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董太後(2 / 2)

新帝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劉協時年九歲。

新帝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參隸尚書事,處理朝政。不久,新帝依大將軍所奏,任命荀爽為光祿大夫,袁紹為司隸校

尉,王允為河南尹,劉表為御史中丞,何顒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

洛陽穩定!大將軍何進上奏何太後,說董太後曾經派中常待夏惲、畢嵐等人與各地州郡官府互相勾結,搜刮財物,積斂了大量的財富,現

在這些東西都存在她的永樂宮,按照大漢律應當予以查收。考慮到夏惲畢嵐等人都已死去,證據不足,董太後的罪責也就免了。不過按照慣例

,藩國的王後不能留住京城,應當把她遷回本國。

何太後遂命趙忠把大將軍的奏章在朝議上大聲誦讀,問大臣們有何異議。不知情的大臣們都很吃驚,誰都不敢亂說話。這新帝剛立,先帝

的靈柩尚未入葬文陵,何太後就把矛頭直接對准了董太後,這未免也太過份了吧?

朝中的諸多大臣考慮到如今洛陽形勢緊張,董太後離京回到河間國暫避風雨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於是零散也有幾個大臣出言附和。董太後

氣得渾身哆嗦,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趙忠和張讓等人紛紛上前勸慰,把董太後送回了永樂宮。

董太後回到永樂宮,對身邊的侍女小聲:「馬上去報信武王,讓他帶兵來洛陽。」

「是!」侍女說完馬上離開。

而董太後不知道的事,董氏家族已經破滅在即。沒幾天大將軍何進就要滅了董氏家族。雖然何進要殺前皇帝的母親,但這個時候洛陽已經

沒有人可以和何進抗衡。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諸宦官,不顧朝臣反對私召涼州軍閥董卓入京。

勝利的一方何太後雖然現在大權在握,但心里卻不停的跳預感有什么事發生。也安排人秘密前往青州,給武王報信。

和原來的歷史一樣沒幾天的時間大將軍何進就死在宦官的手里。何進入長樂宮請求太後同意殺掉諸常侍。宦官首領張讓與常侍段圭、畢嵐

等數十人,持兵器埋伏宮中,待何進出宮時,詐以太後詔令何進入宮。何進剛入宮,尚方監渠穆拔劍斬何進於嘉德殿前。何進部下袁紹、袁術

等人見何進長時間不出來,高呼:「請大將軍出共議。」中黃門把何進的頭扔出來,說:「何進謀反,已經被誅殺了。」

劉雲武很早就關注洛陽,從漢靈帝病開始,劉雲武就開始布局。洛陽的財富一定要保住,但大漢王朝一樣要在董卓手里亂起來。這樣劉雲

武才可以建立起點的王朝!!

董卓的兵馬調動劉雲武早就知道,所以也派五萬大軍前往洛陽!洛陽經歷了這么多年,都不知道存下多少寶貝。被董卓一把火給燒了,真

是心痛啊!所以這次前往根本就打這些寶貝的主意。至於那些信,劉雲武理都不理。董太後不死就可以了,董氏家族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滅

了就滅了……

洛陽的血雨腥風滅了幾個大家族,董氏家族,大將軍何進還有不少大臣。被救的董太後也秘密送回青州!董卓趁洛陽混亂之機,率先率領

軍隊控制了洛陽軍隊。董卓護送被中官挾持的少帝和陳留王劉協回到京城。拜前將軍董卓為司空。皇帝六璽全部找到了,唯獨丟失了傳國御璽。

沒過兩天,司空董卓主持朝議。董卓站在大殿上,面對文武百官,大聲說道:「當今天子昏庸無能,寵信奸佞,致使洛陽大亂,社稷動盪

,這樣的君王怎可以奉承宗廟為天下之主?今天我要效伊尹、霍光之事,廢黜天子,改立陳留王為皇帝,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大殿上霎時一片死寂,百官震駭,無人應答。

就在這時董卓最怕的人出現了,劉雲武的五萬突然出現在洛陽城外。讓董卓一時不知道這么辦才好。大漢王朝最厲害的軍隊肯定不用說,

大家都知道是武王的軍隊。本來怕董卓敗壞朝綱大臣們心也終於放回去了。

李儒小聲對董卓道:「主公還是先不要廢帝,先去接武王。」

董卓有點害怕道:「你說武王會不會對付我們?」

李儒笑道:「主公放心,武王要對付我們也不會只帶五萬大軍,起碼帶十萬大軍。」

「可為什么五萬大軍到了我們才知道?」董卓有點生氣,到底關口的那些軍隊是干什么吃的。董卓根本不知道關口早被劉雲武占領,劉雲武

一直在等,等洛陽亂,才出兵直接殺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