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新教主蘇沫兒5(1 / 1)

只可惜唯一有最終決定權的皇帝陛下似乎並不太急於作決定,每天上朝下朝,聽群臣吵;偶爾大伙累了,沒心思再模棱兩可的猜測聖意,想以沉默對抗,逼著顏曦下決心時,皇上就不動聲色的煽動武將挑事兒,揪住文官的小辮子死拽著不放。

想退後靜觀其變?沒門!

這爛水坑既然一腳踩進來了,就甭想那么容易的退出去。

武將們視顏曦為戰神,他的話就是最高指令,自從陛下登基,被文臣壓迫沒法直抒己見的大老粗們地位明顯上升,這些欣喜與感激全都轉化為對顏曦個人的忠誠,他們才不管對或錯,武將的人生也沒那么復雜,是非標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皇上就是對的,不對也對;顏曦指的那條即使是不歸路,金鑾殿內帶兵的武將們也會毫不猶豫的領著手下的兵勇堅定的踏上。

沒經歷過生死與共的文官們永遠不會理解這種情結,一邊暗罵腦筋簡單的莽夫容易被人利用,一邊還得絞盡腦汁的與武將背後的強大靠山顏曦對弈。[

終於,醞釀了許久的火葯味在某天的大清早達到了頂峰,也因為和碩王爺和三王爺加入討論的行列,而燃爆的一發不可收拾。

兩位王爺與新皇宿怨已深,這回卻出奇的支持顏曦貿然攻魯的想法,不止拼命的幫他歌功頌德,尋找穩勝的歷史根據,還分別拍胸脯表示,願意身先士卒,帶兵出征。

不對勁啊,若是顏朔又跳回到紫浩帝身後捧臭腳拍馬屁,還能解釋;這個被人奪了皇位的前太子怎么也像是喝了雞血似的,臉紅脖子粗的跟顏曦表起了忠誠,他們之間的恩怨是那么容易和解的么?沒鬧出兄弟相弒,就已經是祖宗燒高香了。

顏曦總算願意張開闔緊的眼皮,冷眸中一點墨漆看不見底,「二位兄長,你們也真心的贊同用魯燕邊境的二十萬鐵騎撕開一道裂口,撲入魯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