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俠客行(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330 字 2020-06-25

「郭翁中?」

聽到這熟悉的名,劉詢一下子回到了他還是「劉病已」的時候,仗劍游俠,初次離開長安去外面的世界玩耍,就在蓮勺鹵中挨了群當地游俠兒一頓追打!

然後對面還得意洋洋地自報了姓名,劉詢做了皇帝後天天生活在對大將軍的恐懼中,也沒工夫報這舊仇。

郭翁中倒是沒敢當眾提這事,只是說了後面的經歷,包括他數年後因游俠不法被趙廣漢那鐵面惡官逮捕入獄,又蒙天子大赦,在對他們一番演講後,郭翁中到了西域戍邊,至今已有七載……

昔日年輕的少年郎,如今已是胡子一大截的中年人,被西域的太陽曬脫了一層皮,傅介子麾下的輕俠兵們莫不如此。他們當初受劉詢演講所激,說要將三尺劍還給輕俠們,而此劍不當再用於欺凌弱小,而該用來斬虜立功!

「陛下之言,臣一日也不敢忘!」

郭翁中再拜稽首,將這事說出來,他可算舒服了,只不知皇帝會如何處置自己。

劉詢卻是立刻想到曾聽過的一樁故事:秦末時陳勝為天下唱,首舉反旗成了張楚陳王。當年一起做雇農的某只燕雀聽說後,便來投靠,當道攔下陳王的車駕,說起「苟富貴勿相忘」。

陳勝便帶那故人回宮,讓他大開了眼界,但此人沒有禮儀,當眾叫陳勝「夥涉」,還經常跟人說陳勝微末時的糗事,惹惱了陳勝,遂將故人殺死。從此之後,陳勝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富貴之後如何對待微末時的故交甚至是仇家,是一門大學問,陳勝無疑是反面例子,同時代的高皇帝在登基後反手封了曾背叛過他的雍齒為侯,卻能化解功臣猜疑之心,這才顯示王者器量。

於是劉詢靜靜地聽著,在郭翁中再稱自己大逆不道,罪該萬死時哈哈大笑。

「朕還說卿看著面善,原來是朕的故人!」

劉詢倒不怕年少時打架斗毆的事傳出去,這反而有助於塑造「類高祖」的人設,老劉家本就是兩腳從泥地里站起來的,怕什么出身低?他在民間時買湯餅之類的故事早就在街巷流傳了,還說但凡皇帝光顧過的店,就會生意興旺。

而借著郭翁中遞過來的梯子,劉詢決定要讓史書濃墨重彩,記下今日之事。

劉詢親自扶起郭翁中,又喚來郭的主官孫某萬,詢問其功勞,在得知郭翁中在駝城之戰中隨孫千萬著鐵幕破敵,反敗為勝後,擊節而嘆,令郭翁中一會隨他入未央宮參與宴饗。

又令三千余輕俠兵上前,劉詢則帶著郭翁中登臨北闕,讓所有人都看得到自己,大聲道:「朕當年為諸位送行時曾說過,會親自盯著北庭的戰事,足汝食,豐汝衣,有功者必赦!諸君可還記得?」

聲音最初稀稀拉拉,慢慢變得整齊:「自是記得!」

劉詢笑道:「君無戲言,朕說到做到,長安大酺,於樂游原外設宴招待有功士卒,肉食嘉柔,任將士們取用,喝個痛快!」

來到長安的北征士卒人人有份,而皇帝對活著輕俠兵不論生死,還有特賞。

「當年貳師伐宛再反,凡四歲而得罷焉,士卒每人賜直四金。如今三輔輕俠戍西域七載,故在斬首功賞之外,再每人賜直七金!」

相當於每人又到手七萬錢,雖只夠在長安郊區買半套房,但少府要一口氣拿出兩萬萬錢來,算十分大方的賞賜了。

在實打實的酒肉黃金往外潑後,劉詢還要給眾人名譽上的獎勵。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明明是任弘當初說過的話,可現在是劉詢的了,竟沒有注明引用,輕俠兵們聽得認真,任驃騎的笑則有些尷尬。

他現在知道,被人偷梗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了。

劉詢道:「汝等在於三輔為游俠惡少年,在西域卻是為國守邊的武賁戍卒,曾遠征至夷播海萬里之外,又在達坂塞和燕然山兩挫單於,打出了漢家兒郎的威風!皆為梟騎,皆為大俠!」

和當年剛繼位不久,對輕俠們演講時略顯生澀不同,如今的劉詢話術已臻於純熟,語言感染力非往日能比。

「諸位大俠。」

劉詢忽然一抱拳,問眾人道:「敢問君等從誰而游?」

這是輕俠才會懂的行話,相當於後世道上兄弟見了面相互發問,都跟著哪位大哥混?報個來路唄?若是追隨有名望的豪俠,那便倍有面子。

過去被鄉黨父老嫌棄視為縣中一害的輕俠惡少年們,如今驕傲地抬著頭,那些黃沙百戰,日夜含辛茹苦,幾度刀光劍影,似乎都算不了什么,這七年,值了!而今日的榮耀,更足夠他們跟子孫吹噓一輩子!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今日在北闕,卻有三千壯士!

三千余人竟齊齊單膝跪地,大聲報出了自己老大的名號,聲音震得玄武門上的銅鑄龜蛇都想爬走。

「吾等,從陛下而游!」

……

劉詢七年前為了幫任弘騙些人去西域,無意間種下的種子,如今竟收獲了累累碩果。

郭翁中在輕俠兵中立功最大,雖不及封侯之功,但亦得厚賞,劉詢當場拜其為佽(ci)飛校尉,出則隨侍,入則宿衛,這個跟天子打過架的家伙,搖身一變成了新貴寵臣,傳出去又是一段佳話。

還活著的三千余輕俠兵,若願意回三輔來的,有一個算一個,統統納入佽飛軍。佽飛本是楚國勇士,據說曾赴江刺蛟,遂斷其頭,使船中人盡活,風波畢除,孔子得知後誇贊:「不以腐肉朽骨而棄劍者,其佽飛之謂乎?」

如今皇帝就以這奇材勇士之名,在羽林、期門之外,新設了一支佽飛軍,宿衛在建章、未央之間,享受首都戶籍待遇。

除了少數人決定留在大西北外,其余人幾乎第一時間應允,西域雖好,但也不如家鄉啊,更何況回來就是跟著天子混,端上了鐵飯碗。

駝城一役的戰死者在賞賜之外,再加一份葬錢,若有兒子,也直接擢入羽林少年!

如此厚賞,連滅單於主力的東路軍眾人都看著眼紅,郭翁中和輕俠兵們志得意滿,頭都快昂上天了,覺得這是自己的榮耀。

但有人卻對此心存不滿,比如侍衛在北闕的郎中令軍,有幾個世代為郎替天子站崗的郎衛便嘀咕道:「陛下放著吾等良家子不用,卻提拔一群輕俠惡少年,彼輩雖然在西域戍守,但不過是遷徙之徒也,過去就手腳不干凈,更不知禮儀為何物,當上期門郎,豈不是要攪得京畿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