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西寧(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968 字 2020-06-11

隨著關中冰消雪融,通訊速度快了近一倍,元霆元年一月二十八日從金城郡發出的三份前線戰況,在驛書飛馬傳報下,二月初六就送到了未央宮尚書台。

快倒是快了,但分別來自後將軍趙充國,太守浩星賜,都尉辛武賢的三封奏疏里說的金城戰事,卻大不相同,霍光少不了要仔細權衡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

首先是浩星賜彈劾辛武賢,說西部都尉:「不顧郡腹安危,貪功冒進,今置先零,先擊卑禾,釋誅亡辜,起一難,就兩害,誠非陛下本計也。」

總之,浩星賜認為,辛武賢一手導致了後方空虛,使諸羌得以長驅直入,讓金城兩縣被破,還壞了拉攏其他羌部圍攻先零的大計,當誅!

而辛武賢的奏疏里則為自己辯駁,提到羌亂爆發時他與太守、護羌校尉三人議定,辛武賢擊西方,浩星賜守郡府,而任弘守北部。是浩星賜守土無能,導致了後方淪陷,羌虜在郡城耀武揚威,還讓他不得不提前還師,否則定能創造比火燒大榆谷、斬羌虜三千更大的戰果。

至於為何沒打先零羌,而打了已接受漢朝歸義羌王印的卑禾羌,辛武賢沒敢說他太過急切,見到湟源有羌人放牧就殺了過去,事後才發現打錯了。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辛武賢只能強調卑禾羌首鼠兩端,暗助先零,打算襲擊他的遠征軍,自己不得已帶兵反擊,奪其畜產,虜其妻子以示懲戒。

看完二人奏疏後,霍光大搖其頭:「浩星賜若是在內郡,是個好官,可在邊郡,卻有些手忙腳亂,至於辛武賢……李廣之流也,空有勇名而好虛言,真打起仗來卻常出差錯。」

可尷尬的是,他們已是霍光能找到最合適的人選了,若換了旁人去,恐怕做得還更糟。這就是用人者的無奈了,霍光有時候會懷念孝武皇帝時,人才濟濟的景象。

回想當年,長安殿堂之上,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兒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歷數則唐都、洛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青、霍去病……他們受遺詔的幾人更不必說,其余不可勝紀。

「漢之得人,於茲為盛啊,可惜如今大多凋零了。」

這後漢武帝時代,都是太初年後嶄露頭角的老家伙們撐著的,就比如他霍光,還有蘇武、趙充國。

趙充國的奏疏較為中肯些,將他抵達金城郡所見的情形大致說了一遍,包括浩星賜的舉止失措,辛武賢的顧前不顧後,以及任弘在金城郡北部大放異彩,是這個年輕人在浩門水的大捷,讓金城郡局勢好歹沒那么難看。

大將軍霍光在金城落的最後一子,被證明十分正確。

不過趙充國認為,當此非常之時,不宜驟然換將引發動盪,先合力將羌亂平定最為緊要。

可浩星賜、辛武賢二人都已經相互攻訐到這種程度了,還怎么共事?趙充國沒說,但霍光明白,這位後將軍在要權啊,要河湟的軍政大權。

而後就是趙充國的長篇大論了,分析了眼下先零羌引兵離去,進水草之地,入山林之中的打算,若漢軍深入追擊,敵軍就利用河湟復雜的地貌,據險於前,斷漢兵糧道。即便能殺傷羌虜,俘虜部分牛羊,但也會有傾覆的憂患,一旦有失,反倒漲了先零的士氣,也叫諸羌多了觀望的想法,故不如駐兵屯田為便。

「臣聞兵法『攻不足者守有余』,又曰『善戰者致人,不致於人』。」

按照這個原則,趙充國一口氣提了屯田湟中的十二個好處。

「征羌大軍步兵九校,騎兵兩校,將吏兵卒私從,合計共一萬零二百八十一人,每月用谷二萬七干三百六十三斛,鹽三百零八斛,金城糧乏,隴西天水轉運路遠且損耗太大,且易為諸羌所襲,不如就地屯田為便,因田致谷,以水為路,舟船載糧,節省朝廷開支,此一。」

「大軍屯戍湟水交通要地,隔絕諸羌部,使之不能聯合,此二。」

「占先零、勒姐羌河谷二千頃田,令不得歸肥饒之地,貧破其眾,使其困於苦寒高處,以使羌虜之間互相埋怨背叛,此三。」

「以兵卒閑暇時伐木采石,築城障險塞,繕治郵亭,以守衛金城,使百姓不因戰亂而失本業,此四……」

「整治湟峽一帶道路橋梁,使通道直至湟源,以此控制河湟全境,直通鮮水海,揚威千里,此十一。」

「大費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此十二。」

這第十二條,就是關於任弘提出的匈奴鼓動西羌叛亂,而別有圖謀之事了。

「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策,唯縣官及大將軍、公卿議臣采擇!」

霍光讀罷,對西羌再也不擔憂了。

「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此萬世之策也!」

這也是他重用趙充國的原因。

可惜太老,做不了他霍家的女婿。

而其子趙卬又太平庸,不足以讓霍光扔一個女兒過去。

說到女兒,他便又想起一人來。

「護羌校尉任弘的奏疏,怎么還沒到?是受傷了連上書都念不出來讓人代筆了?」

最後,任弘的奏疏居然比三人的晚了半天,霍光很清楚他的用意,這孺子又耍小聰明了,浩星賜與辛武賢相互攻訐,他是擺明了不想得罪任何一人啊,反正有了二人襯托,護羌校尉的政績功勛顯得鶴立雞群,兩只雞互啄,他就沒必要摻和進去了。

任弘只委婉地提及,卑禾雖然因為辛武賢的失誤,與先零同反,叫先零有了一個可以依靠的後方,然尚可安撫南方罕開羌,捐大小榆谷予之。北方的狼姓小月氏五部在匈奴使者慫恿下向南進發,任弘也有一個招撫他們的計劃……

而其奏疏後半段,一直在強調匈奴的動作,擔心單於會效仿冒頓滅月氏、東胡,對烏孫發動突襲,若叫胡虜得逞,大漢聯合烏孫滅匈奴的策略,恐怕要落空了。

中朝的杜延年、田廣明等人也對此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