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冷板凳(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710 字 2020-08-11

( )劉金山帶來的卷宗特別的多,即使他已經詳細的列出了節略,李中易依然花了差不多一個半時辰,才把手頭的公文全部批閱完畢。

做地方官,和做宰相大不相同,地方官主要是牧民,宰相則是牧官。

說是牧民之官,其實,絕大部分地方官,j乎很少接觸到純正的老百姓,除非是微fs訪。

從秦代以來,地方官主要是替朝廷管理,地方上的鄉紳或是豪門。

但是,防止地方獨大的流官制度,和j乎固定不變的吏目制度,原本就是一對矛盾的統一t。

更重要的是,皇權不下縣的鄉紳制度,讓三年一輪換的流官們,基本上被吏目們架空了實權。

因為,流官三年一換,吏目們卻是本鄉本土的鄉親,怎敢得罪在本地盤根錯節的鄉紳呢?

其結果往往是,吏目們勾結鄉紳和土豪,一起哄騙朝廷派來的流官。

由於,科舉選官,只考試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這些不通俗務的文士流官,基本上無力反擊地方勢力的制約,甚至被迫同流合污。

科舉制度之下,往往還9≠是富豪或是權貴之家,才可能供得讀書的子弟。真正的赤貧之家,誰有那個閑工夫,空出一個裝勞力,不僅不能養家糊口,反而要多掏許多的筆墨紙硯錢呢?

這也正是,紅樓夢里,剛入官場、不懂俗務的賈雨村,被小沙彌端出的護官符,給嚇住的原因之一。

李中易對於這些弊端。了如指掌,只是。他現在沒有掌握至高無上的實權,暫時隱忍罷了。

太y逐漸西斜的時候。右廳推官何重江來到二堂門前,請求李中易接見,說是有要事稟報。

李中易得知消息後,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這何某人乃是眾所周知的范質門下走狗。

何重江此時此刻,跑來求見李中易,其目的不問可知,必定是為了謝昌鏡而來。

李中易扭頭問劉金山:「那謝某人招供了么?」並沒有馬上接見何重江。

劉金山撇了撇嘴,說:「謝昌鏡的嘴巴挺y。不過,那十j名歌姬,全都招供了。」

李中易點點頭,吩咐說:「chou調老刑名,務必今日之內,問出口供,並親自畫押。」

不管李中易最終和范質是否妥協,該拿到手的證據,必須及時的捏在手上。

謝昌鏡是當朝伯爵。李中易自然不可能對他動刑,否則,有理也會變成沒理。

不過,和謝昌鏡一起玩樂的官員和文士。就沒有那么便宜了。開封府內,多的是專門撬開罪犯嘴巴的高手,其中。就包括劉金山信得過府衙三班皂役副都頭。

李中易一向遵循一個原則,專業的事情。讓專業人士去做,他只需要下達命令。然後平靜的等結果,也就是了。

劉金山見李中易,一直沒提接見何重江的事情,心里也就明白了,李相爺這是故意擺臉,。成心要給范相公難堪。

俗話說得好,強龍不壓地頭蛇!

在這開封府內,大權在握的李中易,便是一條超級強悍的地頭蛇。

如果,李中易成心要y抗下去,哪怕范質是首相,也拿他沒有太多的好辦法。

更何況,李中易雖然在政事堂內沒實權,只要他想說話,完全可以把整件丑事攤開來,請相公們一起理論理論。

嘿嘿,范相公抓住大權,就舍不得放手,政事堂內的其余諸相,豈能不借此機會,替自家這一派系,大撈好處?

劉金山站在范質的角度上,替這位首相考慮,也不得不承認,和李中易一人妥協,其難度總要勝過同時擺平七位相公。

問題是,劉金山從李中易的反應來看,顯然,並沒有把范首相的信使,放在眼里。

嘿嘿,謝昌鏡在手,范質就算是再不滿意,也拿李中易沒招。

啥叫投鼠忌器?范首相如今的處境,就是這個樣子,進退兩難,軟不得,y更難辦,難吶!

劉金山早在投奔李中易之前,就一直暗中默默的觀察著李中易,李中易雖然好se,卻從不缺錢花。

在官場上,不缺錢的人,就甚少把柄可抓,此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歪!

另外,李中易雖然好se如命,可是,以他的身份,就算是納一百個妾,也沒敢多說半句話。

通俗點說,只要李中易不去作死的想造反,范質基本上拿他沒招!

免去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