燕北王道:「太後娘娘身邊的盧公公來燕北已經有一段日子了,咱家來之前太後還說了,讓盧公公辦完事之後回一趟京都,她老人家身邊離不了盧公公伺候。」

盧公公早就已經被蕭靖西交給了蕭順,現在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在。沒命了道還好,活著的話怕是已經生不如死了。

燕北王府之前在給朝廷去公文的時候,曾經輕描淡寫地提起過盧公公因欺君之罪已經被問責的事情,當時朝廷並沒有立即回應。現在太後的人當著燕北王的面提出這件事情,也知道是太後尚不知情,還是知情了故意來找茬的。

燕北王聞言挑眉想了想,然後四平八穩地問坐在他身側的王妃:「他說的是哪個盧公公?本王怎么沒印象?」論起耍賴犯渾,常年混跡軍隊的燕北王做起來毫無壓力。

太監:「……」

王妃想了想,溫聲提醒王爺:「之前聽靖西提起,前一陣子王府好像為朝廷處置了幾個欺君罔上的太監?不過妾身向來不問外頭的事,具體是什么情形也不太清楚。」王妃也打起了太極。

燕北王摸著下巴點了點頭,然後對那太監道:「本王一年到頭難得在府中,芝麻小事向來不過問,這點事兒你還是去問我兒子吧。」責任推了個一干二凈。

太監嘴角抽了抽,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了。

倒是與太監一起來的一位一直沒有出聲的老嬤嬤說道:「不知二公子現在何處?奴婢這里還有一道有關二公子的懿旨,二公子若是在府中的話,能否出來接旨?」

燕北王和王妃對視了一眼,還是王妃吩咐辛嬤嬤道:「派人去山庄將二公子找回來,就說是太後懿旨到了,讓他回來接旨。」

蕭靖西是在一個時辰之後才回的府,在這期間,這幾位太監嬤嬤都被領下去歇過一輪了,對於給蕭靖西的旨意,蕭靖西沒有回來她們事先沒有透露,因為王爺和王妃並沒有特意去打探。

等蕭靖西回府之後,那位帶著太後懿旨而來的嬤嬤才又被請了過來。

當著蕭靖西還有王爺王妃的面,老嬤嬤口述了太後口諭,就是要給蕭靖西賜婚,賜的還是太後娘家的姑娘,顏家大小姐。

燕北王和王妃聽了太後口諭沒有吭聲,燕北王看了蕭靖西一眼,還老神在在地喝了一口茶。

蕭靖西不慌不忙地道:「多謝太後抬愛,可惜臣已經有婚約在身了,婚期定在了來年九月。」

老嬤嬤聞言不以為意:「有太後的旨意在,公子之前的那門親事推掉便是,難不成那位姑娘還有顏家小姐的身份尊貴?」

蕭靖西笑了笑:「這……怕是不妥。」

老嬤嬤聞言便有些不悅了:「這么說,二公子是想抗旨?」

蕭靖西坐在那里思考了片刻,然後朝著那老嬤嬤一笑:「論身份尊貴與否……不如嬤嬤來幫我計較計較?顏小姐是太後娘娘娘家的女兒,身份自然尊貴的很,與我有婚約的則是先皇嫡親孫女嘉怡郡主的嫡女。蕭家是李家之臣,要燕北王府無故悔婚,蕭家怕是無法面對先皇。」

老嬤嬤聞言一噎,頓了頓才道:「老奴不知道有什么嘉怡郡主,先皇的孫女,諸位公主郡主娘娘都在京都呢。」

這時候燕北王出聲了:「你一直在宮里,不知道也不怪。先皇臨終之前曾給獻王殿下留下過遺旨,赦免了獻王並加封為河中王,嘉怡郡主就是河中王的嫡女。」

老嬤嬤自然是知道這件事的,太後為了此事還大發雷霆,宮中誰也不敢提與獻王或者河中王有關的事情,否則就會小命不保。

「那聖旨……」老嬤嬤張口就想說那聖旨是假,可是她畢竟是宮里的老人了,才一開口就意識到話有不妥。獻王手中的聖旨是真是假輪不到她一個奴婢來論,就連皇帝和太後也沒有公開表示獻王手中的遺旨是假的。

老嬤嬤嚇出了一聲冷汗,看了燕北王一眼,不敢再造次了。

燕北王也懶得跟個奴才計較言辭得失。

老嬤嬤有任務在身,繼續道:「如果這門親事實在推脫不得……二公子到是可以效仿老王爺,娶兩房,顏小姐也是個通情達理的名門閨秀。」這回這位老嬤嬤放聰明了,只說讓蕭靖西娶兩房,也沒說誰大誰小。

燕北王點頭道:「身為男子,三妻四妾倒是平常的很。」

老嬤嬤聞言一喜,以為燕北王府要同意,正要再說幾句,不想燕北王又嘆了一口氣,打量了蕭靖西幾眼,惋惜道:「只是本王這兒子怕是沒這個福氣,他自幼就身子單薄,能娶妻就不錯了。娶兩個?嘖……沒那個金剛鑽還是攬瓷器活兒了。」燕北王搖了搖頭。

王妃:「……」

蕭靖西眼角跳了跳,也虧他城府極深,才沒有讓臉上的笑容崩掉。

只是燕北王這么沒臉沒皮地犯渾,就連老嬤嬤也說不下去了。

人家親爹直接說自己兒子不行,身體狀況駕馭不了二女,還讓人家說什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這就不是撮合姻緣,而是刻意謀命來了。

最後太後身邊的老嬤嬤敗下陣來,只能想著回去請太後定奪。燕北王府這么態度強硬的要抗旨不遵,說實話,幾個宮人也不敢在燕北王府里硬碰硬,畢竟還有盧公公這個前車之鑒在這里,丟了小命也未必能找到公道。

朝廷來的人並未在燕北多留,第二日就啟辰回京離開了雲陽城。只是太後要將顏氏女賜婚給蕭家二公子的事情,還是傳了出去。

燕北人聽了皆是議論紛紛,只是眾人都覺得若是朝廷一定要賜婚的話,蕭二公子很有可能會效仿他祖父,娶兩房。反正顏家女娶回來大不了當個擺設,顏家離著燕北十萬八千里的,就算是想要為自家閨女撐腰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實在是沒有必要為了這點小事情直接得罪太後和顏家,男人三妻四妾平常得很,何況是燕北王府的二公子。

任瑤期自然也聽到了外頭的傳言,就算她不主動去打聽,因為她現在和蕭靖西的婚約的關系,也有人主動將事情鬧到她跟前來。

於是這一日,任瑤期與李氏一起去參加一位老太太壽宴的時候,就聽到園子里有人在議論此事。

有一女子興味盎然地道:「聽聞顏家小姐是一位難得的大美人,因肖似太後娘娘年輕時候的模樣,備受太後寵愛。只可惜我們都沒有機會見到,不知道比起任家小姐的容貌來誰高誰低?」

另一人道:「倒也不是沒有機會見到,說不准她以後就能嫁到我們燕北來呢?到時候也是有機會見上一見的。」

「對了,蘇家大少奶奶不就是京都來的嗎?聽說她在閨中之時見過顏家小姐。你們若真是這么好奇,倒是可以向蘇家大少奶奶打聽打聽。」

也有人不服氣道:「京都的姑娘就比我們燕北的好看不成?我瞧著任家那位就長得極好,聽說還肖似當年寵冠後宮的宛貴妃呢。」

「這倒也是,宛貴妃我們是無緣得見,不過貴妃娘娘當年那么受寵,想必在容貌上肯定要比……嗯,要強些。」

任瑤期聽了一會兒,她雖然沒有故意隱藏自己的行蹤,但是這幾位年紀不大的姑娘聊得正興起,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她來了。

直到另外一條小徑上又響起了腳步聲,又有幾人朝著這邊來了。

然後任瑤期就聽到,兩撥人馬相互打招呼的聲音。任瑤期也走了出來,正要從她們旁邊繞過去,卻聽到有人道:「咦?這不是任小姐嗎?」

現在任家三房已經從任家分了出來,任瑤華又出嫁了,所以眾人便喚任瑤期任小姐,也不在稱呼中加排行了。

任瑤期只有停住步子,轉身便看到叫住她的是孟家二小姐,她與這位孟小姐雖然說不上熟悉,卻也有過幾面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