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胡馬欲南飲(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542 字 2020-06-11

「塞外有胡騎。」

說話的卻是趙胡兒,他不知何時已蹲在烽燧第二層,在任弘和韓敢當說話間,他的目光一直湊在覷賊孔上,看著外面動靜。

任弘和韓敢當連忙站到烽燧邊緣往外看,卻什么都看不清楚,還是趙胡兒上來指著給他們瞧。

「五里之外(漢里為415米)的籍端水北岸,一共三騎,一騎赤馬,兩騎黑馬。」

順著趙胡兒因為長期拉弓扣弦而留下深深凹痕的右食指看去,任弘這才隱約看清,果真有人馬在北岸活動。

韓敢當的眼神則比任弘還差些,一直到另兩名胡人趕著一大群白花花的羊到水邊時才瞧清楚……

「眼睛花了,花了。」韓敢當如此嘟囔著,對自己眼力不如趙胡兒十分不爽。

「見虜在塞外籍端水北者,晝舉一烽。」

任弘讓韓敢當舉烽,同時密切關注著疏勒河北岸胡騎的一舉一動。

趙胡兒卻已經放下了戒備,松開了握弓的手:「應只是一帳普通匈奴牧民,因在北邊爭不到牧草,這才趕著羊到水邊放牧。」

韓敢當反問:「你如何得知?」

趙胡兒道:「那五騎中有三騎都是半大的孩童,勉強能馭馬而已。」

韓敢當反駁道:「胡人不會輕易靠近長城,萬一是故意以老弱和牲畜為先導,來誘燧卒出塞呢?先前也不是沒有過。」

任弘頷首,據說一百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就中了類似的計策,冒頓單於匿其精兵,見其羸弱,導致漢軍冒進。最後老劉身陷白登,困了七天七夜,連最後怎么出來的都語焉不詳,成了漢初一大謎題。

趙胡兒卻懶得再回答韓敢當,只數著那些羊的數目,對任弘道:「匈奴人主食不是肉,而是牛羊馬所產的酪漿,在北山的部落里,一個五六口之帳,至少需要5匹馬,2峰駱駝,6頭牛,二十羊才能勉強維持生計,數目正好與這差不多。」

「雖然他們一般不會靠近長城,只在北山溪谷溝壑中放牧,但現在是八月,很快就要入冬了,必須讓牲畜多吃一些牧草養膘,游牧地域變大,故常有人冒險來到水邊放羊,派人出去稍加恐嚇,便會狼狽而走……」

還不等任弘考慮要不要騎著蘿卜出去嚇唬嚇唬,他們西邊的凌胡燧已經收到這邊傳遞的信號,搶先行動了。

有兩名燧卒出了長城,騎著馬朝疏勒河緩緩走去,行了不過三里,河北岸的五騎胡人發現了他們,立刻慌慌張張地趕著羊往北面地勢復雜,溝壑縱橫的高地退去。

而那兩名燧卒則在水邊大肆耀武揚威,看來驅逐少量胡人,也是烽燧的日常工作。

「果然如趙胡兒所料。」任弘心中暗道,這趙胡兒曾長於匈奴部落中,十多歲才逃出來,對匈奴人的習性十分熟悉。

「這個月是匈奴在籍端水邊活動最頻繁的月份,到下個月,他們就要離開夏牧場,進入更高的北山坡地上駐牧,來年二月月才會離開冬牧場。」

趙胡兒丟下這么一句話,便回到烽燧二層,撿起了一支胡笳——這是他昨夜落下的,旋即朝任弘一拱手,沿著階梯下去了。

任弘思索著他的話,心里卻產生了一個疑問。

「若真如趙胡兒所言,本月匈奴人在水邊活動頻繁,劉燧長倒也有可能真是被胡人所殺,但真的如此簡單?」

韓敢當看著趙胡兒離去,有些不滿,對任弘道:「胡兒畢竟是胡兒,說的話不可盡信。就像狼跟狗長得很像,但畢竟是狼!」

任弘心里有底,不過這倆人究竟是結了什么怨?

他笑道:「我知之,但韓伍佰,我有一點不明白。」

任弘指著位於疏勒河南岸的長城道:「當年修築這長城烽燧時,為何不修在河水北岸?敦煌本就缺水,竟將水源拱手讓給匈奴,使之能與我共有,此兵家之大忌也。」

韓敢當道:「任燧長有所不知,修這道長城時,中部都尉以北並無匈奴,近十多年來才從東邊的馬鬃山陸續遷來一些。故昔日築垣時,只考慮籍端水以北離敦煌太遠,恐救援不及。倒是在東邊的宜禾都尉,因為要防御馬鬃山的南下匈奴,長城便設在籍端水之北……」

接著他便對任弘說了敦煌北部匈奴的分布情況:一百年前,匈奴占領河西走廊後,分渾邪王、休屠王在此駐牧。後來二王為霍去病所破,渾邪王殺休屠王,歸降漢朝,兩個大部落被漢武帝遷到隴西等地,成了「五屬國」,敦煌等地遂空。

在漢武帝規劃下,中原移民陸續遷入河西適合農耕的地區,匈奴單於也派了新的部落,駐扎在敦煌、酒泉北邊的馬鬃山一帶,號「右犁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