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背叛(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552 字 2020-06-11

熱海(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周千余里,東西廣,南北狹。四面負山,縱流交湊,驚波汩淴。龍魚雜處,靈怪間起,烏孫人來到此處後,以之為神,禱以祈福,水族雖多,莫敢漁捕。

烏孫人還相信,全年不冰的熱海之水,有一種魔力,可以治愈傷口,讓瀕死的人復蘇。

這種傳說今日被證明是不管用的,在烏孫本部放棄伊列水後,很多人受了傷,卻撐到了赤谷城,掙扎著來到熱海,褪去衣服露出腐爛的傷口,緩緩走入熱海,任由洪濤浩汗拍打身體,疼得齜牙咧嘴,又喝下那些色帶青黑,味兼咸苦的水,以求傷愈。

他們中的許多人,再也沒從水里站起來。

除了傷痛帶來的哀嚎,失去牧場牛羊親屬的苦痛讓烏孫人對著熱海大哭,他們眼淚似乎讓熱海的水苦咸了幾分,但也有幾位身穿漢式衣裳的人拄著杖,背著葯囊,行走在牧民中間,試圖用自制的草葯,診治那些輕傷的人。

這是解憂公主身邊的醫者,最初隨細君來到烏孫,三十年過去了,他們從年輕的小醫工變成了頭發花白的烏孫御醫。保住了解憂公主幾位子女未有夭折,可謂奇跡,平日也受公主之命,救治貴族、平民,頗受烏孫人尊敬。

可今日,敗亡的情緒撕開了平日里的溫情脈脈,烏孫人對醫者們沒了好臉嘴,幽怨地看著他們,甚至有個小翕侯站出來大聲唾罵:

「是漢人將戰爭帶給了烏孫!」

一直嫉恨這些醫者的烏孫胡巫也加入了指責的行列:

「全因漢人築起的木頭城,熱海才失去了治愈傷病的神力。」

醫者們是被胡巫和翕侯帶著牧民們趕離熱海的,他們頗為委屈,公主的第三子大樂也義憤填膺,覺得烏孫人忘恩負義。

正在巡視宮室武庫的解憂公主卻沒有感到意外,這世上事,其實一點不新鮮。

解憂心中暗道:「吳楚反叛大漢前,晁錯大夫是長安人敬仰的卿士,是孝景皇帝的夫子。吳楚反叛後,他卻成了引發戰爭的罪魁禍首,孝景將他朝服騙斬於市,長安人也無不拍手稱快,因為誅晁錯,是吳楚反叛的借口,殺了他,七國就能退兵了。」

和平時,解憂常效仿細君公主,置酒飲食,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對熱海邊的牧民,也會分他們一些漢人種的糧食蔬果,沒少得到感激,他們那時是真心認可,覺得她是烏孫唯一夫人的。

但這一點不耽誤,同樣是這批人,在烏孫遭到滅頂之災時,將一切過錯就歸咎於解憂,那些胡巫、貴人日夜游說肥王,希望將解憂交給匈奴,換取和平。

自私而又健忘,漢人、烏孫人、月氏人,誰不是如此?

解憂公主不打算做任何解釋: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能救烏孫的,能幫上我的,只有大漢了。」

「而若在漢軍抵達之前,烏孫便無法擋住匈奴……」

解憂公主抬起頭,赤谷城公主宮室武庫中,裝滿了不知從什么年代起,就攢下的漢式甲胄、刀劍、弩機和箭矢。

還有女兒瑤光年少時最愛用的那把狼牙裝飾的匕首,此刻被她收在了袖中。

解憂神情堅決:「我雖為罪王之後,卻也是被孝武皇帝親自冊封的大漢公主,焉能再辱!」

……

七國之亂,晁錯當年雖被推到懸崖邊上,但只要孝景鐵了心不欲殺他,晁錯大夫依然能活。

而現在,解憂的「孝景」正從城外烏孫人的大帳,醉醺醺回到赤谷城。

翁歸靡還是不喜歡這座木頭制成的城邑,更多時候寧可待在穹廬帳中,就算需要解憂時,也讓人來召她出去,極少入城過夜,今天他的表現,有些不尋常。

但解憂依然如往常一般,侍奉翁歸靡沐浴,為他奉上醒酒的蜂蜜茶--茶葉是她女婿,西安侯任弘夏天時讓人輾轉送來的,據說是蜀郡南邊的東西,有助於解食肉酪過多的腸胃毛病。

烏孫人和小月氏、羌人一樣,加奶和黃油煮食,但解憂卻更喜歡瑤光和任弘在信里說的另一種吃法,清水烹煮,頂多加點淡淡的奶和蜜。

翁歸靡清醒了一些,自從泥靡、烏就屠背叛烏孫投靠匈奴,導致烏孫大敗於伊列水後,肥王就一直是醉醺醺的狀態,但再烈的酒灌下去也有醒來面對現實的時候。

他轉醒後想起自己是在赤谷城中,問解憂的第一句話就是:「大漢的援兵到了么?」

解憂垂首,聲音柔和:「數日前西域都護義陽侯派馮奉世帶著百余人來,並告知說,大漢已經出兵,從長安出發的大軍,足有十六萬!任弘也在其中。」

「十六萬!任弘也在?」

翁歸靡不知道這大軍里,只有六萬是奔烏孫而來的,頓時十分振奮:「到何處了?」

「七月初出發,如今應已出塞進入匈奴右地,入冬前,定能抵達烏孫。」

解憂也不能篤定,烏孫距離大漢太遠了,不管是新皇帝派出的漢使,還是代表她再度向母邦求援的馮嫽,都尚未回到赤谷城。

翁歸靡看出了妻子的神態,剛燃起的希望再度熄滅,匈奴八萬騎已離開了伊列水向南推進。

而泥靡和烏就屠這兩個背叛烏孫的賊子,也帶著五萬軍須靡一系的烏孫控弦之士協助匈奴,聽說匈奴單於已封泥靡為「烏孫大昆彌」。

他為之嘆息,說出了自己的難處:「只怕烏孫,撐不到那時了。」

富饒的伊列河谷讓烏孫壯大,周邊羸弱的邦國供給他們財富,讓烏孫不必像生活在干旱草原的匈奴那樣為生存所迫,必須時刻保持戰力,一百年的養尊處優,讓烏孫面對匈奴的攻勢時竟節節敗退。

非但外來的敵人無比強大,而隸屬於翁歸靡的人已折損萬余,僅能退守熱海,從大將到翕侯,都已經沒了戰心,武士牧民也惶恐不安。

夫妻二人一陣緘默,解憂長拜:「那昆彌是否要將妾交出去,以使匈奴退兵?」

她的聲音不再柔和,若真如此,那解憂死意已決:「若昆彌打算如此,只望讓赤谷城中的數百漢人,帶著兒女子孫,跟著馮奉世離開,他們從細君公主時便滯留烏孫,三十年,足夠久了。」

若她注定是被捧上祭壇的犧牲,至少不要再連累他們。

「翁歸靡在你眼中,是能舍了自己的妻子,換取屈辱存活的那種人?」

體態有些發福的翁歸靡卻扶起解憂,長嘆道:

「解憂,你可知,我何時看上了你?」

他說道:「從二十多年前,你作為和親公主來到烏孫,嫁給軍須靡為夫人時開始。」

翻山越嶺後,從車上下來的漢公主,讓年輕時還瘦削的翁歸靡驚艷了,不同於細君的幽怨柔美,她雖然身材瘦小,但舉止卻十分堅定,那雙眼睛里蘊含著強大的力量,讓人看了就無法忘懷。

「我那時只是大祿之子,整個婚宴之上,目光卻再不能從你身上抽離,旁邊的人與我說了什么,全然不知,喝下的是奶酒還是葡萄酒,也分不清楚。最後卻只能看著婚宴結束,軍須靡騎著那匹銀馬,載著你離去,而你一點不怕,只輕輕摟著他,卻從未回頭看我一眼。」

直到軍須靡死,按照烏孫之俗,繼位的翁歸靡終於得到了解憂。

想到這翁歸靡就後悔,烏孫王室的歷史,就是軍須靡一系和他父親大祿一系的恩怨糾葛。當初自己坐上昆彌之位後,就不該心軟,答應軍須靡「泥靡大,以國歸之」的要求。

等他開始培養與解憂的長子元貴靡時,已有些晚了,反而刺激了泥靡,讓他直接投靠了匈奴。而元貴靡雖在滅龜茲一戰里得了威望,但擁戴他的部落依然不多。

「今日在熱海邊的穹帳中,從胡巫到各路大將,都請求我將你交出去。他們說,烏孫已失去伊列水,失去七河夷播海,不能再失去熱海……」

翁歸靡看向解憂:「但他們不知,我寧可失去整個烏孫,也不願失去吾妻!」

解憂抬起頭,有些動容:「那烏孫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