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城外有轎至(1 / 2)

擇天記 貓膩 1251 字 2020-08-11

</br>陳長生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聽著。***

唐老太爺父子之間的對話,也沒有瞞著他的意思。

於是他聽到了很多秘辛,不是唐家實質上的秘辛,而是這對父子內心深處的秘辛。

尤其是聽到最後這段話,他有些吃驚,但這並不代表他對這件事完全一無所知。

事實上,令唐家二爺嫉恨難安的那人之所以三天前會出現在老宅,本就是應他的請求。

「你既然知道他也來了,那你還有什么機會呢?」唐老太爺說道。

唐家二爺恢復了平靜,淡然說道:「他不肯改姓,便沒有資格管我唐家的事,」

唐老太爺面無表看著他說道:「如果是我讓他來管呢?」

唐家二爺沉默片刻後說道:「我請人把他拖在了外面,他來不了。」

唐老太爺說道:「即便如此,你還能做什么?」

唐家二爺平靜說道:「我能做的事不多,但至少還可以把我那位好侄兒殺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太過平靜,仿佛在講述一件很尋常的事,所以無論是陳長生還是唐老太爺都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如果棠哥兒死了,父親你除了我,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這一次唐老太爺和陳長生聽清楚了他的話,然後同時想起了道藏里的一個故事。

那個故事太過久遠,沒有實據,更像是傳說,或者神話。

相傳在遠古時代,曾經有一個異常強大的帝國,某天皇帝在巡視前線的時候忽然病亡,隨行的皇後與太子被一場天降的暴雨滯留在了荒原上,而留在京都的那位皇子在他的姐姐以及大臣們的支持下偽造遺詔,搶先登基,帝國陷入內亂之中。

便在那時,世間所有的國家向著那個帝國起了戰爭,局勢非常危險。

數十日後,皇後娘娘與太子在一位顧命大臣的保護下回到了京都。

支持新帝的公主殿下以及朝中大臣表示願意為此事付出足夠的代價,希望雙方能夠拋棄前嫌,團結所有力量,對抗外部的侵略勢力,當時新帝的勢力依然強大,為了大局,這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但那位顧命大臣並不這樣想。

就在那天清晨的大朝會上,那位顧命大臣直接一刀砍掉了新君的頭顱。

然後他對那位公主殿下以及忠於新君的大臣們說,現在帝國只有一位皇帝了。

你們不知道應該替帝國選擇怎樣的未來?那我就幫你們排除一個待選項,這樣你們就不需要焦慮痛苦煎熬了。

因為唯一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注:這個故事來自一部很牛逼的小說將夜。但請明鑒,這並不意味著將夜這個故事就是生在擇天記之前的,我可以明確地說,並不是那樣,我就是最近又在重看將夜,忍不住想寫著好玩,這人手賤啊……)

……

……

此刻唐家二爺說的話以及他將要做的事,與道藏里提到過的那個神話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樣的。

如果唐三十六死了,唐老太爺還能有什么別的選擇呢?

當然,先他要做到自己說的話。

「你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嗎?」唐老太爺盯著唐家二爺的眼睛說道。

唐家二爺想著先前收到的那些報,那座糧倉里生的畫面,河畔的五樣人,略有些失神。

「是的,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從來就沒有真正的了解我自己所在的家族。」

他看著父親說道:「唐家就像您一樣,依然還是一口深不見底的老井,但我畢竟是唐家的人,我很清楚祠堂那邊沒有任何布置,只要我的人過去,便一定能夠殺死他。」

然後他望向陳長生說道:「當然也要感謝教宗陛下的到來,汶水城已經緊張了兩天,今日大亂更是陛下您的手筆,不過越是混亂不堪,我越容易趁亂安排一些事。」

陳長生沒有說話,直接站起身來。

唐老太爺看著唐家二爺說道:「你覺得自己還能調得動人?」

今天生的事已經證明了,唐家依然是唐老太爺的唐家,不管唐家二爺暗中經營了多少年,只要唐老太爺話,那些平日里對唐家二爺忠心耿耿的部屬,依然不敢隨便動一步,甚至就連呼吸都不敢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