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血月之夜(上)(1 / 2)

滄瀾曲 忘懷 2567 字 2020-08-14

天上的月輪漸開,終於從先前蔽於其上的雲翳掙脫出來,放出柔媚動人的色光。

寥廓的夜空上,群星俱隱,惟一月獨明。

不一刻,高懸中天的明月如雲帆直掛的巨輪忽然觸了礁般,其孤懸西北的一角被巨大的冰山淹去了,末入了無邊的黑暗。漸漸的,其前一刻尚為萬眾矚目的仙姿玉

容,下一刻已然完全屈服黑神的淫威下,為今晚詭異之魅主導的舞台揭開了序幕。

沉淪的大地仿佛陷入了最深沉的黑暗。

這種情形持續了大概半盞茶的時間,覆以面紗的夜月漸有復明之意,其外露的氳氤紫氣出現在廣漠的虛空,成為這無邊夜空里的唯一亮源。

「哎,又是一個血月之夜,」約一個時辰前從館黛宮返回到行宮別院的武沖,忽地逸出一聲微不可聞的嘆息,立在窗台前舉首望月的他雙眼射出既傷感又動人的神

色。

偌大的一個寢宮冷冷清清,連一個掌燈的侍婢或伴寢的宮女也無,想必是武沖早借故遣走了所有的仆從。

再嘆息一聲,武沖迅速穿上夜行衣,就那么從高高的窗台上直掠而下,不一會,即鬼魅般掠出別院,融流在巨大的夜色中。

在夜色中以驚人速度奔行了近一燭香的工夫後,武沖出現在藏星樓不遠的空闊地上,驀地,他竟然在快無可快的情形下以再快上一線的速度,如大鳥展翼般,拔地

而起,斜斜的掠上藏星樓的頂樓「搖光」。

藏星樓,離落於上林苑行宮偏東的方向,周圍近千丈內遍種異草,竟無一建築物。

藏星樓,共設七層,高達十數丈;從外觀上看,樓閣略近拾級而上的塔形,內設螺旋形通道,直達「搖光」頂樓。值得一提的是,藏星樓每層均有一個別致的名字

,從底層往上數,分列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稍有天文知識的人當知道它的名字取自北斗七星,故此樓又名「七星樓」。

此時,迷離的月色重新在夜空中柔柔的綻放開來,只是與前相較,素來溫潤潔白如玉的皓月已然失去了她的原色,像一位清麗絕倫卻誤入紅塵的少女,把不定世情

的誘惑,著一身斑斕,手捧五弦琴,出現在夜空為幕布的大舞台上,任人品頭論足。

月輪上漸次而明的赤、紫、紅、黃、黑五色既像她身上斑斕彩衣重疊出的褶皺,又像是少女琴瑟上的一弦一柱,妖異森厲之余又顯出動人的魅力和容光。

月輪輪表的五色中,以赤、紫兩色最為鮮亮,連被神性巨手操縱的黑色都不能減弱分毫她奪目的彩芒,使得她周近的一大片夜空無一例外的籠上一層駭人的血光。

更奪人心魄的是,血光像有靈性似的,不時的厲芒大作,其一剎那的刺出的光線竟強逾閃電。

當血光發出第一道厲芒時,子時剛過。

藏星樓的頂樓「搖光」。

武沖,這位大武帝國在武學上天分才情均難作二人想的傳奇皇帝,此時正盤膝坐於「搖光」樓心。

恰在血光發出第二道厲芒時,向前毫無異象的「搖光」樓心正對的樓頂閃爍出了點點星光,恰似一北斗星圖。乍一看,還以為是來自遙遠而神秘的天幕,但細看下

,就會發現它別致的地方。樓頂心的星圖略近北斗星座七星排列出的最普通的勺形,事實上,這些星狀物乃是以產自遙遠的梵天國珍稀無比的晶石鑲制而成的,每九枚

晶石擁成一簇,組成一顆星體,恰好七簇。

鑲嵌於穹廬圓頂的晶石在夜室中折射出奪人心神的華彩,適才昏黑的樓室頓時滿座生輝。

一丈見方的樓室內簡陋得令人出奇,除開近左的石壁處有一頗顯匠心的螺旋形通道外,沒有一幾一椅或諸如之類的擺設,更略無藏星樓自樓體外觀上顯示出的華麗

和精致。

血光大盛下,靜靜嵌於壁頂的星體晶石忽地井然有序的移動起來,由緩轉疾。

緩緩的,先前映照於滿室的光線收限於以武沖為中心的數尺范圍內,血紅色光中,星體晶石返照在地的竟然是一清白色光的北斗七星狀。

在隨後一袋煙的時間里,北斗七星的形體不斷的變幻,在這一剎那的光景中,仿佛歷盡了所有的滄桑般,窮盡了星體在悠悠太空的歲月中方可畢現的走勢那樣。

但無論星體如何變化,其移速如何迅疾,武沖總隨著光影變幻難測的移動,坐定於北斗星狀「開陽」的位置上。

漸漸的,室中的血色緩緩消退,復返月體皓白色的清明。壁頂上的星體晶石移走的速度亦隨之慢了下來,倏忽一變,七星竟然抱團成圓,武沖眼中掠過一絲喜色,

身勢正欲步隨其上,只須這一下,不但他因傷勢而受損的功力可以借此盡復,而且他新悟通的「血月心法」亦可大成。

然而恰在此時,只覺藏星樓樓體一陣急劇的顫悚,隨即耳際傳來一聲巨大的聲響。

武沖腦際也隨之轟然一震,有心無力下,無可奈何的躍出星陣,口中再噴出一道血箭,勉力收住陣腳後,才從地上躍起,暗道一聲「僥幸」,心知自己借適才噴出

的那口鮮血才勉力度過了走火入魔的滅頂之災;跟著心頭一黯,由於剛才的異變,使得「藏星伴月」這一詭異的療傷心法最後一道環節「石補天缺」被破壞,自己的傷

勢此生除非是奇跡出現,是休想復原了。

原來「藏星伴月」心法傳自兩百年前從梵天國渡海東來傳佛的僧人「血佛」,那時大武的武林奇人輩出,俊采星馳,令身負奇功的「血佛」怦然心動,兼以武事立

國的大武帝國黜斥佛教的態度,他最後改變初衷,繼而起了與時下武林高手一較技藝的想法。

其時下種種,由於歷史風塵的掩埋,已然不可俱辨,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即是血佛在返國前,與他較量的最後一個人物就是大武時下有「武尊」之譽的皇帝武

伐。據後人的傳說,他們之間進行了一番奇異較量,雙方並無一招出手,只是純以口說劍,以法論武,以心述道。最後從不服膺任何人的「血佛」以北而論,並把自己

的諸多奇門心法獻於武伐以示拜服。

「藏星伴月」心法即是其中之一。這心法包括「血月輪回」「眾星拱月」「斗轉星移」「七星連珠」「石補天缺」等五重。五重環環相扣,其中只要任何一重被破

壞,都有舟覆人亡之虞。

「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想及於此,武沖胸臆中充斥了一種英雄氣短的興味。奇怪的是,此時武沖心中竟然出奇的沒有一絲怒氣,也像是毫不掛心究竟是誰讓他遭遇此致命一擊的,竣刻的

臉容上竟然平靜無比,無喜無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