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章 仁肇來也(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546 字 2020-10-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逍遙侯最新章節!

今天的進攻,是實際意義上的總攻,總攻的最高指揮官是廖山河。

成都的北門外,漢軍的軍陣,仿佛紅色海洋一般,一眼望不到頭。

在漢軍軍陣的最前方,聳立著一百余門六磅火炮,青黃色的炮管,筆直的指向成都北門的城牆。

還是老規矩,炮軍都指揮使李永堂,依然負責臨敵的全權指揮。

沒辦法,訓練一名合格的神炮手,實在是太難了。神炮手,不僅需要有文化,更重要的是,數學的基礎必須好。

在這個時代,能夠熟練使用加減法的人,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提,計算拋物線,計算彈道的偏差,計算風向對彈道的影響了。

當然了,李永堂也訓練了一批准神炮手,臨戰之時,這些人一人指揮一門火炮,專門轟擊城門洞。

據李永堂所知,成都城的北門、西門、南門和東門,都有瓮城的保護。

也就是說,即使是炮彈轟開了外面的城門,大軍也不敢沖進瓮城里去找死。

那么,進攻成都的計劃,顯然是要作出調整的。

按照李永堂擬定的進攻計劃,先集中有數的神炮手,轟開瓮城的門。

然後,再集中所有的火炮,以二十門火炮為一組,分為六組,依次推上去,轟擊城牆上的同一個位置,直到轟塌了為止。

完全精確的轟擊,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將炮彈的落點,控制在一定的誤差范圍以內,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實際上,以李永堂豐富的轟擊經驗,他心里非常有數,這么多的火炮集中猛轟,城牆的垮塌僅僅是時間問題。

運氣好的話,幾個時辰便可以轟塌了。若是運氣不佳,頂多也就是三天了。

若是三天之內,還轟不垮城牆,李永堂干脆找塊豆腐撞死得了,活著也沒啥意思了。

李中易騎在「小血殺」的背上,透過單筒望遠鏡,默默的注視著炮軍們的一舉一動。

火炮,雖然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兵器。但是,此次伐蜀,因為蜀道特別艱難的緣故,李中易只是帶上了6磅炮,而不是真正的攻城利器——12磅炮。

主要是12磅炮,實在是太過沉重了,一門炮重約一噸,就算是帶著上了路,也難及時運送到成都城下。

所以,李中易寧可攜帶一百多門輕便的6磅炮,也沒帶上沉重的12磅炮。

另外,在軍器監火炮坊內,24磅的重型火炮,也在有條不紊的研制之中。

將來,利用水師登陸安南的時候,一艘大戰船上,裝載著幾十門,甚至是上百門24磅火炮,那簡直就是海上無敵的存在。

在這個沒有安全套的年代,只要是和平年代,每隔二十年,人口就會多出一倍,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人口大爆炸,導致的土地不夠分,糧食不夠吃,始終是個天大的隱患。

若想徹底的打破王朝不足三百年的治亂循環的死局,除了采取極其嚴厲的抑制土地兼並的國策之外,更重要的是,開拓海外的糧食生產基地。

別人肯定不清楚,李中易卻是心里有數的,就在大漢朝的南邊,面積狹長的交趾、土地肥沃的暹羅以及民風純朴的高棉,這些可都是隨隨便便就一年三熟的寶地啊。

別看大漢朝如今的疆域不小,實際上,江南、荊湖和兩廣地區還沒有全面開發出來,全國的可耕地面積並不大。

自從秦漢之後,關中地區的糧食產量,已是如王小二過年一般,一年不如一年。不然的話,唐朝滅亡之後,北方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也不至於拋棄了長安,或定都於洛陽,或定都於開封了。

中南半島上數國,國土面積都不大,但是,糧食產量卻是驚人的高。

這個時代的人們,受固有的地理環境影響,並不知道一個驚人的事實:從海路登陸安南等地,其實是武力打擊最快捷,也是成本最低的征服手段。

巧合的是,李中易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為龐大,也是最為強大的水師力量。

當初,東征高麗的時候,李中易借用的就是水師的力量,一舉盪平了高麗國內的反對力量,把高麗國變成了中原帝國實際控制下的殖民地。

高麗國,不過是進攻倭國的跳板而已,就經濟價值和戰略價值而言,其實遠不如物產豐富的安南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