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小長安(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617 字 2020-06-11

阿爾金山南麓是荒涼少人的,冷酷的高原沙漠橫亘千里,與冰川相接,遠處雪峰林立,只有一群野驢和藏羚羊在青黃色草場上奔馳。

但這塊苦寒干燥之地,在高原的生羌看來,卻是富饒的香餑餑。

任弘曾做過護羌校尉,對河湟諸羌熟得不能再熟,可聽婼羌首領唐靡當兒哭訴他們的部落為「大種赤水羌」劫掠時也是一愣。

「這是何種羌?怎么在河湟從未聽過?」

所以才說是山里冒出來的野孩子,青藏高原太過廣袤,漢人的探索僅限於河湟和鮮水海(青海湖)一角,對其余地方卻一無所知。

唐靡當兒解釋了半天,任弘才明白這赤水羌原來游牧於鮮水海西北,近來不知為何卻往北遷徙,跑到了阿爾金山南麓,不斷沖擊婼羌人的領地,爭奪牧地而經常相斗。這次甚至劫掠了他們的別部,擄走了人口上百,連同婼羌囤積的糧食也一掃而空。

這下任弘明白了,多半是河湟諸羌的遷徙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在被漢軍擊潰後,先零羌往鮮水海西南的高原深處逃亡,而卑禾羌往西北遷,進入柴達木盆地,擠壓了赤水羌,赤水羌不得已北上。

婼羌雖在西域列為三十六國之一,其首領還混上了「去胡來王」之號,曾經劫掠鄯善樓蘭,可放在羌中,卻只是個羸弱小部落,戶口數百,勝兵不過千騎,分分鍾被人生吞活剝的份。

正因婼羌過上了好日子,甚至還能囤積谷物,引來了山里窮親戚們的覬覦。

所以唐靡當兒才向都護告急,再這樣下去,他們就要「亡國滅種」了。

可都護親自來援也沒啥用處,赤水羌發揮游寇習性,搶完婼羌就跑了,高原廣袤也不知他們撤往何處。

帶著城郭兵打上高原反擊赤水羌,幫婼羌找場子也不現實,海拔四千多米,不管漢軍還是城郭兵,上去就得高反趴下。就跟後世吐蕃與唐爭奪西域一樣,吐蕃人能隨時從高原下來,唐軍卻無法窮追反擊,只能被動防御。

任弘只能寬慰唐靡當兒一番,表示都護絕不會對婼羌不管不顧,立刻就會遣官吏前往河湟,謁見金城屬國都尉,請其調查赤水羌北遷之事,勒令赤水羌歸還婼羌人口牲畜,若是不聽。

「便發小月氏騎擊滅之!」

唐靡當兒這騎氂牛的去胡來王,卻有自己的打算,竟朝任弘下拜:「可就算擊滅了赤水羌,也遲早會有白水羌、黑水羌從山中鑽出來,入寇婼羌。聽聞都護橫掃匈奴右地,北庭廣袤,水草豐饒,願舉國遷之,以充實北庭!」

這老家伙消息倒是靈通,但任弘卻不樂意,這哪行啊,你們跑了誰來替我看門!

婼羌好比是為西域看住南大門的狗子,本身實力不強,也識時務,游牧於阿爾金山與牢蘭海南部,加上「護送」西域南道商賈收的保護費,已同鄯善、且末恢復了和平。

若是婼羌這熟羌,被來自高原的生羌擊垮或趕跑了,西域南道將大門洞開,不再安全,商賈隨時要擔憂遭到劫掠,這與都護府利益不符,重新將狼馴化成狗太費時費力。

「中原有句俗話,狐狸就算死於外,也一定把頭朝著它的洞丘。婼羌世居南山之地,祖宗墳冢在此,焉能輕易棄之?去胡來王放心,本都護定會為汝等保住此地!」

任弘給唐靡當兒打氣撐腰,答應立刻上書朝廷,希望金城屬國能管管這些亂竄的生羌,一面還承諾,會派遣工匠到婼羌地界,幫他們修築河湟漢軍的羌寨碉樓,以此抵御赤水羌入寇。

好容易安撫了這老家伙,壓下他跑路的心思,任弘帶著樓蘭人返回牢蘭海南部,才遇上了得到都護號令後,匆匆趕來馳援的鄯善人。

遠遠望見鄯善兵,讓任弘只覺得有些恍惚,因為對方衣甲樣式,盡是仿照漢卒而制,若不知道的,還以為玉門關的守軍來了,只是近了之後,才看到盡是高鼻深目的胡兒。

他們甚至還打著一面赤黃色旗幟,上書大大一個「漢」字!

這奇異的場面,讓任弘看了都不知說啥好。

倒是對面一位赤甲「漢將」遠遠望見都護旗,立刻打馬過來,卻是鄯善王,來到任弘面前下馬便拜,神情又是狂喜,又是落淚。

「尉屠耆見過都護!」

……

「這真是扦泥城?若不看彼輩容貌,我還以為是回到玉門關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