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雀躍的第二劍(1 / 2)

擇天記 貓膩 1711 字 2020-08-11

</br>readx;這一劍確實談不上什么劍招,劍勢也極不穩定,劍心更是糟透了,因為剛一出劍,陳長生便現了異樣,茫然驟然。

什么樣的變故,讓如此沉穩早熟的他也難以守住心境?——在出劍的瞬間,他忽然現這把伴隨自己很長時間的短劍,不再屬於自己了,開始自行其事短劍斬破風雨、斬向風雨後的南客,看似是他揮劍完成的劍招,但事實上,這與他沒有任何關系。在他最初的想法里,面對南客的全力一擊,他准備動用國教真劍里威力最大的那一劍,然而…

短劍沒有聽從他的意志,使出那記劍法,而是就這樣直直地刺了過去。

這一刺,刺得極為魯莽草率。如果這場戰斗有旁觀者,看著陳長生使出這樣一記劍招,絕對會認為他是在送死。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身體里有一道力量,不,不是力量,也不是氣息,而是一種很難用語去形容的感覺,讓他握著短劍便向前方的風雨直刺過去,他的動作完全依循於那種感覺,在追尋那種感覺,整個動作非常自然。

直刺寒風冷雨的這一劍,並不筆直,劍鋒行走的線路歪歪扭扭,看上去就像是個剛學會寫字的孩童在紙上隨意留下的線條,根本看不出來招式,也沒有隱藏著什么深意,但那種感覺卻直抵他的內心深處,讓他體會的無比真切。

就像劍勢,那種感覺是離開深淵的興奮,是得見青天的狂喜,是歡欣鼓舞,是雀躍不止。

不知為何,莫名其妙,這把短劍,興奮的渾身抖。

這樣的劍,怎么可能刺破這片寒風冷雨,正面抵住南客的全力一擊,怎么可能戰勝這個強大到恐怖的魔族公主殿下?

然而,只是瞬間,短劍歪歪扭扭地刺了過去,輕而易舉地刺破了他眼前的風雨,然後,刺到了南客的眼前。

陵墓正門前的石台上,響起很輕的一聲嗤,仿佛什么東西被刺破了。

緊接著是嗡的一聲震鳴,仿佛一口巨鍾被無數個力士抱著的巨木捶響。

一道強烈的震動生出,空氣向著四處噴涌而去,卷起無數煙塵與雨雪的殘漬。

煙塵與雨雪之中,響起南客憤怒的嘯聲和暮峪峰頂那場戰斗里一樣,她的嘯聲依然清亮,但和那夜相比,此時的她的嘯聲不再那般沉穩強大自信,而是充滿了痛苦、不解與震驚。

強勁的氣息,瞬間便把石台上的煙塵與雨雪震到台下,一片清明。

南客疾掠而退,雙腳落在石台與神道的分界線上,出啪的一聲悶響,那處的青石上出現了數道裂縫。

一根半尺長的綠翎,帶著妖魅美麗的感覺,緩緩飄落在石台上。

南客小臉蒼白,看著陳長生的眼神里充滿了憤怒的火焰與一絲微妙的惘然。片刻後,她收回視線,望向自己墨綠色的左翼某處,只見那里出現一道劍傷,正在緩緩地溢著血,遙遠的天邊灑過來的微暗天光,從那里透了過來。

陵墓正門前安靜無聲。

大概是因為她那聲清嘯里的痛苦,徐有容也醒了過來,看著眼前這幕畫面,微怔無語。南客再次望向陳長生,視線落在他右手握著的那把短劍上,瞳孔微縮。她不明白,這把短劍為何如此鋒利?這是什么劍法?為何劍意變得如此之強?

陳長生也在看著手里的劍,神也有些惘然。他和師兄贈給自己的這把短劍朝夕相處已經一年有余,但為何這把劍現在給自己的感覺竟有些陌生?他知道這把短劍擁有不弱於百器榜里那些神兵的鋒利程度,但為何這把短劍能夠擁有如此強的劍意?

是的,這時候他已經確認,先前那道強烈的感覺,就是劍意。短劍依循著那種感覺,追尋著那種感覺,看似歪斜難看,實際上卻是無比自然,仿佛在雲中行走,在水中流觴。這種感覺當然就是劍意,也只能是劍意。

只是這劍意……並不屬於他自己,因為現在的他,縱使能夠做到劍心通明,境界依然不足以養煉出如此強大的劍意。這劍意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如果不是短劍自身擁有的劍意,那么又是何時到了自己的身體里?

他握著劍柄的手指節有些白,帶著惘然與震撼緒想著,難道這道劍意就是黃紙傘一直尋找著的那道劍意?就是那道引領著自己穿越莽莽草原來到周陵的那道劍意?這道劍意不是消失了嗎?何時來的?又為何會來?

對於這道劍意他的了解更多,所以想得更多,南客不需要想那么多,所以比他醒過來的更快,眼睛里的震驚與怒意盡數消散,恢復先前的漠然與呆滯,毫不猶豫地再次向他攻了過來,她隱約猜到了些什么,准備通過戰斗來證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是對的。

至於會不會受傷,這從來都不是她在乎的事。

寒雨再落,十余丈長的雙翼在石台上掀起一場颶風,狂風再起,將那些雨點變作石礫,擊打在陳長生的臉上與身

一聲雀鳴。

一聲鏘然。

南客再次出現在他的身前,右手握著南十字星劍,斬向他的眉心。

這是她第一次出劍。換句話說,此時的陳長生在她的眼里,終於可以成為了與徐有容同樣等級的對手。

如果是平時,如果是此前的那些天,如果是片刻之前,陳長生都很難接下來這一劍。雖然他的劍心通明,劍意無隙,但他的劍意,較諸南客附在南十字星劍上的恐怖劍意,要弱不少。但這個時候,他根本想都沒想,便揮劍而出。

事實上,本來就不需要他想。

那種感覺再次出現在他的心里,他手里的劍完全是自行依循著那種感覺揮出。

看似輕描淡寫,實則玄妙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