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1 / 2)

蘇廚 二子從周 1215 字 2020-11-1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蘇廚最新章節!

第一千四百章決議

王珪說道:「陛下,青唐兩年前派出青宜結鬼章、篤喬阿公協助我朝平夏,關系一直良好,如今雖然兩年連續大豐,但是也只是彌補上之前平夏的消耗而已。」

「司農寺如今有個說法,起自蜀國公,乃是華夏土地上,五年氣候,多為一豐兩欠兩平。兩年大豐之後,更需要積蓄糧食,以備不虞。」

「還有遼國,雖然遼國最近年年遭災,但是夷狄之國,難以常理喻之。正因其受災,尤須防范。」

「納入寧夏之後,宋遼邊境線,增加了不下兩千里,整個漠北的防御態勢,如今蜀國公,軍機處,兵部正在調整。」

「西北諸路,雖然增兵不少,但是其中漢軍不過追到七萬,而黨項上姓八部,精中選精,數量達到了八萬。」

「西夏公主在青唐受辱一事,黨項人到底是真心不忿,還是解題發揮,其實難明,一旦命其出兵,要是反復,三路立時糜爛。」

「且青唐地勢易守難攻,窮山惡水,糧秣轉運異常艱難,一旦久攻不克,故臣恐季氏之憂,起於蕭牆。」

「如今青唐僅有四州之地,與我大宋實如同雞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

「不如先應民情,遣使臣前往慰勞,查清真相,拖延一陣? 待到局勢明朗,再擇一部扶之即可。」

御史中丞黃履認為王珪這是在和稀泥:「天下以大宋為宗主,不外大宋仁德廣布? 秉正持中? 深明大義? 繼絕存亡。」

「青唐忝為大宋藩屬,出了這等大逆人倫悖逆,如不懲戒? 天下將視大宋如何?」

「要是局勢明朗之後? 阿里骨明顯占據青唐上風,那我大宋也要扶其為主?」

「禮部之前認為大宋沒有干預的理由,那是因為其逆跡未顯? 朝廷剛剛頒布了對蕃『四議四征』之條? 轉眼卻對青唐不聞不問? 天下將視大宋如何?」

「如今阿里骨喪盡人心? 諸藩沸然? 若大宋不顧他們的告肯? 今後還能示以威信?大宋難道不會為邊蕃所輕?」

「臣請陛下揀選帥臣,提聚虎賁,滅此囂頑,澄清天下!」

蔡確奏道:「陛下,藺逋比乃董氈親子? 阿里骨為董氈義子? 親子尚在? 而喬氏欲強立義子? 是為召亂之由。」

「阿里骨頗峻刑殺,其下不遑寧。本無舊恩,又積新怨? 勢不可解。」

「其臣子所述諸罪,即便只有一件為真,則大宋斷不可立之。」

「青唐四州之地,心牟欽氈守青海,而收蘇南黨征之子;溫溪心藺逋比守邈川,而生死不知;魯尊守廓州而斷河梁;結葯密守積石而遣子入宋。」

「這已經是分崩之局,卻非大宋挑撥;如董氈的確身死,我亦非招降納叛。而河源動搖,河西鼎沸,大宋即便不想干預,也不得不干預。」

「此乃事機牽引,局面自成。我大宋不管怎么做,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當務之急,應立即派遣三路使臣。」

「其一往邈川,安撫藺逋比以及青唐群臣,收集證據口供,確定是否真實。」

「其一往青唐,表明朝廷態度,驗證董氈是否已亡,如果已死,還要檢查死因。另外需要讓阿里骨交出溫溪心、覺勒瑪斯多卜父子,交出夏國公主。」

「其一還要派往寧夏,安撫八姓舊部。」

「這么多大臣控訴阿里骨,所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為了防止阿里骨胡來,還需要以大兵臨境,以備不測。」

「可命熙河經略使李憲、知蘭州王文郁,河西節度節度使巢谷、知涼州劉昌祚,整軍待命。」

「一旦阿里骨之罪確實,即立藺逋比為青唐主,以青唐眾臣為導,擒阿里骨及其黨羽,送之闕下,宣罪而誅!」

章惇卻不以為然:「青唐蠻夷,常乖教化,有此禽獸之行,何足為怪?」

「哪里很麻煩?既然敢做,就要敢承擔罪責!命河西任遣新軍兩部,由使臣代領,入宣其罪,屠其部眾,傳首四州,改立藺逋比為主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