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陸軍第一協(1 / 2)

逍遙侯 大司空 1555 字 2021-10-1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逍遙侯 !

「警政寺卿,臣李延清,叩見皇上。」李延清畢恭畢敬的長揖到地。

李中易從書案上抬眼,看了看李延清,問他:「都查清楚了?」

「回皇上,已經查清楚了。那個小娘子乃是博陵侯府的三娘子,姓劉,芳名瑤娘,去年就和皇長子認識了。說來也巧,皇長子很少出宮,一出宮就遇上了那位劉瑤娘失腳從馬車上栽了下來,叫咱們皇長子給抱住了。」李延清的一席話,令李中易差點驚掉了下巴。

這也太巧合了吧?

李繼易確實很少有時間出宮,李中易很清楚,他布置的功課,有多繁重?

李延清的調查報告,異常之詳細。細到劉瑤娘的大嫂和她關系不好,都寫得一清二楚。

李中易從頭到尾,把調查報告仔仔細細的翻了兩遍,最終得出了結論,劉瑤娘和李繼易的相遇,純屬偶然。

道理很簡單,李繼易的出宮,純粹是臨時起意。

區區博陵侯府而已,還沒有那么大的能量,有本事在宮里監視李繼易的一舉一動。

「繼續監視著,有什么情況,必須第一時間報來。」李中易對於大兒子的地下戀情,格外的重視。

沒辦法,皇長子的未來媳婦,李中易不可能不重視。

按照現在的常理,皇長子的正室,肯定是由皇帝來決定。

不過,李中易畢竟是現代人的靈魂,倒不一定非要逼著兒子,娶一個他不喜歡的老婆。

俗話說的好,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外人欺。

對於娶什么樣的兒媳婦進門,李中易倒是不怎么在乎門第,而更看重女方的品性。

古語有雲,娶個兒媳婦進門,等於賣了個兒!

很多眼皮子淺的女人,整天在男人的耳邊,說公公的壞話。

什么公公不多分點家產啊,什么小孩子上幼兒園的錢,公公也不補貼啊。

諸如此類,都是父子反目,甚至是相殘的禍根。

皇家選兒媳婦,事涉萬里河山的傳承,李中易不敢不慎。

老子創業,兒子敗家的事兒,在歷史上層出不窮。最鮮明的例子,就是隋文帝和隋煬帝父子倆了。

如果不是李老二篡改了史書,隋文帝的開皇盛世,遠勝於所謂的「貞觀之治」。

結果,偌大的基業,叫楊廣這個敗家子,十幾年就給敗得精光。

李中易苦心經營了十年,好不容易讓整個帝國呈現出國強民富的嶄新局面,豈能容忍敗家子的瞎折騰?

皇權專制時代,治亂循環的根源,就在於皇嗣不豐,導致的皇族人才凋零。

而臣子們,都是從基層選拔出來的,經歷過無數的血雨腥風。不管有無真本事,至少都是善於察言觀色,且經久考驗的人精。

老皇帝死後,小皇帝則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那里架得住幾千個人精的集體算計?

所以,歷史上的皇權,始終需要宦官或外戚的協助,才能壓倒外朝的群臣。

北宋的皇帝,對於臣子們的不放心,就需要各級走馬承受的監視。走馬承受,大部分都是皇帝派的監視宦官。

明朝,就更不用說了,錦衣衛、東廠、西廠,甚至還有內行廠的出現。

歸根到底,就是皇權對於臣權的不放心,必須要派親信監視著。

但是,從明朝敗亡的歷史,李中易從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訓。

皇子們不僅要接受系統的皇家教育,挫折教育也必不可少。所以,他才煞費苦心的,讓兒子學新學,學軍事,學政務,將來都分封去南洋諸國。

總之一句話,誰有治理好一國的能力,就選誰來繼承他的萬里河山。

明熹宗朱由校,從小是當皇帝培養的,他再怎么縱容魏忠賢和客氏掌權,也始終牢牢的掌握著最高決策權,並且客觀上壓制了黨爭。

而沒有接受過皇家系統教育的末帝崇禎,就完全沒有平衡朝局的帝王心術,容易輕信鬼話,容易沖動的干蠢事,導致東林黨獨大的悲劇。

反觀滿清諸帝,除了光緒帝這個混球之外,幾乎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昏君。

只不過,從道光帝開始,遇見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農業文明徹底的被工業文明所碾壓。

李中易的耐心很好。等到槍坊的產量,又創新高,足以裝備一個協的時候,他才找機會,去了第一鎮第一協的成立誓師大會。

作為現代人靈魂的李中易,他更喜歡穿棉布制成的大元帥服,而不是里里外外套了好多層的皇帝常服。

從李中易當上執政王開始,瓊州少民掌握的棉花紡織技術和機械,就被弄到了帝都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