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東羌(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164 字 2020-06-11

被捆了扔在小月氏人的馬背上,醍醐阿達眼里的世界是顛倒的。

藍天朝下黃土地在上,萬千奔騰的馬兒頭朝下,四蹄朝上,連同迎風而飛的護羌校尉大旆旁,一身玄甲鐵胄的任護羌,也是被他那匹虎紋當胸的小母馬騎著。

從醍醐阿達的視角看,漢、羌、小月氏三方的戰場就更加混亂了,狼姓小月氏忽然發難襲擊了羌人的側後方,漢軍的步卒乘機列陣上前,一下子縮短了距離,讓羌人失去了機動姓,支姓小月氏則跟著任弘的金城虎騎,瞧准羌人最亂的位置一頭沖了進去。

喊殺聲震得遠處的紅崖岩上的煙也在微微顫動,不過半刻功夫,護羌校尉就帶人將羌騎擊了個對穿。

而遠方西霆障外也重新響起了喊殺聲,城內的漢軍直接打開城門依次出城,佽(ci)飛甲士不裝弓弩手了,以戈矛環刀櫓盾列陣在前,彀者和跡射持弓弩在後,羌人攻城不是其對手,陣戰也落了下風。在城外盯著他們的楊玉軍,其身後似也出現了一陣騷亂,一時間無暇救援猶非,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漢人和小月氏沖得七零八落,失去了建制和戰斗力。

一面是四下奔逃的羌騎,一面是穩步前進的漢軍,這場戰斗,勝負已分。

「又輸了。」

醍醐阿達絕望地閉上了眼,方才反抗時挨了打,眼角破了,鮮血沿著他的鼻梁往下滑落。

他心中滿是不甘,還有再度失敗的屈辱,到頭來反而是他找來的「救兵」給了羌人致命一擊,提前結束了這場虎頭蛇尾的叛亂。

但羌人亦是英勇的,即便腹背受敵,仍有不少人堅持戰斗,猶非在退走前,甚至組織了一次對狼何的反撲,羌騎持矛悍不畏死地沖了上來,逼得小月氏不得不往河水里退了退。

這倒是給醍醐阿達找到了機會,他忽然躍起想要奪刀斬斷繩子,結果卻在爭搶中滾落馬下,一頭扎進了湍急的湟水河中,很快就沒了蹤影!

……

湟水在夏秋發洪水時浩浩盪盪,可一旦洪流過後,卻又會恢復干涸低淺。

西霆塞一戰,本就吃力的他們遭到了狼姓小月氏和燒當羌的前後背叛,一時間兵敗如山倒,猶非帶著殘部向鮮水海敗退,其大豪楊玉甚至和主力跑散了,被燒當羌堵在了山中。

湟源的山中石穴里,先零羌大豪楊玉披散著頭發,身上中了兩箭,身邊的親隨皆已戰死,他只堪堪揮刀逼退了燒當羌的追兵,朝外面破口大罵。

「燒當,漢人給了你什么好處?讓你在背後捅了先零一刀!」

緘默良久後,燒當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小榆谷。」

楊玉按著傷口,罵聲不絕於耳:「你就為了一個山谷,出賣了自己的同族?出賣你妻子的父親。」

「楊玉,你不也為了湟峽的河谷,滅了龍耶部么?」

燒當反駁:「小榆谷能讓燒當羌離開貧瘠的大允谷,多養活一倍的部眾,這場戰爭後,肯定會有很多先零小豪投靠我,從此以後,我不再是一個中豪,而是坐擁幾千帳落的大豪!再無人敢欺辱!」

河湟弱肉強食,諸羌對待實力不濟的小種,往往是劫掠吞並,掠取財畜,奪居其地。如龍耶部那樣在內戰里慘遭滅族的不在少數,燒當作為小部落,只能依附於先零,小心伺候,生怕重蹈龍耶的命運。

「然後呢?」

楊玉反問道:「一代人後,人口滋生,你會發現,小榆谷不夠養活他們了。」

「為了部眾能活,你便會進攻那些小部,掠其牛羊,或者與占據了大榆谷的罕開羌開戰,為了一個河谷,戰死數百上千丁壯。但羌人有饒妻之俗,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寡嫂,部落里沒有鰥寡之人,種類繁熾,人口很快就能補回來。」

於是延續前代人的仇恨,再廝殺一回,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數十年間,羌人在河湟的命運。

如先零這樣僥幸獨霸一方後,南得大小榆谷以廣其眾,北阻大河因以為固,又有西海魚鹽之利,緣山濱水,以廣田蓄,故能強大,常雄諸種,恃其權勇,招誘羌胡。

這時候便會發現,大小榆谷仍是不夠,西方是高寒之地,作為首領,目光自然而然投向了肥饒的湟水谷地,可那是漢人霸占的禁區。

楊玉吐出了一口鮮血,但身上的箭卻不敢拔:「漢人貪婪,寧可霸占土地閑置,也不肯讓吾等去放牧。是他們堵死了羌人的出路,若不想一代代自相殘殺,羌人便只能聯手,沖破這籬笆!」

「我雖然敗了,但一兩代人後,下一個聯合諸羌反漢的羌人大豪又會站出來,或許便是你燒當!」

他大笑起來:「你殺了我,不過是將我走過的路,再走一遍!」

「那便由我,龍耶部的干芒來殺你!」

一個身影卻沖了進來,搏斗廝殺聲響徹石穴,等燒當進去時,楊玉已經倒在地上,雙目睜得老大,龍耶干芒的刀深深扎在他的胸口,干芒拔出刀,猶不解恨,又刺了一下,然後便要去割楊玉的腦袋。

按照約定,割了楊玉的頭去呈送給護羌校尉,燒當羌便能得到小榆谷,而龍耶干芒,也能見到自己流散各處為奴的族人了。

「他說得沒錯。」

捧著楊玉的頭顱,燒當眼中竟有一絲慚愧。

「是漢人堵死了羌人的路,才逼得吾等不得不困在這狹小的山谷里,自相殘殺,三十年後,今日的大戰,又會重來一遍。」

干芒卻看得比燒當更明白:「漢人應會扶持燒當,因為罕開坐觀先零覆滅,收降了不少先零小豪,漢人官吏喜歡以羌制羌,為了防止他們坐大,必須有其他部落制衡,最好的人選,便是燒當。」

「三四十年後,你我或許早已死去,那時的事交給子孫去做罷,你現在該做的,便是對漢人假意臣服,盡力獲取好處,留給子孫一個強大的部落。」

燒當重新打起精神來,邀約干芒道:「帶上你的族人,加入燒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