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冠軍!(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831 字 2020-06-11

「皇曾孫,不對……應該叫他縣官了,我老忘記,他居然真做了皇帝。」在茂陵縣休息時,楊惲對任弘如是說。

十二月底,代表蒲類、強弩二軍先期趕回長安報功的西涼鐵騎已進入三輔,他們從長安到熱海凡八千余里,真可謂「八千里路雲和月」了。

離長安越來越近,士卒們現在都知道大漢換了位天子,多少有點擔心,害怕因為朝局變動,在西域立下的功勞打了折扣。但在有人低聲告訴他們,新皇帝與西安侯、楊軍司馬相善後,那點擔憂便全沒了,氣氛再度歡快起來。

楊大嘴巴卻對任弘道:「西安侯與新帝相善不假,我則不然,雖然他不曾明說,但在西安侯家相聚飲酒時,他好似不太喜歡我。」

「楊子幼,你說笑了。」任弘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指著左右:「何止是新帝,從長安城到軍中,可能找出五個喜你的人來?」

楊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曖昧地笑道:「西安侯不就頗喜惲么?」

「我只喜你怒斥辛武賢之事,至於其他時候……」

入了塞後,辛武賢已經被趙廣漢派人控制起來了,用的是爭功毆打楊惲的罪名,楊惲的苦肉計見效,倒是隱去了父奪子功之事。

這樣辛慶忌便不用太過為難,此事傳出去對他也不好,大漢對孝道的崇尚已經到了偏執的程度,若非趙廣漢那種遵循律令的循吏,而另派個人來「春秋決獄」,說不定就各打五十大板了。

自從挨了辛武賢一記破顏拳後,楊惲不僅更丑,也更能說了,任弘只建議他鑲顆大金牙,懶得和楊惲貧嘴。

任弘心里想的是,瑤光現在應該已得知其父烏孫昆彌肥王遇刺逝世消息了吧?也不知她是以漢人方式服喪,還是按烏孫傳統來。

眾人按照長安派來的謁者引導,靠近渭北的細柳營,一支大軍已駐扎於此過冬,卻是虎牙將軍田順手下的並州騎。聽說西安侯歸來,士卒都在營壘里圍觀,相互議論著他們立的大功,看著雖行數千里卻士氣高昂的西安侯軍,眼中滿是艷羨。

都怪他們跟錯了將啊。

其中還有個熟人,在田順軍中做軍司馬的張敞。

快半年沒見,舊友相逢自有許多話要說,張敞代虎牙軍出來見禮:「西安侯人雖未歸,但提前抵達長安的使者,早已將汝等大捷的消息傳遍了三輔。」

「蒲類、強弩二軍打了三十年來未有之大勝。而西安侯更滅泥靡,獲烏孫、匈奴首虜一萬九千余級,斬右谷蠡王首,陛下三公九卿,以及長安一百六十閭的百姓,都期盼西安侯抵達。」

楊惲倒是關心其余三軍的情況,拉著張敞細問,張敞只苦笑道:「反正吾等肯定是位居五軍之末了。「

張敞說起他的經歷來,真是一言難盡。

「吾等隨虎牙將軍及並州軍集結於五原郡,還未出塞便出了事,因上郡、西河大雨,輜重難以轉運,車馬又略不足,諸吏竟先運祁連、度遼糧秣,我軍的便落到了最後,以至於出塞時尚有不足。」

「虎牙將軍出塞八百余里,但胡虜皆預先知曉漢軍北征,皆遠遁。一直走了八百余里,至丹余吾水才逮到了一個小部落,虎牙將軍下令不分男女老幼皆殺之,斬首捕虜千九百余級,擄馬牛羊七萬余。軍中各部提議繼續北上,度過大幕,但虎牙將軍卻認為糧食已盡,不宜遠行,即止兵不進,引兵還於五原。」

張敞一句話一聲嘆:「然後就被朝廷令太仆前去五原,收了虎牙將軍的兵符,又定罪不至期、怯懦逗留不前,詐增擄獲,下吏自殺了。據說他臨終前痛罵大司農,咒其不得好死。」

主將被殺,功不抵過,出了這檔子事,虎牙軍各部曲不受責罰就燒高香了,哪里還敢奢望功賞。

而太仆杜延年臨時控制了虎牙軍兵權,一直等到祁連將軍南返,才帶著他們回到關中。

「出塞前軍糧不足?」任弘和楊惲都察覺到不對,雖然蒲類、強弩二軍也是在輜重糧秣幾乎斷絕的情況下毅然西進,但五原又不是敦煌,按理說以田延年的手腕,不會出現這種錯漏。

壓下疑惑,任弘又問道:「那祁連將軍斬獲如何?」

張敞笑了笑:「也是聽人說的,祁連將軍過受降城,出塞千六百里,至雞秩山,斬首捕虜十九級,獲牛馬羊百余。」

「什么?十九級?乃公一個人的斬獲都不止。」

同坐帳中的趙漢兒、辛慶忌都聽呆了,老韓更是愕然出聲。

乖乖,十九級斬首,韓敢當和趙漢兒手下,還真有不少勇士,個人斬首遠遠超過了此數呢,至於天水曲那個甘延壽,更分到了近百級。這就是作為五軍主力,四萬余騎的祁連將軍的斬獲?他是在和田順比爛么。

「別笑。」任弘自己憋著笑,呵斥屬下們:「定是匈奴聞訊遠走,當年趙破奴將軍出塞兩千里,一個人沒見到也遇上過。」

田廣明多半也是啥都沒找到,否則學著田順殺老幼婦孺頂功也不至於這么慘。

能夠想象,這份答卷交上去,恐怕會讓大將軍霍光暴跳如雷吧,搞不好會重責田廣明,讓他步了田順後塵。

不過田廣明運氣好,在抵達雞秩山時,偵得前方有匈奴虜眾,還在猶豫打不打時,卻接到長安急報,令其還師。

想必是與廢帝有關,霍光也擔心天下生變,祁連將軍遂順水推舟班師南下,雖然無功,但有了借口,想必大將軍會薄其過,寬而不罪。眼下祁連軍駐扎在渭水以南,擋在虎牙軍與長安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