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靠著樓牆,斷了過往(1 / 2)

擇天記 貓膩 2820 字 2020-08-11

</br>陳長生會怎么破金烏秘劍?為什么他表現的如此有信心?就因為離山劍法總訣現在在國教學院里,他對離山劍法了若指掌?不,金烏秘劍屬於那位傳奇小師叔的傳承,以那人與離山劍宗以至整個長生宗復雜的關系,這套劍法根本沒有錄入離山劍法總訣,陳長生肯定沒有看過。苟寒食微怒之余,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更加不解,二樓窗畔觀戰的那些大人物也同樣不解,神莫名。

陳長生確實破不了這記威力強大的金烏秘劍,他自己很清楚這一點,但這不代表他就要認輸,因為除了破劍之外,還有很多的應對方法。

他手腕如落葉婉轉一翻,短劍破雨簾而去,化作一道細細的雨線,從右下方向上斜斜割向苟寒食的身體。

他沒有想過要破苟寒食的這一劍,也沒有想過如何去擋,去格,更沒有想著去避,他理都不理這一劍,沉默著自顧自的揮劍。

烈日當空,洗塵樓內的殘雨變成無數道密密的金線。有數道金線落在陳長生的臉上,卻沒能讓他的眼睛眯一眯。他盯著苟寒食的臉,繼續前行,度驟然再升,如閃電一般來到苟寒食的身前。

他用的是鍾山風雨劍,不是威力最大的那招天翻地覆,而是最絕然、最義無反顧的第七式——慷慨一劍。

慷慨是吝嗇的反義詞,也可以用在更壯闊的場合里,比如慷慨赴死,這個詞在某些時候,代表著某種氣度,視生死如無物的氣度。

陳長生的人以及他的劍,就稟承著這樣的氣度,完全無視苟寒食劍那輪太陽,無視離山劍宗最神秘強大的劍法,來了。

如果苟寒食不變招,毫無疑問,下一刻,陳長生便會被金烏秘劍直接斬成兩截,而同時,他的劍也會切開苟寒食的胸腹。鍾山風雨劍第七式有慷慨氣魄,威力上卻不及金烏秘劍,苟寒食中了這一劍,可能會死,也有可能身受重傷,問題在於,誰都不知道結果會是什么。

二樓窗畔的大人物們看出了陳長生的用意,驚呼出聲。苟寒食更是感覺的異常清楚,轉瞬之間生出無數念頭——陳長生要和他同生共死,拼生死之間的運氣,他自然不會接受,因為他更強,本就處於勝勢。

離山劍橫擺而出,金烏劍勢瞬間轉作守勢。

兩柄劍依然沒有相遇,松濤再起,周密無比。

陳長生的慷慨一劍,根本沒有辦法靠近苟寒食的要害。

只聽得洗塵樓里響起嗡的一聲鳴響,勁意四濺,陳長生倒掠而退,在空中翻了一個圈,落回地面,靴底踏出數道水花。

樓內一片安靜。二樓的人們看著陳長生,神很是復雜,如此強大恐怖的金烏秘劍,居然被陳長生用這么簡單的方法便給破了

當然,這實際上非常不簡單。如果不是陳長生信手拈來,便是鍾山風雨劍最凌厲、最不講後路的一招,給苟寒食一種強大的壓迫感,而且沒有流露出任何軟弱的緒,如何能夠逼得苟寒食放棄如此大好的局面?

陳長生再次疾掠向前,短劍帶著嗤的一聲厲響,隔空刺向苟寒食。

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先前曾經出現的那些朝氣鮮活感覺,仿佛只是錯覺,重新變得沉默而木訥,卻依然堅定

這是什么劍?觀戰的人們不停猜著。

苟寒食舉劍破空而起,帶著恐怖的真元勁意,直接拂散了樓內緩緩落著無數層雨簾,劍意自四面八方而至,襲向陳長生。

陳長生依然神不變,就像先前那樣,看都不看,理都不理,全部心神都在自己的劍上,以專注到恐怖的程度,一劍刺了過去。

洗塵樓里響起一道凄厲的劍嘯。

他的劍法不及苟寒食的劍法精妙,但他的劍更簡單,想法也更簡單,看似先,實則後起,然而最終卻是兩劍同至,呼嘯相交。

兩劍依然沒有相遇的機會。

依然是同生共死、同歸於盡的局面。

苟寒食一聲清嘯,嘯聲里充滿了憤怒與極淡的一抹無奈。

他手里的離山劍仿佛繁花散開

「繁花似錦」二樓傳來驚呼。

在最後時刻,苟寒食臨時變劍,卻是順勢而行,將雨花盡數轉換成繁花,一招開放,瞬間便在陳長生的肩上留下數道劍傷。

這式變劍無比精妙,可以說完美地展現了離山劍宗的底蘊與水准,只是畢竟是臨時變劍,終究要稍微欠缺些精神氣魄。

他這招繁華似錦雖然傷了陳長生,卻沒有辦法擊敗陳長生,同時,他的左上臂也被陳長生的劍割出了一道血口。

陳長生晉入通幽境後,與苟寒食兩次對劍,最終都是這般結束,他用的都是同歸於盡的凌厲劍招,似乎根本沒有想過能戰勝對方。

二人站在洗塵樓兩頭,平靜無視,沉默不語,之間有無數層雨簾,仿佛遮住了很多事,也模糊了彼此的容顏。

苟寒食神冷峻,因為他已經確定陳長生想做什么。

陳長生握著手中的短劍,向遠處的他點頭致意,表示抱歉。

是的,他不如苟寒食,修行再如何刻苦,天賦再如何高,看過再多道藏,他依然不如苟寒食,因為苟寒食的修行也很刻苦,天賦也很高,同樣通讀道藏,而苟寒食比他年齡大,他比修行的時間長。

就算他苦苦求索,在大朝試里憑借對戰不停提升,直至先前以震撼世間的姿態成功通幽,依然不可能是苟寒食的對手。

洗髓,不成功,然後繼續洗髓、冒著生命危險初照、然後繼續不停初照,直至最後莫名通幽,卻依然沒有辦法在修行境界上勝過強大的對手,這感覺似乎有些辛酸,但陳長生不這樣想。

他沒有失望,更沒有絕望,相反,他對自己獲得這場對戰的勝利,充滿了絕對的信心,因為他現在獲得了與苟寒食同生共死的資格。

在獲得這些提升之前,在通幽之前,他和苟寒食差距更大,想要和對方一起去死都做不到,他現在至少獲得了這種資格。

這就夠了。

因為沒有人在面對死亡上比他更有經驗。

換句話說,沒有人比他更怕死,以及更不怕死。

苟寒食不能理解陳長生在這方面的強大,但他能感覺到這種強大,那么他想要戰勝陳長生,便也必須拿出自己最強大的方面。

「你試試我的這一劍。」

他對陳長生說道,然後平靜向前走去,腳步很穩定而緩慢,眼神變得越來越明亮,仿佛回到當年還是鄉塾孩童的那幾年。

苟寒食的這一劍很簡單,從上至下,便斬了下來。

甚至顯得有些寒酸。

但這一劍非常不簡單,上仿佛可以至碧空,下仿佛可以深至黃泉,天地之間便是這道劍,這道劍屬於真實而細碎的人間。

不過,這一劍是真的很寒酸。

看到這道劍,感知到這道劍的劍意的人,都有些心頭微酸。

每個人都看到了自己曾經艱難的過去。

苟寒食看見的更多,因為這本就是他自創的劍。

他看到了幼年時家中一貧如洗,母親替族中親戚洗衣為生,自己沒有錢入鄉塾,在那個有三角胡的先生門前跪了整整一夜時間。

進鄉塾後可以讀書,但沒有錢置暖爐,窗外的寒風很刺骨,這便是寒窗,他更沒有吃飯,只能每天清晨煮鍋冷稀飯,凍凝後用刀切成兩塊,一頓一塊,這便是寒食,寒窗十年,寒食又是幾年?

揮動這一劍的時候,苟寒食真的想了很多。

貧寒,真是人世間最可怕的事。他為什么能夠堅持到進入離山劍宗?堅持到現在?不就是為了這場對戰嗎?

是的,他的這一劍就是當年切冷粥時的那一刀。

苟寒食起劍的那一瞬,陳長生的神便變了。

還沒有看到這一劍的時候,他便感受到了這一劍的渾然天成,不,更准確地說是,這一劍是避無可避的人間事。

苟寒食已經用了兩道非常精妙強大的劍招,他用了兩次死亡沖鋒來化解,而現在面對這一劍,他竟生出難以沖破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