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陳於王(1 / 2)

鐵血殘明 柯山夢 1784 字 2020-08-03

龐雨的遠鏡中,六合方向出現的應當是來匯合的標營,出現的騎兵只有五六十人,但其中約有半數訓練有素,他們迅速將流寇馬兵沖散,隊形分合有度,不斷分作小股圍

攻那些落單的馬兵,如有流賊馬兵匯集,明軍就再度集中沖散,很快就有六七個流寇被砍落馬下。

東面馬兵的抵抗很快崩潰,往北方一路潰逃,明軍追在後面,又往北方那股馬兵沖去。北面東葛驛的官道是流寇的退路,西面的馬兵見狀立刻也往北撤退。

這股明軍只擊潰了一個方向,但立刻解除了守備營三面受敵的被動局面。

「陳如烈你跟著去追一下,不要追遠了,小心流寇埋伏。」

陳如烈答應一聲,帶著剩下的幾十名騎兵沖上官道,仿佛又像猛虎橋一般,要截斷流寇退路。

但龐雨自然知道不會,周圍的丘陵都可以通行,流寇馬兵大可從那里離開,他們比守備營更了解附近地形。

陳如烈沒有追出多遠,東葛驛方向就出現了另外近百名馬兵,他們分作兩股,准備包圍那支六合來的明軍。

六合明軍立刻減速,停頓在一座小丘上,有士兵下馬取出步弓。

龐雨看到有半數明軍身穿鱗甲或鎖子甲,他們下馬之後就是重步兵,占據高地手中又有弓箭,流寇那些沒有任何甲胄的馬兵討不了好。

如果沒有守備營在場,流賊可以慢慢圍困,但現在有守備營再側,他們沒有圍攻的條件,馬兵也隨即減緩速度,在小丘下游動,不敢沖擊那隊明軍騎兵。

陳如烈停在官道上,處於流賊馬兵和守備營之間,流寇馬兵並不追趕,他們也看得出來,不可能在陳如烈逃回步陣前追上,屬於白費力氣,三方就這樣對峙著。

方才有些混亂的東西兩方游騎到達了東葛驛,有掌盤子在整隊。

龐雨對郭奉友道,「第一司沿官道向東葛驛穩步推進。」

中軍的方旗與第一司應旗之後,鼓手敲起鼓點,第一司沿著官道向前進攻。隨著步兵接近,流寇的騎兵逐漸往後退去,那支明軍的包圍自然解除。

那支明軍又立刻上馬,不緊不慢跟在流賊身後,給他們施加壓力,一旦流賊在壓力下崩潰,明軍就會快速追擊形成戰果。陳如烈的反應就要稍慢,在龐雨看來,陳如烈應該加快一些速度,官道的速度肯定會比野地快,雖然按實力來說他不可能堵住東葛驛,但後面的步兵是他的強力支援,只

要表現出截斷東葛驛官道的意圖,就會給流賊增加更多壓力,就像猛虎橋一樣,或許就讓那些馬兵士氣崩潰了。

但陳如烈的節奏慢了一拍,靠近官道的那只馬兵進行了接應,從側面威脅六合明軍,逼迫明軍減緩速度。龐雨看得津津有味,他第一次看騎兵的正面交戰,雖然雙方的直接交鋒很少,但雙方的騎兵分合有度,六合明軍攻防轉換很快,指揮官調度得法,流寇騎兵則充分利用了

兵力優勢,將六合明軍的突然襲擊化解。流賊的缺點依然很明顯,他們的騎兵機動性極高,但攻擊力不強。守備營有過舒城的教訓,平時也有遇襲的演習,只要自己不亂,流賊馬兵對行軍中的步兵也談不上多大

的威脅,所以他們主要攻擊的也是中間的輜重,以此牽制守備營行軍速度,消耗守備營的體力和士氣。

或許是被六合明軍的襲擊打擊了士氣,兩百余名馬兵沒有再試圖挑釁,在東葛驛站匯合後沿官道快速撤退

六合來的明軍追出一段,但他們的速度並不占優,再者流寇並不混亂,明軍也擔心中埋伏,不久後便返回東葛驛。

此時守備營的步兵已經到達驛站,龐雨在市鎮內下馬,等候那六合明軍的將領。明軍騎兵緩緩馳入,當先一人身穿鐵鱗甲,里面大概還塞有棉甲,看起來非常魁梧,連帶著他身下那匹戰馬也顯得像一頭驢子。江浦那個張若來是瘦小身形,估計用眼前

這個守備能改出來兩個。

龐雨知道是張國維的中軍守備,跟自己一個級別的,但跟張國維見面的時間要更多,往前迎了幾步,等他下馬後拱手。

「在下安慶守備龐雨。」

那中軍守備約莫四十歲出頭,上下打量龐雨一番後,漠然的拱手道,「本官軍門標下中軍守備陳於王。」

……與此時很多驛站一樣,由於處於交通要道上,依托於東葛驛也形成了一片市鎮,作為南京往北的主要官道,這條道路平時十分熱鬧,市鎮的規模不小,但此時已經變成了

一片廢墟。市鎮附近一片荒涼,近處的樹木全被砍伐,變成了周圍燃燒過的黑炭,幾棵草樹上的稻草被搶掠一空,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市鎮東南角外,擺放著幾百具屍體,其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