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菟(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988 字 2020-06-11

說來也怪,在西安侯到樂游原上引了一次閃電,將儒生賈捐之電翻後,他本人非但沒有如賢良文學們詛咒的那樣,迎來天怒被雷劈了。甚至連聚集在長安上空的陰雲,在下了一場斷斷續續、扯絮撕棉似的雪後,也陸續散去,冬日的陽光再度普照被瑞雪覆蓋的未央宮。

椒房殿種植的珍貴草木早已掩於積雪之下,但在枯枯瑟瑟包圍中,還有一片臘梅不畏嚴寒,怒放出鮮紅的花朵來,格外喜人。

應邀來椒房殿賞梅的瑤光公主正站在這臘梅下,腳下踩著鹿皮小靴,將身子裹得嚴嚴實實的紫貂裘,氈帽解了垂在身後。看著這梅花,她不由想起自家母親,也是喜歡種些花花草草的,只是她沒這耐性擺弄不來,沒想到皇後也好這口。

她下意識地這么說,卻惹得上官皇後笑了。

「瑤光公主是奇女子,能自由馳騁,吾等困於深宮的女子,可不只能擺弄花草解悶么。」

與瑤光並排站立的,正是大漢朝的上官小皇後,她剛滿14歲,嬌小的身形裹在白狐裘里,抬起頭,露出了微微發紅的俏麗臉龐,看向叮叮當當響個不停的椒房殿主殿頂,一群工匠正在官吏指揮下在上面忙活著。

「他們在做什么?」

瑤光剛從宮外來,知道那場震驚長安的論戰,便道:「應是在為椒房殿的瑞獸,添加避雷的銅皮引線,以避雷暴之害。」

她雖然在上林樂府未能隨時去看熱鬧,但劉萬年卻是全程跟著西安侯跑動跑西,將樂游原上發生的事一點不漏講給瑤光聽。

西安侯奇思妙想,用飛鳶風箏之術,竟真的抓住了雷電,困在小小鑰匙里,而儒生一觸碰後如遭雷擊,連儒冠都飛了。

這便證明天雷與日常產生的靜電一樣,只是威力不同,這就讓以冬雷嚇唬朝廷的齊學天人災異之說幾近破產——除非立刻加以改造,亡羊補牢,否則他們再也不能拿打雷說事了。

「西安侯說,陰氣伏於黃泉,陽氣上通於天,陰陽分爭故為電。而雷電生成後,又落回地面上,十分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室屋。」

「未央宮的位置本就是長安城中最高的,過去百多年,常有雷擊大殿廟宇,引發天火之事發生,而儒生博士們便每每借題發揮,卻無一策能讓未央宮防止雷擊天火。」

「於是西安侯為防雷想出了好辦法,按照陰陽之說,要將雷電引到地面,與伏於黃泉的陰氣中和,消弭那巨力,地載萬物嘛,宮殿扛不住的雷擊,大地有容乃大,故習以為常。」

而西安侯綁在風箏線上的銅鑰匙證明,雷電是沿著金鐵之物而行的。只需要對宮殿頂上的瑞獸稍加改造,在其身上綁著金屬條,一側從舌頭伸出,另一側導入地里,如此,當閃電偶爾落在宮殿上時,就會被獸舌引向金屬條,並直奔地下而消散,因而不致傷害屋舍和人。

這個建議經過一番討論後,被負責宮殿修理建設的卿士「將作大匠」贊同。理由是孝武皇帝時,柏梁殿遭到天雷引發的火災,在一位胡巫建議,將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放置層頂上,銅制的魚須垂到地上,從此以後數十年,柏梁殿再也沒遭災過,倒是與西安侯的建議不謀而合。

瑤光滔滔不絕地說著,上官皇後則認真聽著,但看著瑤光提及西安侯時那高興勁,上官不由莞爾,卻又有些羨慕,心中暗暗嘆息。

瑤光至少擁有更多的自由,不必整天提心吊膽,如同一只自由的烏孫隼。

這位烏孫公主比上官皇後大,不止是年齡大……上官皇後目光從瑤光臉上略為下移。

嗯,其他地方也更大。

但實是天真爛漫,沒有太多心機,畢竟烏孫國那點宮廷斗爭,怎么和長安未央里相比?

別看上官皇後才14歲,卻是真經歷過生死抉擇的,當年她的祖父上官桀、上官安與燕王劉旦合謀,打算殺死外祖父霍光,廢掉今上,立燕王為帝——也有說他們欲自立為帝的。

當時有人問「皇後怎么辦」時,她的父親上官安是怎么回答的呢?

「逐麋之狗,當顧菟邪!」

追逐麋鹿的獵狗,還顧得上小兔子么?

在祖父、父親眼中,她就是可以犧牲的小兔,可當初,非要將年僅五歲的她送進宮做婕妤做皇後的,也是他們啊!

上官氏謀反失敗,被霍光趕盡殺絕,桀、安宗族全滅,唯獨上官皇後因年少不曾與謀,加上她是霍光外孫女,故得不廢。

從那以後,她就開始了在宮中如履薄冰,虛與委蛇的生活。

於是上官皇後笑道:「加了避雷舉措也好,我少時是很怕天雷的,真的很怕被劈。」

能不怕么?上官皇後只覺得,自己頭頂隨時聚集著烏雲:她畢竟姓上官,而外祖父家適齡的霍姓女子多的是,若她表現得不好,這皇後之位,隨時會被替換,可憐的上官遺孤,將再度被當成犧牲的小兔!

想想也對,菟除了兔子外,還有另一層意思:

一種自己沒有根的草,靠附著在別的植物身上,寄生存活。

可不就是她的寫照么。

她身為堂堂皇後,卻早早失去了自己的宗族本家,只能依附在皇帝、霍氏身上才能存活。

「人皆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可這大漢的天子深居簡出,身體又不好,一言一行都被約束著,哪里發得出雷霆之聲?」

故天下人不知有天子,只看大司馬大將軍的喜怒行事。

「外祖父肅然時,整個大漢,都是烏雲密布。」

「外祖父笑時,長安的天便是晴天。」

上官皇後抬起頭看向晴朗的天際,嬌小可愛的容顏下,是被環境逼出來早熟的心智,若連這點都不懂,她恐怕早就被送去見祖父、父親了。

「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大將軍之呴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