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匹馬入長安(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230 字 2020-06-11

任弘嘴上說著匹馬入長安,實則上卻是門客衛士簇擁在左右,保護得嚴嚴實實。

身為列侯,是可以擁有一定的門客武裝的,畢竟哪怕在關西,也偶爾會遇上些蒙面縱馬的翦徑小賊,再者,既然有人能在朝中傳謠,那就得提防他們惡向膽邊生,任弘可不想莫名其妙地死在路上。

而這群舍人門客,多是右扶風武功縣獵戶、縣卒出身,那是祖父任安起家的地方,以游熊貓為首,共三十余人,與任弘在西域用的公家衛隊不是一批人。

公是公,私是私,最好還是分清楚點。

不帶娃兒時,速度更快,不過兩三日便穿過了整個隴西郡,抵達了天水郡上邽縣,舍於驛置之中。

上邽位於祁山以北,早在春秋時便已被秦國設縣,是連接三輔和涼州的咽喉之地,周圍多山與林木,位於城北的驛置旁還有一片湖泊。

一如先前,當地縣令亦來相迎,給心不在焉的任侯爺介紹道:

「君侯,這天水郡得名便與此湖有關,秦末時關中多難,常遭旱災,一夜忽然雷電交加,有白龍出於此地,引天上河水傾瀉而下,在窪地自成一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故曰天水湖,孝武皇帝聽聞此傳說後,於元鼎三年分隴西置天水郡。」

但天水作為傳統的六郡之地,性格沒有郡名這般溫潤美好,民風依然彪悍,尚氣力。

而入夜時分,等縣令告辭後,外頭卻傳來一陣喧嘩,將本欲躺下的任弘驚醒,游熊貓則有些緊張地來稟報,說外頭來了黑壓壓一群人,二話不說,竟將驛置圍了!

任弘先是一驚:「莫非真有人欲對我動手?」

但側耳一聽卻不太對,因為外頭嘈雜喧嘩,根本不像殺手,而自稱天水郡良家子弟,希望能見西安侯一面。

等任弘披上袍服,腰佩長劍出門一看,卻見外頭圍了近百人,大多是青年男子,褐衣佩環刀拍髀,領頭的則是衣衫文綉、服飾鮮華,腰間佩三尺劍,全都對著任弘居住的屋舍,跪坐於地,從院子里排到了院子外,又將整個驛站團團圍住。

「汝等這些小孺子,走馬擊劍也就罷了,今日是欲作亂不成?可知置所里住的是誰!」

置嗇夫和置卒們戰戰兢兢,雖然惡狠狠地想趕,卻不太敢動手,只能朝外面的人嚷嚷。

外頭眾人回應道:「吾等並無惡意,只欲拜見西安侯。」

任弘了然,來的確實是天水郡的良家子們,這才走了出去。

見到一位長冠素服的年輕人出來,而置嗇夫介紹說這便是西安侯,眾人都一愣,沒想到任弘竟如此年輕。

但旋即紛紛將將雙手放在地上,彎下腰,額頭觸地,齊拜任弘,大聲道:

「天水良家子聞朝中有人將對西安侯不利,今齊聚於此,願護君侯入長安!」

……

「汝等以誰人為首?出來說話。」

任弘朝眾人回拜,目光則落在前排那幾個錦服少年身上,良家子也分貴賤,一般是那些世代從軍或父輩為將吏的子弟牽頭。

果然,一陣推攮後,一位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的蓬頭少年站了出來,他額頭上纏著赤幘,年紀雖小身板卻高,劍不掛在腰上,反而負於背上,看樣子是一柄很長的劍,與一般三尺短兵不同。

此刻朝任弘拱手:「天水上邽人,段會宗,拜見君侯!」

這名竟還有點耳熟,任弘頷首,見他一表人才,生出了愛惜之心,瞧這樣子,長大後便又是一甘延壽、辛慶忌啊,遂笑道:「段會宗,汝等為何知我在此?」

段會宗道:「有人住在附近,見到了君侯車乘,而我父乃是縣吏,故知之。」

坑爹啊,一張口就把其父賣了,看來是個直率的孩子。

任弘目光朝置所外瞥去,縣吏們聽聞出事後也趕來了,其中一個正是先前跟著縣令的段兵曹,最為焦急,興許他就是段會宗的父親。

「汝等緣何知道,朝中有人欲對我不利?」

段會宗道:「前些時日,有來自長安的人說及,長安的市坊都傳開了……」

而他們聽到的傳言,無非就是趙漢兒所說的那些。

看著段會宗和他身後良家子們認真的模樣,任弘是開心又是好笑。

喜是因為,他的名聲在六郡確實很響亮,元霆西征時在涼州募兵,其中就有一個天水曲,其中不少良家子弟立功得賞,在天水做了官吏或買地為地主,這些人回鄉後自是將七戰七捷的西安侯吹上了天。

而這之後,西域更成了以當兵打仗為本業的六郡人掙功名的地方,當有傳言說朝中欲殺任弘,性子剛直的天水兒郎自是義憤填膺,認為是長安出了奸臣,一聽說任弘來到本縣,便齊刷刷跑來,要陪他武裝入京了。

倒不是他們對任弘的崇拜到了瘋狂的程度,任弘相信,大多數人當真是出於義憤。

當初李廣自刎於軍中,不但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而六郡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也不論軍法如何,他們就是喜歡憑感情用事,認為李廣是冤死。

但同樣一家人,若是背叛了大漢試試看?當李陵降匈奴後,李氏名敗,而隴西天水之士皆以與李家人同郡為恥!

這就是六郡之風,愛憎分明,對事不對人,他們敬的是忠於大漢的功臣西安侯,恨的是身居朝中,無尺寸之功卻常常沮邊塞之功,拖關西將士後腿的關東卿相文人。

好笑則是,這傳言居然影響如此之大,看來幕後定有黑手。而任弘又不可能帶上這群人,就算大將軍不欲對付他,但看到任弘鼓動地方豪傑武士隨他進京上訪,又豈會沒有想法?

這群沖動的良家子,留在地方上為自己撐著輿情就好。

於是任弘當場告訴良家子們……這是假新聞!

「此言謠言!乃是匈奴間諜所傳,為的就是離間大漢將相臣僚!」

他肅然道:「弘在此立誓,弘忠於大漢絕無私心,而朝中執政剛正不阿一心為國,弘無背國之心,執政亦無害弘之意。」

「所謂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還望諸位信我肺腑之言,勿要人雲亦雲!各自散去,靜觀其變,相信大漢絕不會虧待有功忠臣!」

段會宗與眾良家子面面相覷,正遲疑之際,外頭卻來了長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