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瘋狂?(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023 字 2020-06-11

馮嫽說自己是解憂公主的影子,確實如此,她常常模仿公主的言行,希望能習得那種內在的剛強。

二十多年前,她才十余歲,因祖父犯罪送入永巷為奴婢,又被挑中隨解憂公主前往西域和親。本是哭哭啼啼,心若死灰,在翻雪山時病篤幾死,隨行的官吏提議扔下她,公主卻不願拋下任何一人,緊緊抱著馮嫽,親自喂葯才讓她活過來的。

對馮嫽來說,公主是主君,是救命恩人,二人情同姊妹。只要解憂公主一聲令下,馮嫽縱是女兒身,也願意持節出使,赴湯蹈火而不惜!

「請楚主放心,二十日之內,婢一定不辱使命,從大宛回來!」

元貴靡加冕為烏孫王後第三天,她穿著一身紅色的行裝,防塵的面紗裹在臉上,在離開赤谷城時如此向解憂公主承諾。

在平叛時為解憂公主前驅,立了功的馮奉世感到奇怪,請教劉萬年道:「大宛雖離赤谷城近,但宛王會發兵來助烏孫?」

劉萬年自從那天目睹父親肥王棺槨,又挨了母親一個耳光後,似是被打清醒了,不再紈絝做派,這幾日帶著莎車兵修繕赤谷城,沒少忙活。

但他對這些事了解不多,還是「漢烏孫國王」元貴靡過來,告訴馮奉世:「大宛畏懼匈奴,絕不會援助烏孫。」

「那馮夫人去大宛作甚?」

元貴靡告訴馮奉世他知道的事:「在大宛郁成城,有一支出錢便能募得的步卒,和一般的綠洲城郭兵不同,會兵法。」

「步卒,還會兵法?」

馮奉世詫異,匈奴和烏孫的騎兵會些狩獵時習得的圍獵技巧還正常,可步兵……他也算行走諸邦,綠洲城郭諸邦的步卒只相當於大漢的散兵游勇,根本沒有陣列可言,打仗也是沖上去亂毆一氣,連輕俠斗毆都不如,故一漢能敵五胡。

元貴靡道:「據說那些人是大夏國遺民,月氏破大夏後,他們避難於大宛,而後世代以當兵為業,有數百人之眾,父輩驟死,後輩立刻補上名額。武備精良,善使長矛盾牌,諸邦可出錢雇佣他們,類似大漢的募兵,但雇主不一,一次雇一年。因為擅長夾門魚鱗陣,故蔥嶺以西稱之為『魚鱗軍』。」

「魚鱗軍的成名戰是三十年前,曾協助大宛,在郁成抵擋貳師將軍,大破之,逼得貳師無功而返。數年後,又在大宛守城,抵擋了貳師大軍四十余日,雖然最後大宛請降,然魚鱗軍未嘗一敗,由此揚名。」

」母親來到烏孫時,這支募兵借著兩克貳師,威名正盛,應募時漫天要價。母親想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讓使者去大宛送他們絲帛禮物,結厚恩於彼輩,慢慢打探底細,希望能找到擊破之法。二十多年過去了,大漢再未進攻大宛,而馮夫人數次造訪魚鱗軍,反倒有了些交情。」

元貴靡知道自己這烏孫王做的不安穩,皺眉道:「哪怕魚鱗軍只有幾百人,大敵當前,吾等若想守住赤谷城和熱海,便需要一切幫助。」

任弘若在此聽到這些話,定會覺得這世界真瘋狂,一支聽上去就是希臘式的雇佣兵,咋會跑到西域邊上來。

馮奉世沒搞懂那支「魚鱗軍」的來頭,聽完後,只是覺得自己長了見識,卻仍搖頭:「但匈奴勢大,魚鱗軍雖然如烏孫王所言,也曾為康居、粟特所募,這次卻不一定會來。」

「沒錯,與其等待外人來援,不如指望大漢之兵。」

常惠拄著漢節過來說道:「我離開輪台時,義陽侯說,他會親自帶著兩千兵翻越天山來援赤谷城,算算天數,十日之內必至!」

這消息讓元貴靡振奮,但西域漢軍不過四千,傅介子在除去守備各地的戍卒外,能勻出這么多人馳援,已是極限。

烏孫能指望的大頭,還是強弩、蒲類兩位將軍的大軍。

「敢問常大夫,蒲類強弩兩位將軍,現在到何處了?」

這也是解憂公主最關心的事,她這幾日從來沒一點空閑,雖說元貴靡才是烏孫王,但他驟登王位,做事優柔。國中大事小事,都是解憂公主做決定。

從翁歸靡的葬禮,到安撫大小部落,對協助平叛的烏孫貴人做出承諾和賞賜,都是解憂公主一手操辦。

她雖然看上去身體嬌瘦,但內里似乎有某種強大的力量,在肥王死後,支撐著她到現在。

常惠看著心中不忍,很希望自己能幫到解憂。

「我半月前從西域都護處聽聞兩位將軍消息,兩軍已至蒲類海。」

如今半個多月過去了……

常惠看著地圖思索道:「若換了我,在蒲類未能找到匈奴主力,定會繼續向西進發,要么擊東且彌的右谷蠡王庭,亦或是奪車師國取食!」

馮嫽的丈夫,烏孫右大將在叛亂時傷了一只眼睛,仍堅持參加軍議:「車師交河城易守難攻,漢軍雖眾,想要奪取恐怕不易啊。」

別說右大將、元貴靡,連常惠也沒想到,某人三兩天就神兵天降把交河給破了,頷首道:「故漢軍可能不取交河,而走天山以北,緩緩向西推進索敵,但公主之婿,西安侯任弘卻不一定樂意……」

常惠笑了起來,他與任弘同在蘇武手下共事過,又是朋友,經常上西安侯府蹭飯,對任弘的性情最了解不過。

「以我對道遠的了解,他心憂楚主安危,或會說服蒲類將軍,分給他一支偏師向南。」

好似和任弘心有靈犀,常惠的手在地圖上劃過,往一個湖泊和群山環繞的盆地中一指!

「他會走危須、焉耆,抄近道來馳援烏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