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崩雲亂(1 / 2)

擇天記 貓膩 2363 字 2020-08-11

</br>汶水唐家的人都知道,自家的少爺不耐久戰——這里的不耐,不是撐不住,沒有耐力,而是不耐煩。

今夜唐三十六表現的就很不耐煩,他右腳向前踏出,那株野草隨風而偃,手里的汶水劍耀著滿天的星辰,向七間卷了過去,劍氣撕裂夜空,其間隱隱有火光乍現。

「晚雲收!」

殿前石階上觀戰的人群里,有識得這劍法的人,驚呼出聲。

唐三十六真元盡出,劍氣縱橫,竟仿佛真的在夜空下燃燒起來一般。

廣場上空緩緩飄著的幾抹雲,被劍上的火光燎亮,也如同燃燒起來,就像是日落時分的火燒雲。

更恐怖的是,那片燃燒的晚雲里隱著無窮劍意,凌厲至極的劍意。

眾人震撼,心想這少年驕傲放肆果然有驕傲放肆的道理。

苟寒食的神情也變得是凝重起來,他能夠想到,唐三十六離開汶水,在京都天道院里修行數月,必然較諸以往有所進益,已然不再是當初青雲榜上排名三十六位的實力,卻沒有想到他的實力進步如此之大,竟擁有了這般的水准。

夜穹上燃燒著晚雲,劍意撲面而至,七間瘦弱的身體搖搖欲墜,小臉微白,卻看不到懼意。

他輕喝一聲,手中的鐵尺劍橫封於胸前,便像是江山兩座山峰緩緩合攏,將所有斜陽的光輝,盡數擋在身外!

唐三十六繼續向前,滿野皆火,劍行於其間,霸道至極,漸行漸亮,劍首處,竟凝成了一團刺眼的白光!

漆黑的殿前廣場,先被晚雲照亮,忽而亮如白晝,仿佛朝陽起升起,又仿佛落日重新被誰拉回到了人間!

「夕陽掛!」

觀戰的人群里再次響起驚呼。

直至此時此刻,那些識貨的強者們,才最終確認,唐三十六已經完全掌握了汶水唐家的劍法真義!

晚雲收!

夕陽掛!

一川楓!

汶水三式!

……

……

汶水三式,就是汶水唐家最強大的劍法,這套劍法只有三招,卻足以改天換日。

以唐三十六如今的修行境界,即便學會了這套劍法,肯定也不可能發全發揮出這套劍法的威力,但已經足夠強大。

以他懶散的性情,了這套劍法也專心修行了整整四年,再加上最近數月的苦修,終於修至純熟。他想用在青藤宴上,或者直接廢了天海牙兒,或者在與庄換羽的戰斗的最關鍵的時刻用出來,卻一直沒有機會,直到今夜對上七間。

殿前響起一片震驚的議論聲。

陳長生有些不解,向落落問道:「怎么了?」

「這三劍很厲害,是燃殺之劍。」

落落說道:「但大家之所以震驚,除了這一點,還因沒有人想到,唐三十六剛一上來便把最強的手段用出來了。」

陳長生沉默,心想這難道有什么不對?

「沒有誰會一上來就發大招。」

落落知道先生沒有修行和戰斗方面的經驗,想了想,說道:「這樣……太不講究。」

確實很不講究。

殿前石階上,無論宗祀所還是青矅十三引,以及聖女峰等南方宗派,那些師門長輩們正好整以瑕,准備給弟子們講解一番這場戰斗的細節,然而誰能想到,戰斗剛開始,唐三十六便放了大招,勝負就在眼前。

那些宗派學院的老師長輩們,哪里還來得及說些什么,只能感慨數聲,或者震撼無語。

修道者的戰斗,很少會一上來便動用大招,當然不是因瀟灑或者氣度的關系,與講不講究也沒有什么關聯,最重要是因,大招皆是最強招,那便是勝負手,放出大招,那便意味著下一刻便會見到勝負。

只有那些強弱分明的戰斗,才會出現這種場面。

無比自信的強者會選擇這種方法,又或者是那些明知不敵的落下風者只能破罐子破摔。

唐三十六與七間的境界仿佛,這場戰斗如果要按照尋常節奏進行,至少要過上數十招才能分出勝負。

他沒有任何道理如此冒險,一出手便要定勝負。

……

……

唐三十六沒有不耐煩,也不是信心太強,更不是沒有信心。

他知道七間的真元數量和精純程度,要比自己稍勝一籌,如果要論及劍法的真義奧妙程度,離山劍宗只怕也在汶水唐家之上,如果戰斗就這樣持續下去,最後落敗的依然還是自己。

他想贏,所以他必須搶到勝負的先手。

勝負的先手,便是誰先起勢。

他毫不猶豫動用了壓箱底的汶水三式,晚雲收連著夕陽掛,兩道威力極恐怖的劍招排山倒海而出,直接把七間籠住。

這便是所謂勢。

他對兩年前庄換羽與七間那場戰斗,研究的很深入透徹,他知道七間的弱點是什么。

他相信雖然兩年時間過去,七間必然更加強大,心志更加穩定,但那個弱點肯定還是沒有辦法完全改掉。

因十二歲的孩子,過了兩年,依然是個十四歲不到的孩子。

孩子終究是孩子。

……

……

孩子們的年齡太小,經驗太少,最關鍵的是,無法像成年人那樣,承受那么多的壓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陳長生那樣,從十歲開始,便一直生活在人世間最恐怖的壓力當中。

七間是離山劍宗最小的弟子,卻也是整座離山承受最多壓力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便是秋山君。

他十二歲不到,便能與天道院最強的學生正面交戰,哪怕輸了,也可以稱得上是驚世駭俗,離山那位最傳奇的師叔祖,雲游四海的途中,偶然歸山得知此事,曾經點評道:離山有此子,千年不墜。

這是何等高的評價,這又是何等沉重的壓力。

七間便是在這樣的壓力下修行讀書,小小年紀,變得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像個小大人。

但正如唐三十六想的那樣,孩子畢竟是孩子。

唐三十六出手便是汶水三式,便是要將他承受的壓力摧至極致。

只憑這壓力,也要把七間壓垮。

……

……

除了茅秋雨等前輩高人,只有苟寒食在第一時間明白了唐三十六的用意。

他的神情變得越來越凝重,他知道小師弟天賦其才,卻因年齡的緣故,始終有弱點,兩年前敗在庄換羽的手下,世人都以那是經驗不足,修行年歲不足的原因,他卻明白,小師弟最後輸那一劍,便是輸在不夠果決。

之所以不夠果決,是因七間慌了,之所以慌,是因壓力太大。

果不其然,面對著如晚雲一般燃燒的劍勢,面對著唐三十六劍尖那落日般的白暉,七間的神情依然平靜,鐵尺劍依然沉著穩定,氣息沒有任何亂的跡象,兩道無形山崖依然在緩緩閉關,但苟寒食看得出來……他開始慌了。

苟寒食的眉頭微皺。

對於唐三十六隱在劍意里的那些心思,有些人或者會以無恥,是欺負年幼者,但他不這樣認,就像他先前說的那樣,只要是自身的能力,那都可以用,既然是戰斗,那么無論心理還是承壓的能力,都可以被攻擊。

他只是覺得有些可惜,小師弟明明要比對手更強,卻要因心理上的原因落敗。

唐三十六的身影已經來到七間身前。

汶水劍將夜穹里的雲盡數點燃,殿前廣場磚縫里的那些野草,也盡數變成了玉色。

四野皆火,落日籠罩大地。

七間神情堅毅,鐵尺劍如山崖漸橫,守著心中那道清澗,不肯干涸。

唐三十六沒有給他任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