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驚為天人(1 / 2)

主神調查員 小仲牛 1303 字 2020-08-13

</br>千葉禪師被羅鋒拈花一笑的風情迷的神魂顛倒,那顆修持許久清凈心湖泛起了陣陣漣漪。

他再也保持不了那副得道高僧的淡定臉,長大了嘴巴,瞪圓了老眼,吐出了舌頭,活像個正要吃瓜的愚痴群眾。

千葉修佛幾十年也不是白修,他精神境界也達到了「末那識」之境,換個說法便是開了「第七感」。

末那識的精神層次已經相當高了,末那識譯為「意」,意有思量之義。它恆常在審察,恆常在思量,在審察思量中,覺醒了「我識」,回溯起了一切時空輪回中的靈魂記憶,啟蒙了宿慧,不受那胎中之謎所惑。

但末那識終歸不如阿賴耶識,為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為我之染污識,還未勘破「我執」,恆與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

千葉禪師十幾年後有幸化身天劫,吸收三大魔器,晉升新一代魔尊,妄圖統一人魔兩界,從而平息人魔兩界一切戰亂紛爭。

魔尊法身威力無窮,至少在人魔兩界無敵,還是女媧神識降臨,破掉了無敵的法身,千葉才陰溝里翻船,被應劫的命運之子和女媧後裔們聯手誅滅。

如果他成功,也許真的能以魔尊的無匹力量壓服兩界,嚴令人族和妖魔不可私斗,但礙於我執深重,只怕會越陷越深,不再滿足消弭戰禍,反倒真如魔頭一般醉心於力量與權利,肆意擺弄眾生命運。

這老和尚出發點是好的,只可惜「我執」太重,犯了「我痴」「我慢」「我愛」「我見」的大錯,覺醒的自我中存有前世為魔的記憶,反倒被心魔所染,墮入了魔道。

若不見性,佛說即是魔說,佛見即是魔見,佛門修行者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也就是所謂的「我執」。

佛祖菩提樹下悟道七天七夜,靜心默照,降伏諸魔,入諸禪定。降服的諸魔便是來自六欲天的大天魔,天魔化作千百般欲相色相迷惑佛祖之心,卻被佛祖一一勘破,最終見心明性,成就如來藏大圓滿。

佛祖是降服諸魔成功的案例,千葉禪師便是那失敗的反面典型,修煉到了關鍵節點,卻為我執所迷,走偏了路線,反而墮落成魔。

佛道修行者境界越高,被天魔所惑的風險越大,如今的千葉還未達到十幾年後的證悟關鍵節點,並沒被魔性侵染過深,死心塌地的想當魔主,見識了羅鋒的阿賴耶識之境,頓時驚為天人,誤以為他是菩薩化身或羅漢轉世,前來點化自己

千葉禪師細細回想關於羅鋒的傳聞,傳言說這人財富無可估量,隨手砸出千萬黃金渾如拋卻沙塵,在成都府開起天下第一樓,也不見采買,天下美食美酒便可無限量供應,又以修祖墳為名買下那峨眉山建起了暗合天道的金頂聖殿……

一切種種,和佛家聖者顯化的神通極為相似,這種神通被稱為「神藏通」,佛經中的解釋是,佛主可施展神藏通從虛空中攫取無限財富寶貨,卻也向凡俗化緣,所求的不是那點食物用度,而是為了在化緣過程中弘法點化愚痴大眾。

就如西游記中,唐僧取經也要繳納資料費,佛祖不差那點錢,是要讓愚痴眾生明白,佛法的珍貴之處。

眼前這位化身大宋首富的羅檀越,所作所為似乎也蘊含深意,反其道而行之,不去化緣反而布施天下,大概也是一種弘揚佛法,點化眾生的高妙手段。

老和尚顫顫巍巍起身,就要跪地叩首,頂禮膜拜,羅鋒連忙托起他,道:「禪師不必如此,我只問你,在下到底有沒有佛緣,可否在摩訶寺出家」

千葉禪師的光頭點的就像敲木魚的槌子,連連道:「恕老僧眼拙,有眼不識真菩提,羅尊者莫說是在寺里出家,就是建個寶殿坐在那佛案上受香火供奉都是可以的」

佛家也有轉世活佛一說,羅鋒若真是轉世的活佛,當然配享一切凡俗供奉。

「啊哈哈看來不是在下沒佛緣,而是禪師差點錯過佛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