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專業團隊(1 / 2)

漢闕 七月新番 2218 字 2020-06-11

右扶風本楚漢「三秦」之一的雍國,漢初時關中被分為中地、河上、渭南三郡,後又合並為內史。但在漢武帝時,內史作為京畿地區,人員五方雜錯,若仍然保持原來的區劃,關中太大,人口數百萬,在管理上太過不便。最終再次分為右扶風、京兆尹、左馮翊三郡。

雖然是郡守級別,但為彰顯其輔助京師長安的特殊地位,稱其長官為「右扶風」,而不例稱「右扶風太守」,且秩祿為「中二千石」,較一般郡守高一級,位列九卿,連辦公場地都在長安城而不在轄區之內。

霍光一死,劉詢便火線任命任弘為右扶風太守,一來是欲讓他執掌京王畿以備不測,二來則是因為,前任右扶風剛好出了事。

「畢竟那是朱山拊是朱買臣之子,人品能好到哪去?」

被劉詢點了名跟著任弘的有兩人,皆是其民間時結交的好友,一個叫戴長樂,是劉詢昔日輕俠時的小跟班,聽說當初劉詢在蓮勺鹵中被當地游俠追打,就是戴長樂幫了他。劉詢為天子後將戴長樂拔擢為吏,成了貼身侍中郎衛之一。

另一人,則是富平侯張安世過繼給張賀的小兒子,劉詢的同學張彭祖。

眼下張彭祖對前任右扶風語氣不善,因為朱家和張家是有深仇大恨的。

當初會稽人朱買臣被老婆休了,從此奮發圖強讀書上進,後來得老鄉庄助推薦,得到漢武帝賞識,一舉成了郡守、九卿,最初時張湯都在他手下跑腿。

後來朱買臣犯法免官,只做了丞相府長史,反倒是張湯發達,以御史大夫主丞相事,輕慢朱買臣。加上他以勾結淮南王的罪名弄死了朱買臣的舉主庄助,朱買臣遂心懷怨恨,在張湯想搬倒丞相出現失誤時一擁而上,舊賬新賬一起算。

豈料張湯剛烈,自殺前一封遺書,讓朱買臣也陪了葬。

其子名為朱山拊,沒有被牽連誅殺,後來做了郎衛,漸漸成了右扶風——張彭祖一直覺得大將軍這個任命很奇怪,簡直是在惡心他們張家,好在朱山拊才干了一年就坐法下獄死了。

犯了什么罪?

「克扣三河卒犒賞,貪污。」

沒辦法,作為京輔重地,右扶風有可能接觸的金錢流水實在是太大了,因為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光賦稅就比一般的郡高,豪強雲集,盤根錯節,若是自制力不強的人,一來就被糖衣炮彈砸暈了。

除了正常太守職責外,右扶風還要負責治渠、西域貿易、以及修繕陵寢等事,畢竟五陵之中,便有三個在此。屬官有掌畜令丞及右都水、鐵官、廄、雍廚四長丞等。

確實是個肥差,但美中不足的是,右扶風的兵權比普通太守還弱。

任弘對此頗為理解,邊郡需要的是集權,而京畿則要分權,負責右扶風治安的,是專門的」右輔都尉「,掌郡之軍事、捕盜賊,直接由執金吾統領,跟右扶風只是同事而非上下級關系。

好在右扶風麾下,還有一支平日里不起眼的特殊部隊,那便是隸屬於「右都水」的三河卒。

任弘一行人抵達茂陵縣以南的成國渠邊上時,右都水已在此等候。

「下吏陳萬年,拜見西安侯!」

是個年紀三旬左右的官吏,一口的楚地口音,一問,這右都水陳萬年果然是下相人,項羽的小老鄉。

右都水是專門負責右扶風地區溝渠修整的官吏,關中之所以富稱天下,一個原因是水利工程發達,左馮翎那邊有鄭國渠白渠龍首渠,右扶風也有靈枳渠、成國渠。

「西安侯請看,這成國渠渠守在郿縣,引渭水,東北流,下經武功、槐里、至上林苑入蒙蘢渠,長約兩百四十里。「

陳萬年雖然滿口奉承阿諛,但業務還算專業,指著溝渠給任弘介紹:「左馮翊那邊有歌謠,說『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實際上,我成國渠雖然長度不及白渠,但灌溉之地遠遠大過,白渠萬余頃,成國渠近兩萬頃。」

同在天子腳下,右扶風和左馮翊是有競爭關系和地域歧視的,連溝渠上都要比個高低,雖然沒你長,但我比你大啊!

涇渭構成了關中的大動脈,那這些溝渠可謂靜脈,滋養膏壤沃野千里,為帝國的心臟輸送營養。但溝渠這東西可不是修了就一勞永逸的,得年年疏通,否則很快就會淤塞廢棄。所以得有一支每年征召來的「常備軍」負責此事,這便是任弘此來目的所在了。

「帶我去看看士卒們。」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下午時分太陽正辣,陳萬年很會來事,追在後面就要給任弘撐傘,這像什么話?任弘就是要體現官兵一體,打啥傘,撤了撤了!

他就這樣頂著太陽,步行於滿是泥土的溝渠旁,遠遠的一群三四千人的「三河卒」,正躲在茂陵的牆垣下想要遮陽,爭搶不多的樹蔭。

放目望去,他們大多灰頭土臉,一點不體面。

穿的是短打,犢鼻褲,而非戰士的甲胄。

休憩時扔在一旁的也不是五兵矛戟,而是鏟等農具,上面沾著一層厚厚的泥土,每個人或著草鞋或打赤腳,橫七豎八靠在一起睡覺。

所以劉詢和任弘試圖控制的第一支兵,便是這樣一群人了。

沒辦法啊,任弘倒是提議假意借效仿霍去病葬禮的規格,調六郡河西鐵甲兵入京,為大將軍送葬,但劉詢還是怕嚇到霍家人反而不美,他是希望權力能平衡過渡的,謹慎之下,取其次選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三河卒。

任弘也不急著過去噓寒問暖,而是看向陳萬年:「給三河卒安排的餐食安排好了?」

這是任弘來前就派人安排的事,眼下他親自去造飯的營壘巡視了一番,確實如他吩咐的,右扶風手下的「廚丞」,殺了官府圈苑里足足數十頭彘,一扇又一扇豬肉被扛到三河卒的營地,讓忙碌了一天的士卒們又驚又喜。

不過,他們吃過夕食了啊,一點干巴巴的豉醬,配上舂得很粗糙的粟飯,一點油水都見不到,到了夜里肚子叫得比呼嚕還要響。

「這是明日的餐食?」

陳萬年讓人告知眾人:「是今日的,新來的右扶風說了,忽然要讓眾士卒來茂陵做事,勞力大,接下來幾日,天天三餐,頓頓有肉湯喝!」

這是任弘上任第一天就給三河卒發福利,在基層待過的他很清楚士卒們的喜怒哀樂,知道各種承諾話語說得天花亂墜,都遠不如加一頓餐,讓他們吃上一口老肥肉來得痛快。

雖然代價是貴了點,但緊要關頭,連幾百頭豬都舍不得,能做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