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燕軍蹦出個『花木蘭』12(1 / 1)

五國聯盟潰散的比顏曦想象中的還要早。

被蘇沫兒一攪和,首戰變成了笑話,無論是燕軍還是五國的軍隊,都在竊竊私語的講述著一個絕色美女是怎樣主動上陣,卻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就被戴著銀色面具的對手一槍挑下陣去。人言可畏,明明事情的真相不是那個樣子的,卻在短短幾天內眾口鑠金,傳出了好幾個版本。

由於是蘇沫兒先撤離了戰場,所以,在每一個版本中,蘇大國師都成了被無情嘲笑的那一個。她的美貌容姿被曲解為胸大無腦,她的武功高強被傳為自不量力,原本走到哪里都被愛慕的眼神淹沒的蘇沫兒頭一次嘗到了什么叫做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的感覺。

不太好受。

她甚至都不明自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只不過是想在那個削斷了她頭發的臭男人顏融的胸口扎上幾劍泄憤,卻因為那男人龜縮在燕軍之中不肯出來,她懶得與那個帶著面具的小將動手於是返回了己方陣營而已。很簡單的一件事,最後怎么就惹了眾怒,不管是誰看見她都是一臉憤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角的恨不得用眼神在她嬌嫩的身子上剜出幾團血肉。[

蘇沫兒自小在神殿長大,上邊的是不分青紅皂白的驕愛著她的教主大人,下邊的教眾也早就習慣了對聖姑的臣服,個個把她當成人間的神祗一般遵從,到了這兩軍對峙的戰場上,她卻成了所謂的「妖女」,無論是燕軍還是其他同盟的四國,在背後都這樣的叫她。

魯國的主將日子同樣不太好過,實力平衡誰都不肯服誰的僵峙局勢被蘇沫兒的逃離所打破,其他四國聯合起來要求魯國先治他們的國師蘇沫兒一個臨陣脫逃之罪,如果魯國執意包庇,那么四國就要聯合起來撤退,讓魯國獨挑大梁,在戰場上與殺神來一場華麗的一對一。

問題是蘇沫兒是什么樣的人物,別說他一個小小的將軍,即使皇帝親臨,也不會輕易的治蘇沫兒之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