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國家大事(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1884 字 2020-06-11

臘月初一將至,正忙活著賑災和天子大婚事宜,整日不著家的丞相、昌水侯田廣明,今日卻抽空來了城外庄園別院一趟。

他進了門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屏退左右後,便板著臉斥道:「你怎么來了?」

來的卻是一個年過三旬的美婦人,長了一張尖俏的狐兒臉,雖然不再年輕,卻有成熟的韻味,這種女人是田廣明的最愛。

婦人下拜,朝他低低俯身哭泣道:「三年了,昌水侯忘了受降城的那一夜了么?」

田廣明當然忘不掉,三年前的元霆元年,他奉命率四萬騎出朔方擊匈奴,受降城,剛好受降城都尉病死。田廣明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好色,見都尉寡妻美艷,久在軍中未近女色已久的他按捺不住,竟與之通奸——就在受降城都尉靈柩所在堂上辦了事。

雖然很刺激,但事後田廣明也後怕,雖然列侯公卿納妾十余也是常事,但此事若是捅出去,仍是大罪,有漢以來因通奸罪被處置廢掉的諸侯列侯可不少。

於是那一夜就成了露水之情,二人再未聯系,誰料她今日卻找上了門來。

來的還不止她,更有一個兩歲多的孩子。

婦人哭哭啼啼:「此子對外說成是亡夫的遺腹子,實則是昌水侯的骨血,但旁人不大信,如今妾在夫家受盡白眼排擠,實在是過不下去,還望丞相接納我母子。」

她邊說邊將那孩子推了過來:「瞧這眼睛,瞧這眉毛,和丞相長得一模一樣!」

田廣明目瞪口呆,他子嗣眾多,對忽然多出一個兒子無感,也不關心究竟是不是他的種。倒是再見這婦人,又勾起了心里的欲火,做了丞相後,也不像當年那般後怕了,故作沉吟打發奴婢將孩子帶下後,攬住了婦人的腰,也不挑場地,就在廳堂案幾上一坐,笑道:

「其實大不必換一身衣裳,你還是穿斬衰之服時最美。」

……

事後田廣明心滿意足坐在車上回丞相府,城牆之外,仍能不時看到等待救濟的災民。

大旱之後,天子特地下了詔令:「蓋聞農者興德之本也,今歲不登,已遣使者振貸困乏。」官府從各地入谷,輸長安倉,助貸貧民。並鼓勵民間商賈豪強以車船載谷入關者,即便夾帶其他貨物,也毋用傳,不收稅。

隨著本用於軍備的長安倉輸出谷物,以及關東糧食漕運入京,流民得到了安撫,發回原籍也不現實,他們很多已經將土地變賣換了救命的糧食,恐怕還是沿用孝武時的舊制,遷到朔方、河西等邊郡去。

田廣明不由暗自慶幸:「這場大旱十年不遇,虧得蔡義撐到八月才薨,不然這災異恐怕要應到我身上了。」

大漢信奉天人感應,即便先前任弘樂游原引雷電,也未能將其推翻,一旦鬧了嚴重的大災,皇帝肯定要找原因,身為百官之首的丞相,無疑是背鍋首選。

幸好老丞相蔡義臨死前多撐了一段時間,從御史大夫升位接替他的田廣明,倒是成了賑災有功的新丞相。大將軍恢復了丞相一定職權,田廣明與御史大夫杜延年名義上主持兩府外朝,但也能參加中朝集議——這下大將軍的人當真兼職內外了。

今日並無太多大的事務,倒是御史大夫杜延年送來一份奏疏,是大司農屬下均輸官,名叫「耿壽昌」所奏,認為應當吸取災害教訓,效李悝之法,在桑弘羊平准法基礎上,在郡國普遍設置備災糧倉。

「以谷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谷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

「如今關東漕糧猶不足使災民充飢,此事等災情過了再議。」

「還有諫議大夫魏相上奏。」杜延年又將另一份奏疏擺到案前與田廣明商量。

「魏相言,陛下已令太官損膳省宰,樂府減樂人,邊塞罷兵,使歸就農業。然天子立後,聘黃金三萬斤,車馬、奴婢、雜帛、珍寶以數千萬計,而大婚操辦所用財帛更超過了上萬萬錢,此舍小放大也,遭逢大災,不如將婚禮從簡。」

「荒唐!」

田廣明差點拍案而起,這魏相過去就犯過錯被拘禁,若非河南郡人念他是個好官叩闕攔著大將軍車馬求饒,恐怕還關著呢,剛回朝中不久就又發癔症了,真是不識好歹。

「諸事皆可從簡,唯喜、喪之事不可!」

……

霍夫人顯消息靈通,人在家中也聽說有人上疏提議大婚從簡,頓時炸了毛。

「簡?他當天子大婚立後是什么?是小戶人家娶嫁么?這可是國家大事!」

霍夫人自有自己一套價值觀:「民間遇到了不好的事,還講究大操大辦沖喜,天子立後,也是為了給災年沖喜!」

「更何況天下那么大,一百多個郡國,今年此處有旱,明年那邊有澇,若按這腐儒的說辭,天子都不用娶嫁了,我記得這魏相不是曾犯法被革職么?怎又回京做大夫了?「

有知情的霍氏家奴下拜道:「聽說是太常丙吉大夫所舉薦。」

「這丙吉,真是越老越糊塗。」

霍夫人心生不滿,等晚上大將軍忙完一天公務疲倦歸來,便絮絮叨叨說起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