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022 字 2020-06-11

離開注賓城,沿著孔雀河向西北西行四百里,沿途雖有河水,但皆未見人煙。

直到急行軍四五天後,漢軍才在西域北道上遇到了第一個城。

渠犁城呈圓形,屹立在孔雀河畔,土地廣袤。

任弘捏起一塊泥土,掰碎後發現竟是黑色的土壤,他在鄯善跟宋力田學了點望土的本事,知道這意味著土地比較肥沃。

「久聞渠犁地廣,饒水草,能溉田五千頃以上,地處溫和,田土肥美,可益通溝渠,種五谷,與中國同時熟,難怪孝武時派人在此屯田,而桑弘羊也對此地念念不忘。」

任弘拍拍手里的土站起來,看到不遠處還有一片林子,應該是梨樹。

那些梨樹,便是當年的屯田將士從中原帶來種子種下的,已經長高成林。交流是相互的,不止是中原在吸納西域蔬果,亦有許多中原作物被引入西域啊,後世庫爾勒的香梨可是很出名的。

想到這,任弘嘴有點酸了。

梨樹作證,渠犁已成了正兒八經的大漢疆土,但輪台詔後,漢軍在渠犁的屯田,便徹底放棄了。

終於,時隔十二年,土德黃旗,還有一群愛吃梨的人,終於回到了此地。

但渠犁城的大門依然對城外列陣的漢軍士卒關閉,這么肥美的一片土地,漢人放棄後,自然會有人立刻過來占據。

位於渠犁北面的尉犁國鳩占鵲巢,在渠犁任命了一位城主,那城主此刻正站在城頭,驚慌失措地看著忽然叩門的漢軍。

這是一場閃擊戰,傅介子讓步卒和民夫輜重後行,親帶七百騎兵先至,打的就是匈奴及其仆從國措手不及——他們以為傅介子奪取注賓城便已滿足,萬萬沒料到漢軍不按常理出牌,冬日行軍,直取渠犁!

眼下四百騎已在城外列陣多時,另外三百騎,則被傅介子派去北面十余里外群山處,扼守隘口,遠遠望見一騎飛馬奔回,卻是孫十萬……不,是孫百萬來報:

「義陽侯、使者校尉!奚侍郎已截斷鐵門,尉犁國和匈奴人的援兵過不來了!」

「善。」

傅介子頷首,眯眼看著依然閉門不開的渠犁城:「既然渠犁城主久久不降,吾等也不必廢話,攻城罷!」

「義陽侯且慢!」

與傅介子並排的使者校尉賴丹卻拱手道:「下吏與渠犁城主卡熱汗有舊,不如讓我入城勸說他。」

這位使者校尉雖然穿著漢式衣冠,但其容貌卻不似漢人,反而是個深目的西域胡人,留著微卷泛黃的濃髯,鼻梁高挺!

任弘知道,賴丹確實不是漢人,他本是西域南道小邦扜彌國太子,二十年前,西域城郭諸邦中,以龜茲國最為強盛,加上舞樂文化繁榮,其影響力甚至越過沙漠,影響到了南道。

所以扜彌等小國都臣屬於龜茲,賴丹便在龜茲國做人質。

但漢軍進入西域後,徹底改變了這的格局,太初年間,李廣利伐大宛,還軍經過扜彌時,聽聞扜彌太子賴丹質於龜茲,便派人責問龜茲:

「外國皆臣屬於漢,龜茲何以得受扜彌質?」

你敢收我小弟做小弟,不想活了!?

龜茲請罪,李廣利遂將賴丹帶到長安,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和鄯善王的經歷有點像,但賴丹顯然厲害多了,他認為做漢朝的官吏,比區區扜彌小邦的「王」有前途,遂放棄了王位,死心塌地地留在漢朝,在典屬國任職。

他先是被桑弘羊賞識,後來又改換門庭,抱上了大將軍霍光的大腿,時常作為副使、正使出使西域。

任弘與其初見,是夏天時,賴丹以中郎之職持節出玉門,途經鄯善,出使南道且末、精絕、扜彌等邦,成功說服他們歸附漢朝。

回國後,因為差事辦得漂亮,遂得加秩至比千石,賴丹被朝廷認為精於西域事務,擢為使者校尉,此番便隨傅介子一同出兵。

使者校尉,乃是漢朝在西域設置的新官職,主持西域屯田事務。這也意味著,往後傅介子回了玉門,大漢在西域管事的人,便是賴丹了。

對這朝廷的安排,任弘心里是有點不解的。設使者校尉有必要,畢竟西域地大,與玉門關通訊不便,考慮到未來的長久經營,當地還得常駐大吏才行。

但為何偏偏是賴丹,任弘隱隱覺得有些不妥。

若不論身份,光從個人能力看,賴丹確實挑不出毛病,對西域也十分熟悉。

聽說賴丹跟渠犁城主竟還是熟人,傅介子揚起眉:「哦?倒是未聽使者校尉提及。」

「也是方才城頭望見,才知道卡熱汗做了渠犁城主。」

賴丹回憶道:「那還是二十多年前,我當時為質龜茲,卡熱汗作為尉犁小王子,亦是人質,我與他居所相鄰,一起學龜茲樂舞,乃是好友。對了,吾等甚至還一同愛上了龜茲公主。」

「只是龜茲公主後來嫁給了匈奴右谷蠡王。」提起這事,賴丹笑得有些苦澀。

「不過也幸虧如此,我與卡熱汗依然親如兄弟。」

傅介子搖頭道:「渠犁小城,人不過千余,兵不足兩百,一漢能當五胡,若彼輩敢頑抗,不過半日可破,使者校尉何必犯險?」

賴丹卻有自己的看法:「義陽侯,在鐵門以北,焉耆、危須、尉犁三國附從匈奴已久,與之聯姻,常奉僮仆都尉之命出兵相助。」

「焉耆大國也,口三萬余,勝兵數千人。在西域城郭諸國中,人口僅次於龜茲。三邦合兵,加上匈奴日逐王部,有近萬之眾。而我大漢兵卒民夫加起來,只有千余,一邊要重新開始屯田,一面又要與之對敵,實在不易。」

「若能說降渠犁,讓渠犁城主與百姓幫助吾等,屯田士卒便能在此站穩腳跟!」

「是有道理,但還是太犯險。」傅介子有些猶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