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1 / 2)

尋唐 槍手1號 1637 字 2020-05-28

「泰安還打不打?」李澤下手中的捷報,問道。

公孫長明沉吟道:「從各個方面匯集來的情報來看,現在的泰安只怕有些不好打。一場大雨讓這場戰事遷延了一月有余,使得朱友貞能夠在泰安准備的時間,多出了許多,如今在泰安,有曹彬的三千宣武精銳,劉信達亦率領其麾下三千部屬退到了這里,再加上朱友貞這一個月中撤往泰安的大量青壯以及輜重糧草,泰安現在是不缺錢,不缺人。打,當然是能打下來的,但需要多少時間,付出多大傷亡,就不好說了。這里面,有一個值不值得的問題。」

章回接著道:「我的意思是不打。朱友貞還是有些能力的,後面又有敬翔,曹煊這些人為其支撐,很顯然,他們已經有了後手的布置,如果我們打泰安,則天平軍包括袞海軍,都有可能對泰安進行支援。而要壓制這兩處兵馬的話,我們就要動員更多方面的軍隊,這很容易形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有這種可能。」李澤點頭道。

「我們並沒有做好准備。」一邊的夏荷搖頭道:「今年連打了三場大仗,兵已疲,民亦累,這三場大仗,光是動員民夫便多達數十萬人,今年朝廷的收入支出已經遠遠跌破了平衡點,潞州衛州之地還不能夠自給自足,而河東今年基本上沒有多少收入,再加上剛剛收復的平盧諸地,很顯然,這一個財政年我們的日子極其難熬,需要停下來好好地休養生息一番了,至少也要等到下一個財政年度的開始,我們就能緩過這口氣了。」

「那就停下來。」李澤道:「到了明年,河東基本上可以恢復過來了,安綏之地,可以供駐靈州的李存忠所部,我們在財力之上便可以釋放出來一大塊。接下來,倒是要立馬准備平盧的冬小麥的播種,不管收成如何,到時候總是能扛一扛的。」

「那泰安就這樣先放著了?」曹信卻是心里有些不甘。

「先放著。」李澤笑了笑,道:「吏部現在還是要多操心選派足夠的官員去平盧上任吧。」

「這個可以從老區里抽調。」曹信道:「正好這幾年下來,大量的老區的基層官員們需要升遷一下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給新進的那些人騰一些地方,他們有充足的地方行政經驗,去平盧這樣的地方,能更好地施展手腳。」

「在舒適區呆久了,他們可願意去平盧這樣的地方開拓?」李澤問道。

「不願意去的,那就等於是斷了自己的前程。」曹信的聲音里透著殺氣,道:「一切才剛剛開始,豈能容人懈怠?每個官員,都需要勵精圖治,不能吃苦的,就不要當我們大唐的官兒!」

楊開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道:「義興社已經組織了人手,准備馬上進入平盧地區,他們將深入鄉里,成為最基層的村正,里正,稅吏,捕快等等,最底層的老百姓,接觸最多的就是這些人,我們要讓平盧人感受到朝廷的吏員與過去的絕大不同,這是最有效的收攏人心的方式。」

「這個想法很好。」李澤贊賞地點了點頭,這些年下來,楊開坐這些事情,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其實在河東,河中等地,我們都是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楊開笑道:「普通的老百姓,一年才見幾次真正的官兒啊,這些人在他們眼中,就代表官府了。對了,這一次在平盧戰役之中受傷的士兵之中,但凡是義興社員的,我們都就地安置了,他們算是第一批進入平盧的人了。」

「抓緊時間,馬上要組織冬小麥的種植了。」李澤道:「這是一次集中體現我們強大的組織力,以及對百姓的愛護的事情了,種子,農具,大型的牲畜,要及時到位。駐扎在平盧的軍隊,要輪換著加入到這件事當中去。」

「是!」楊開點頭道:「忙完了這件事,緊接著便是在平盧修建水利,整修道路,但這,還是需要朝廷在財政之上的大力支持的。」

「今年只要不再繼續用兵,還是可以調配一下的,但也不會太多,這一點,諸位還是要有一個心理准備,盡量地自力更生,錢,只能用在最需要的時候。」夏荷道。

「好了,關於財政上的事情,另找個時間再議吧,接下來秋賦也要收了,下半年的商稅也會比上半年更多,戶部那邊做幾套預案吧。」李澤擺了擺手:「接著議下一件事吧。」

「下一年事情,就是關於平盧軍俘虜的事情。」公孫長明看了看手里的卷宗,道:「在突破黃河防線之時,我們俘虜了超過三萬的平盧戰俘,在臨淄,劉三通最後投降的時候,又有近兩萬人。這些都是不算傷兵的,如何處置這些人?按照我們過去的慣例,所有的俘虜,都是需要服一定時間的勞役然後再能回歸自然人的身份的。」

「平盧我不建議這樣做。」章回道:「朱友貞遷移走了超過十萬平盧人,而且這里頭,大部分都是青壯,現在平盧最缺的是什么,便是勞動力,這些人,我建議遣散。讓他們各自歸鄉里。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本來就是候希逸抓來的壯丁。」

「我也覺得這是最好的辦法。」夏荷道:「這些人都是青壯,是絕對的勞力,回鄉之後,對於我們接下來重建平盧是有著極大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