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雞犬升天(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632 字 2020-06-11

漢制,五日一常朝,但在大喪期間非常時刻,一般三日一朝,好商量喪葬等事。

但不管幾天開一次會,都與劉賀沒關系,中朝通知他說,出殯下葬之前天子不朝會,只需要早晚兩次哭臨大行皇帝靈柩。

哭還是依然哭,只是因次數太多,沒最初時裝的那么哀傷了,而每當從溫室殿前往前殿時,劉賀身邊都是烏泱泱一大群人,當年昌邑王府的侍從、馬倌、官奴相隨左右,他們都被劉賀封了「侍中」「郎衛」等職務,可以出入未央,相伴左右。

雖然大奴善才死了不久,但這群新貴可一點不低調,對原先的郎衛宮人呼來喝去,真當自己是未央宮的主人了,他們跟著劉賀將能去的地方都游了個遍,雖然都沒什么真本領,但討好主子逢迎游戲卻很擅長,儼然將未央宮當成大一圈的昌邑跑馬場了。

劉賀自從昨日即位成了皇帝,手持天子之璽後就有些飄飄然,覺得再不會有任弘之輩敢對自己不敬,生殺予奪皆出於己手。今日第一件事便是履行對藩邸眾人的承諾,給他們賞賜。

加官進爵程序比較復雜,但賞賜金帛卻是他能說了算的,便讓安樂去宮中府庫取出所藏的金錢、刀劍、玉器、彩緞。但安樂卻灰溜溜地回來說,庫吏不放他進去,說是必須有天子的符節才行。

而這時候,那些想要出宮去采買的從官奴仆也來稟報,說被人攔在蒼龍闕內。

雖然劉賀吃了許多天素食粗糧,嘴里都淡出了鳥味,但在這件事上吃過任弘一次虧,掐掐大腿,好歹能忍到大喪結束為止。

可他帶來的兩百號人卻忍不了,已經有人打著「侍中」的名頭去到太官、湯官,趾高氣揚,以天子的名義要他們做些平日里皇帝吃的食物來,卻被食監黑著臉回稟,說未脫喪服之前,不得有平日膳食。

從官奴仆們面面相覷:「連口肉都不能吃,酒也不能喝,怎么比雖不理政但能吃喝玩樂的昌邑王還憋屈?」

也行,龔遂被廷尉帶走前,反復叮囑他們萬萬不可與宮中舊人起沖突,既然宮里不能吃,那便出宮去消遣。大漢喪服制度傳承自漢文帝遺詔,孝文擔心自己死後大操大辦,遂下令民間只許哭吊三天,不禁止喜喪、祭祀、飲酒、吃肉。

所以宮里盡是哀色,宮外的長安城里,卻依然熱鬧非凡。

眾人大搖大擺地想要出未央宮,卻在蒼龍闕被蒼龍司馬攔住,說無符節不得出宮,還有一個性情直率,名為「蓋寬饒」的郎官譏諷了一番:

「吾曾聞楚人沐猴而冠,山陽莫非也是楚地么?」

山陽就是昌邑的別稱,這是在指著他們的鼻子罵猴呢!那天子是啥,猴王?

從官奴仆們受了委屈,自然哭哭啼啼回到劉賀面前訴苦一通,說蒼龍司馬和蓋寬饒瞧不起他們,便是瞧不上新天子。

一早上碰了兩次壁,劉賀有些怒了,他最是護短:「符節?朕有的是!」

他親自跑到藏符璽的地方,這里放置著十六根節杖:張騫尋找大月氏時費盡心思藏匿不失之節,蘇武在北海苦苦守望時慢慢落光之旄,傅介子為使者復仇高高舉起捅死樓蘭王之杖。

如今卻被分予昌邑從官奴仆們,讓他們去府庫搬金帛,出宮買小吃,府吏默默開門,衛士乖乖放行,天子的權力果然很好使,得了賞賜的從官奴仆們山呼萬歲,捶胳膊捏腿,都眼巴巴等著劉賀再給他們封官,什么黑綬黃綬往身上掛。

聽說淮南王劉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就是這樣么?

果然做了皇帝便一切順利,劉賀舒服地躺在君榻上,一邊催促安樂道:」卿讓千秋彈劾任弘大不敬的奏疏,怎么還沒送到朕的御案上?」

「奏疏要先送到兩府,再交給尚書台過目,擬定批文,最後呈至陛下面前,陛下覺得可以就批閱『可』,覺得不行就重新發回去令他們重擬。」

安樂笑道:「任弘竟敢缺席陛下的登基大典,誰也救不了他,再加上他與霍氏交惡已久,霍夫人深恨之,尚書台那邊也不會保他。」

可一直等到下午,那彈劾任弘的奏疏都不見蹤影,劉賀覺得不對,讓安樂去問問大將軍和尚書令,唯恐別人不知道是自己安排人彈劾的任弘,但安樂卻只帶了個傳話的中黃門弘恭回來。

弘恭低眉順眼,心里卻將新天子和英明睿智卻足夠隱忍的大行皇帝比較了一番,只暗暗感慨一代不如一代。

「敢告於陛下,那份彈劾奏疏,被大將軍留在尚書台了。」

「留在尚書台了?」劉賀有些發怔,直到弘恭告訴他未央宮的規矩是,所有奏疏都要一式兩份,大將軍可以開啟副封,若覺得事情小,就不必請示皇帝,於是正副一同屏去不奏。

安樂替劉賀斥罵弘恭:「任弘缺席天子的登基大典,這也是小事!?」

弘恭稽首,表情卻很無奈:「西安侯在前幾日就向光祿勛取急告歸,光祿勛稟於大將軍,准其謁歸三日,故而缺席。大漢有律,民產子,復勿事二歲,西安侯之妻產子,情有可原,不必追究。」

他又道:「尚書令說,其實沒來的也不止西安侯,諸侯皆得竹符使者之命,未曾入朝,二千石忙於治事者,也大不必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