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外戚(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813 字 2020-06-11

「子真來得真早。」

六月二十五日大早,太中大夫、關內侯韓敢當就來了尚冠里,老遠見到與他約好今日來此的新陽侯辛慶忌。

大漢開國以來最年輕的軍功侯帶著幾個仆從,頭戴高冠,穿著黑色帛服,腰束金帶,懸掛長劍,懷里抱著只綁著四足的小羊羔,見到韓敢當後,朝他躬身作揖,渾然忘了自己爵位比老韓高一階。

韓敢當也忘了,只盯著辛慶忌懷里的羊道:「子真為何要帶頭羊,莫非是送去君侯家殺了吃肉?也太瘦了罷!」

辛慶忌道:「上大夫相見以羔,慶忌不才,但也是列侯了,半年來第一次來安西將軍家拜訪,自然要鄭重些。」

韓敢當也是關內侯也,卻渾不當回事,畢竟他曾在任弘家住了一年多,只抱怨道:「君侯自從拜為安西將軍後,要么攜妻、子在關東游歷,要么杜門謝客,快半年未邀吾等來家中一敘了,我設宴相邀也被他婉拒,也不知在怕什么。」

自然是怕西涼軍山頭立得太早,成了勢力後讓大將軍忌憚了,所以任弘對舊部只管帶他們闖出爵位,事後卻未主動舉薦任何一人,全憑朝廷定奪。

正旦大朝會的封賞後,已為列侯的趙漢兒卻意外得到金賞的舉薦,為隴西屬國都尉,專管那群休屠部。張要離則被調到張掖郡肩水金關,為關都尉。

倒是辛慶忌、韓敢當二人沒混到差事,只做了閑散的太中大夫,秩比千石,辛慶忌是因為年紀太小,不打仗的時候,朝廷也為難該把他放在哪個位置上,索性閑著。

而韓敢當則是粗鄙不識幾個字,很多職務難以勝任,但皇帝倒是挺喜歡他,隔三差五召入宮一次。

二人閑了小半年,辛慶忌打獵打得手都發酸,韓敢當也喝不動酒睡不動新納的妻妾了,卻驟聞朝廷下了詔令,以安西將軍任弘為大都護,使護西域三十六國及北庭!

這是大喜訊,韓敢當和辛慶忌不約而同派人送帖要登門拜訪,這回任弘倒是沒拒絕,等二人到了西安侯府里時,酒宴已經擺開,酒菜已由家丞夏丁卯布好,只是夫人不在家。

「去長樂宮了,每隔五天,都要去拜見太皇太後。」

而許婕妤也在這一天入長樂宮奉飯食,三個女人一台戲,任弘也不知道她們唱的是哪一出,不過瑤光倒也能帶來些皇帝、婕妤的宮中近況。

這時候隔壁傳來嬰孩哭喊,西安侯連忙告罪過去瞧了瞧,哄了半天才乖。他家小駒兒也快滿一歲了,雖還不能開口叫大人,卻已到了最好玩的時候,任弘近來也閑散,倒是好好體驗了一下在家帶娃的感覺。

等他又回到宴饗,推杯交盞之後,韓敢當說起了那些滯留長安的西涼軍士卒。

按照大漢的規矩,募兵打完仗就一哄而散了,西涼鐵騎受了賞後,就地解散。

韓敢當罵道:「彼輩受了不少賞,少者四萬錢,多者十余萬,完全能回鄉買地安家,可有幾號人卻偏不,剛出軍營,脫了戰袍,就鑽進九市里了,又是斗雞斗犬,又是流連女閭,有幾人六個月拼命掙的錢,六天便統統花完!」

然後他們沒了去處,就跑到韓敢當在長安城外新買的府邸庄園做舍人,蹭吃蹭喝,好在沒鬧事,不然鍋還得任弘背。

辛慶忌那邊也收留了十幾個,這批人就不是好好過日子的料,喜歡冒險刺激和女色酒肉的生活,聽聞任弘出任安西大都護,都攛掇韓敢當和辛慶忌來討差事,希望能再回西域去。

「也是巧了。」

二人在那扭扭捏捏說了半天老兄弟們的處境,任弘看出他們今日來此的目的,遂笑道:「也是巧了,朝廷決意在西域新設一個『戊己校尉』,秩比二千石,作為都護副手,專管天山以北屯田之事,飛龍倒是不錯的人選,改日我便舉薦你。」

韓敢當自是大喜,辛慶忌也躍躍欲試,卻被任弘澆了冷水。

「但子真恐怕不能隨我去西域。」

辛慶忌忙道:「下吏不求多大的秩祿,能做事就行。」

任弘搖頭:「副校尉一職,已定為常惠大夫出任,若是讓你做千石小校,又太過委屈了,都護府只容得下一位列侯啊。」

辛慶忌默然,他這半年過的不痛快,父親辛武賢心眼比針眼還小,依然與他決裂,隴西老家祭祖都不讓他回,只能客居長安。雖然之前一心想著立功封侯,可封侯之後,卻又陷入了迷茫。

過去還能緊跟著西安侯步伐走,可現在西安侯卻不要他了,未來何去何從呢?辛慶忌有些惆悵。

任弘倒是給他指了一條路:「子真之困在於太過年輕,朝廷也不知該將你放在何處。子真從小便文武雙全,長於文墨,既然封侯之志已成,不如乘著還年少,退而向學,讀一讀五經。你先前在軍中,不是喜歡聽說講《左傳》里的故事么?我或可寫封信,舉薦你去河間國,拜貫公為師。」

這倒也是個出路,辛慶忌只能應諾。

酒過三巡,任弘卻問起韓敢當另一件事。

「聽說你與許翁結了親?」

許翁便是許平君之父許廣漢,他過去也時常受邀來任弘家做客,每每喝醉,都是韓敢當幫忙背回去的。許廣漢的人生可謂隨波逐流,曾因小錯下蠶室陷入低谷,卻生了個好女兒,搖身一變成了外戚。

雖然劉病已借口服喪,未立皇後,但許婕妤作為唯一的嬪妃,許家也得了許多賞賜,許廣漢已經正式搬入尚冠里,成了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