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烏孫公主(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515 字 2020-06-11

「烏孫國怎會派一女子為使?」

烏孫人卸下車上攜帶的氈帳,在烽燧旁的台地扎營,而漢軍吏士則在前日修的饢坑處張羅吃食,韓敢當在饢坑上蓋了牛皮後,嘀咕著有些不解。

「那是你沒見識!」

跟傅介子去過烏孫赤谷城的盧九舌一邊在地上挖著任弘要他尋找的膠泥,一邊道:

「我聽聞,解憂公主有位侍女名馮嫽,通曉西域的語言文字及風俗人情,解憂公主常令其為公主使,去給周邊城郭諸國贈賜綢帛,讓諸邦為過往漢使盡力提供水食。侍女做得使者,公主就做不得?」

「再說了,烏孫與塞人同俗,女子地位可不低,我聽說有的貴人女子,可擁有自己的部落,坐擁幾千匹馬。」

「哈,老盧心動了!要不你去試試?」

「去去,我是有家室之人!」

一邊說,眾人還一邊看向遠處那幾個烏孫女戰士,有個最彪悍的,還剃了光頭,下嘴唇有金環,一身腱子肉,護衛烏孫公主左右寸步不離。誰若是多看了烏孫公主一眼,那女戰士必死死瞪過來。

還是任弘的話讓他們停止了議論:

「大漢也一樣,派遣公主和親時,也常以數名官吏作為副使持節,而不專設正使,因為公主本人就是正使,何足怪哉。」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不過這位瑤光公主、萬年王子此番去長安,卻與和親無關,而是在解憂公主請求下,以大漢宗室的身份,去京師「學鼓琴及禮儀」的。

所以他們的漢名隨母姓,應該是劉瑤光、劉萬年。

這便是任弘目前知道的全部了,結合近來西域局勢,他心中暗想:「說是學琴學禮,其實是正式恢復合作前,送的人質吧?烏孫,或者烏孫國內以解憂公主為首親漢一派,想就此向大漢表明心意。」

正想著時,那瑤光公主卻帶著親衛離開了營地,朝他們走過來了。

她抱在懷里的秦琵琶總算放下了,但男子勁裝仍穿在身上,過來後拱拱手,指著任弘背後高大的烽燧道:

「任謁者,這烽燧還能上得去么?」

……

漢使和烏孫人過夜的烽燧,會在此屹立兩千年,保存到後世,被稱為「克孜爾尕哈」,意為紅色哨所。

此時落日余暉照到這座烽燧上,讓它更加鮮艷。

但烽燧實在太高了,足有六丈,內部木梯角度很陡,要手腳並用才行,每次只能容一人爬行。護衛瑤光在身邊的烏孫女戰士想要跟上,瑤光卻讓她守在下面。

這位瑤光公主大概是性急之人,不等任弘帶路,便自顧自往上爬,任弘只好在後面跟著,努力避開落下的灰塵。

而當他一抬頭,就能看到瑤光公主穿紈的小腿綳緊。

爬到第二層後,任弘喊住了瑤光:

「公主當心,這烽燧二十年無人修補,第二層木板有些不穩了,萬萬不能踩踏到中間。」

任弘示范著,從更穩固的邊緣慢慢繞過去,一回頭,卻看到瑤光公主也不打招呼,後退數步往前一躍,竟直接跳了過來!

一眨眼,她身影已躍過一丈距離,穩穩當當落到通往第三層的樓梯口,起身對任弘一笑。

「任謁者,我可不是弱不禁風的中原閨中女子。」

這,任弘有些尷尬,小姑娘不愧是年輕腿長,彈跳力不錯嘛。

當二人上到最高層的望樓時,天邊的太陽正好徐徐落入地平線,那是一條從天山流下的河流,滋潤了龜茲國西部的綠洲,蒼涼的沙漠戈壁將綠洲團團包圍,此刻無風,一股炊煙裊裊升起,久久不散。

任弘張了張嘴。

但最終什么都沒說。

此地只能容二人站立,並肩看了一會後,瑤光公主嘆息道:

「與烏孫風景截然不同,難怪母親時隔多年,一直忘不了它,說它是西去烏孫和親時,經過的最後一座漢家烽燧,特地叮囑我來時定要上來看看,為這烽燧彈一曲。」

任弘終於逮到機會問了:「今日公主唱的第二首曲,便是解憂公主所作?」

「正是。」瑤光看向任弘:「在烏孫時語言不通,聽懂的人寥寥無幾,任謁者以為如何?」

「與悲愁歌截然不同,尤其是那句天為穹廬地為床,真是豪邁至極!若傳到長安,足以傳唱千古了!」

任弘望向西方,敬佩地說道:「我自來西域後,久聞解憂公主之名,卻始終未能得見,但從這歌中看,果然是一位女中豪傑!」

「何止是女中豪傑。」瑤光談及母親,亦是滿臉的驕傲:「要我說,她比這世上九成九的男子,都要強!」

二人說話間,烽燧下卻發生了一起爭執。

倒不是漢軍吏士和烏孫人打架,而是兩個烏孫人起了爭端。

一男一女兩位游牧戰士,不知為何何事,忽然開始吵嚷推攮,甚至開始動拳頭了!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那個身材高大的烏孫男子,竟不是女子的對手,被摁在地上一陣猛揍。

漢軍吏士們都遠遠看熱鬧,而烏孫人也不勸架,反而興奮地為斗毆者叫好助陣。

烏孫王子劉萬年大概是覺得有些丟人,板著臉過去呵斥,但兩個烏孫人打得正酣,壓根就不理會他。

烽燧上的瑤光冷冷看著,卻習以為常,指著他們道:

「看到了么?任謁者。」

「烏孫人剛惡暴躁,貪婪如狼,動輒拔刃,喜歡欺凌弱小,畏懼強者。來自大漢的公主,孤零零嫁入這樣的國度,與大漢音訊斷絕十余年,若再不剛強,不逼著自己變成豪傑,那豈不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重蹈細君公主覆轍?」

說罷,她板起臉來,用烏孫語厲聲呵斥,也是奇怪,萬年說了不管用,但瑤光一發怒,那對打架的烏孫男女便立刻起身分開,並在下方朝她下跪認錯。

瑤光一揮手讓他們退下,只徑自道:

「看來此處已看不到烏孫,更看不到大漢,任謁者,吾等還是下去罷。「

等走出烽燧後,瑤光卻嗅了嗅鼻子,她聞到了一陣誘人的肉香。

而劉萬年還在長身體的年紀,騎行大半日,早就餓了,忍不住跑過來詢問道:

「任謁者,汝等烤了什么肉,竟如此之香?」

……

讓天天吃肉的烏孫王子聞了也忍不住流口水的,自然是饢坑烤肉。任弘他們來到此地數日了,總要吃飯吧,便用旁邊散落的土坯搭了個簡陋的饢坑。

羊則是占據烽燧的一戶牧民家的,任弘用一匹絲綢換了五頭羊,今天便全部宰了,招待遠方的朋友。

配料比不了懸泉置的齊全,只簡單地抹了面粉加了粗鹽,卻足以讓烏孫人贊不絕口了。

從烏孫過來數百里之遙,還要穿過天山的溝壑峽谷,而自從離開姑墨國後,他們嚼肉干飲酪漿已經好多天了。

瑤光坐在任弘對面的席子上,已經半飽,卻好奇地看著任弘從尚未冷卻的饢坑底部,用木棍掏出幾個燒得硬邦邦的泥巴球來,擺到了她面前。

「這又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