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國家昏亂有忠臣(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3029 字 2020-06-11

「皇曾孫,劉病已?」

劉賀是聽說過此人的,作為他唯一在長安的皇室近親,宗法上算劉賀的侄兒。

只是衛李不兩立,所以繼位大典都沒讓劉病已前來,後來劉賀也「忙「,自然沒工夫關注此人,為何石顯忽然提到他?

石顯道:「長安人都知道,劉病已家住尚冠里中,與西安侯任弘十分親昵,時常相聚,據說還認了親戚,稱其為姑父。」

他過去只是個小小中黃門,消息卻格外靈通,若平時劉賀會詫異,但今天喝了不少酒,也就沒細想,只顧得上追問了。

石顯道:「陛下或許不知,早在月余之前,劉病已便通過宗正劉德,上書請求參軍從擊匈奴,大將軍竟允許了!令其作為押糧小吏,跟隨祁連將軍田廣明北征。」

「隨軍北征……這又如何?」劉賀沒明白。

「陛下,大將軍是想讓劉病已得些功勞,為其造勢,好立劉病已為新帝,取陛下而代之啊!」

劉賀嚇得半死:「這……荒唐!且不說朕富於春秋,又有那么多子嗣,而劉病已乃廢太子之孫……」

石顯嘿然:「臣今日就直說了罷,大將軍從來就沒有真心想讓陛下坐天子,迎陛下入未央,不過是為了給劉病已做踏腳石!」

接著,石顯開始了一番聳人聽聞陰謀論,半真半假,最能唬人。

「霍光是誰?是霍驃騎的弟弟。霍驃騎是誰?是長平侯衛青和衛皇後的外甥,是衛太子的表兄。霍光乃是衛霍外戚在巫盅之禍後幸存下來的最後一人,同劉病已也是親戚。」

「陛下以為那劉病已為何竟能從邸獄中大赦活著出來,還順利成人而沒夭折?都是因為大將軍暗暗照拂啊!」

「而陛下的家世呢?衛氏死敵,李氏的外孫!霍光立陛下,絕對不合常理。」

「那為何……」劉賀聽得發懵,對啊,確實不太合理。

石顯道:「因為孝昭駕崩後,劉病已輩分太低,立之違背宗法,故先迎陛下堵天下人之口,讓廣陵王等無話可說。等時機恰當,再找個借口,諸如未曾謁高廟之類的事,讓陛下失位。而那劉病已在征匈奴時隨便送他點功勞,自然就補上來了,輩分剛好合適!」

「故臣擔心,陛下的好日子不多了,北征結束劉病已歸來之日,便是大將軍廢陛下之時!」

劉賀徹底呆了,從來沒有人與他講過這些殘酷的「真相」,但每件事都有邏輯有道理,讓他不得不信。

而很多劉賀不明白的事,也由此全部串聯起來了。

「難怪任弘在來長安的路上便不斷找朕過錯,他便是劉病已黨羽啊。」

「難怪讓我垂拱而治,說是皇帝,其實是囚犯,這也不能做,那也做不得。」

「難怪大將軍遲遲不讓我見廟,即便迫於群臣之議由著我謁高廟,也拒絕嫁女為後,莫非是留著給劉病已?」

陰謀論就是這樣,當所有線索都連上時,細思恐極,就在石顯還要嚇嚇他時,未料到的事發生了。

劉賀直接宣布投降!

他嚶嚶哭了起來:「既然如此,這皇帝,朕不做了還不行么?只要讓我回昌邑繼續為王……」

石顯不知該說什么好:「陛下在想什么,還想回去做昌邑王?」

「侯也行啊。」劉賀哭喪著臉,他不挑,能喝酒吃肉能睡美女能狩獵馳逐就行,怎么就稀里糊塗卷入這樣的絕境了,跟說好的完全不一樣啊。

石顯沉下面容:「陛下,遠的例子臣就不說了,請想一想,漢初時,前後兩位少帝是何下場?」

那是大漢歷史上殘忍而黑暗的秘史,和「人彘」一樣,很少有人提及,但在未央宮里的人,多少會耳聞一些。

前少帝劉恭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被呂後鴆殺。而後少帝劉弘,在大漢忠臣們誅滅諸呂後,為了給代王騰位置,直接被列侯們們誅殺,一起死的還有他的四個未成年兄弟。

劉賀不該說的話叨叨了不少,如今按照石顯的說法,大將軍打算踢開他,給劉病已騰位置,那豈不是要步了兩位少帝的後塵?

他目光有些呆愣:「朕該怎么做?該如何做?」

石顯在他面前跪下:「陛下,臣聽說過一句話,國家昏亂,有忠臣!」

劉賀連忙捧住石顯的手:「沒錯,卿就是忠臣,若非石卿直言,朕還被蒙在鼓里。」

石顯道:「臣刑余之人,至多為陛下出謀劃策,遞送詔書罷了。陛下需要的,是擁有兵權,能破此絕境的忠臣!」

兵權……劉賀覺得自己更醉了,他是被霍氏控制的武裝包圍的,霍禹、霍雲皆為中郎將,死死管著未央宮防務,而再往外,從衛尉、執金吾,到北軍諸校尉,無不是霍光的子侄女婿親信。

該指望誰呢?

石顯只能繼續提醒:「不錯,長安指望不上,只能往外想辦法。」

「諸侯王?」

劉賀立刻想到了老親戚們,孝文本紀里,太宗的一個舉動,就是安撫諸侯,重新分封了一些,平衡齊、楚各系,讓長安的列侯功臣忌憚,令其相互制衡,避免後少帝被弒的慘劇再度發生。

眼下大漢諸侯王還剩不少,什么梁國、河間國、楚國、長沙國等,而與皇室最近的,就是那個能和虎熊搏斗的廣陵王劉胥了。

他是劉賀的皇叔,因為輩分高,之國時間長,孝昭屢屢增其戶數,還真有點兵權。

石顯垂首:「廣陵王雖行為不端,但畢竟是宗親,陛下可修書一封,密詔廣陵王胥,讓他乘著漢兵皆在攻擊匈奴時,帶領諸侯起兵,清君側之惡臣,與霍光黨羽廝殺,陛下便可暫安。」

「就這樣?」劉賀做過諸侯,知道他們沒多少實權,恐怕起不了太大作用吧,而且他對廣陵王觀感不好,這位清君側之惡臣,最後不會和吳楚七國之亂一樣自立為帝,把自己也清了吧?

石顯還有後續的計劃:「霍光黨羽在外征討廣陵王之際,陛下便要用得上另一個人了,陛下還記得伐匈奴的五將軍都是誰么?」

劉賀努力回憶:「祁連將軍田廣明、度遼將軍范明友、蒲類將軍趙充國、強弩將軍韓增,還有……」

石顯補上了最後一位:「虎牙將軍田順!此人亦可為陛下外援!」

「五將軍之中,范明友乃大將軍女婿,趙充國、田廣明是大將軍故吏黨羽,唯有兩位不屬霍氏。」

「一個是前將軍韓增,一個是虎牙將軍田順,而田順更與霍氏有仇!」

石顯說起了田順的父親(田)車千秋老丞相與霍光的恩怨,二人最初合作,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但最終在鹽鐵之議後翻臉。

桑弘羊、燕王覆滅後,霍光終於對車千秋下了手。他借車千秋女婿,少府徐仁卷入窩藏桑黨余孽一案,想要置車千秋於死地,虧得杜延年力勸,才沒有波及車老丞相,但徐仁亦死。

此事之後,車千秋也郁郁而終,可以說是霍光間接殺死了車千秋。

「而今霍光卻起用了車丞相之子,雲中太守田順為虎牙將軍,予其並州精騎三萬,兵出五原郡。五原郡(包頭)陛下知道吧,就在上郡北邊,離長安一千多里,道路筆直方便,順著直道南下,騎兵十余日可至北闕!」

「田順也家住陽陵,臣認識他的家監,陛下不如寫一道密詔,由臣帶出宮去,讓可靠的人送去五原,交給田順,示之以恩,君臣之義,殺父之仇,相信田順可為陛下所用。若大將軍真有不臣之心,待廣陵王舉事之時,可令田順馳三萬騎兵借還師之名,南下勤王!」

真是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只是有兩點漏洞。

廣陵王那邊就不說了,按照石顯的陰謀論推斷,車千秋當年替衛太子說話,勸誡孝武停止追究殺戮而被提拔,劉病已最初時不死,還得感謝車千秋,他的兒子田順也繼承了這份恩誼,憑什么要為劉賀冒險?

其次,石顯又如何能篤定,田順一定會比其他各軍更早回歸邊塞呢?率先南下呢?

但劉賀今夜已喝得半醉,為了消除恐懼,還在不停往嘴里灌酒,石顯還不斷給他添滿,只能艱難消化這些信息,呢喃道:

「事泄必死,朕還是先問問王詹事……」

石顯冷笑:「王子陽除了懇請陛下好好服喪,三年不言,還有何計?陛下一旦透露,他恐怕會嚇破膽罷?」

劉賀捏著額頭:「事關重大,讓朕想想,讓朕再想想。」

石顯下拜三稽首:「陛下已經拜謁過高廟,若是先祖在此,會如何做呢?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是成為真正的天子,還是像後少帝那樣被剁成肉泥,在此一舉!」

劉賀畢竟才十八九歲,又值酒酣,被這么一激,也不要腦子了:「沒錯,朕固不敏,卻也是高皇帝、孝武皇帝的子孫啊!絕不會引頸待戮!」

他又灌了口酒壯膽,帶著石顯來到溫室殿內室,盛放天子璽印的地方,自己揭開蓋子,捧著天子六璽,在回憶這種情況該加哪個,又瞪大眼對石顯道:

「寫!卿替朕寫!」

……

石顯曾作為尚書台處理文書的中黃門,又在石渠閣讀過點書,是有些文字功底的,一手漂亮字劉賀這輩子都寫不出來,不一會就寫好了兩篇詔令,分別給廣陵王劉胥和虎牙將軍田順。

內容和後世衣帶詔也差不多,無非是強調尊卑之殊,君臣至重,又將劉賀這兩個月在霍光那所受的憋屈強調一番。譴責權臣霍賊,連結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皆非朕意,恐天下將危。

最後是誇贊皇叔劉胥乃皇帝至親,田順是國之元老,可念高皇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霍氏,復安社稷,除暴於未萌,祖宗幸甚!

只是沒有咬破手指寫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