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世界之王(2 / 2)

海盜是黃金海道上的極大阻礙,要動用到大量的武裝力量去消滅之,雖然皇帝李亦奇鼓勵華商發展經濟,不過他絕對不允許在他之外有不受他控制的武裝,皇帝指揮槍!因此gru秉承他的意旨,把特種部隊秘密開進了黃金海道。(如果不派出軍隊,華商就有可能自發組織武裝)

這次下西洋,很多軍官,其實在黃金海道那里呆過!事實上,黃金海道上的警察就是華族。

帝國力圖控制當地經濟,也基本上做到了。

主要是經濟效益好,漢聰明,造出的船又大又安全,工藝先進,造價低,在海道上,縱橫馳騁四海的是華商的多桅海船,停在各國港內最大最漂亮的海船也是漢商的。在海道上,足有5000條以上的海船來回各國運輸人員和物資,漢朝人被世人譽為「海上馬車夫」。

當各國還在以小船、家族化進行運輸時,帝國的海運已經轉向專業公司化,在商船上呆著的沒有貨主,成本遠遠低於其它各國商人。就算各國奮起直追(波斯、印度想),試圖在大海船上追上帝國時,也是不可能的,帝國海運,開始轉入了蒸汽時代!而蒸汽機,只有高度協作的社會才有可能迅速普及。

近80%的運輸量歸入漢商,幾乎壟斷了海上貿易。余下的,大部分都是與帝國有關系外商,持特種證,在大漢訂做海船(大海船屬於管制物資),例如象中東商人阿拉木圖因為販運白奴有功,能自行往中土進貨,獲利巨萬。

帝國在大量出口的同時,也大量進口,實力強盛,拳頭硬的人自然有話事權。

按說印度商人早到百年前,應該占有優勢。但成也印度教,敗也印度教,印度教注重精神修養,信奉精神戰勝物質,心態不行,遠遠不如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華族,他們用世間最勤勞的雙手織出了一個商業帝國!印度人在黃金海道上的勢力一潰千里,那些印度人與土著所形成的統治者只得到漢族表面上對他們尊敬,如果漢商離去,當地就會無比蕭條。

如今帝國剛剛兵臨邑都漢國,湊巧國王就在海邊巡視,反應很快,馬上關閉港口,派出部隊警戒。

這么大的一支艦隊出現,任憑誰都害怕,邑都元國國王羅天寧(譯音)站在港口邊上力武山(譯音),他臉色蒼白、憂心忡忡,遙看海面上桅桿如林,戰艦吞雲吐霧,很多戰艦都是鐵灰色,給人以難言的壓抑感。

「陛下我們就要到邑都元國。」隨行將軍行禮道:

「野猴子就是野猴子,看來我們漢朝又要辛苦了!」劉雲武無奈道:

隨行將軍想笑又不敢笑,忍著有辛苦。自己家的皇帝實在太搞笑了,明明想征服別人。讓別人交保護費。卻找個這么假的理由。劉雲武看著隨行將軍的樣子,冷笑問道:「這么朕說得不對嗎?」

不對?敢說嗎?估計隨行將軍說完馬上被士兵們拋到海里喂魚。這些年漢朝靠著搶奪,不知道讓多少百姓富裕起來。有的百姓竟然有鬼子,棒子等幾個國家的女人做妾。現在那個人敢在漢朝地盤說皇帝壞話?不是馬上死,也落個殘廢……

「陛下英明!」隨行將軍行禮道:

「對了邑都元國有什么特產?」劉雲武問道:

「黃金,香料等!!」

「喔!還真不少,最近我國缺少讓他們大量供應。朕會給他們獎賞。」

隨行將軍又想笑了,自己家的皇帝對自己人賞賜從來不少。但是對外族賞賜小氣到極點。讓外族大量供應以後,賞賜才是那些供應的十分之一。讓外族想哭都沒眼淚,畢竟漢朝拳頭太大,他們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

「屬下一會通知他們。」

「去吧!!朕去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