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_208(1 / 2)

,對於這個靦腆不多話的年輕人也多看了幾眼,滿眼都是佩服。

「我給大家說一下我和指導員的現。」馬秋林清清嗓子道著:「29號,也就是前天,天氣睛朗,村里大多數農戶都把牛趕出去放放風,這兒的飼養習慣一般是冬春圈養,夏秋放養,冬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關在圈里的,前天也就是天氣好把牛趕出去啃啃溝里坡上的殘草而已……誰知道,案子就這樣生了。」

馬秋林娓娓道來,當天放出去的牛有三十多頭,以這里的放養習慣,很少有人管,一般就不管,天黑牛也能自己找回圈里,可當天有四頭沒回圈之後,村里人就急了,連夜在四周山上找,遍無所獲,兩人詢問時側重於在案以及案前的時間里是不是看到過陌生人,可恰恰讓他們不解的是,這里生的情況和觀音庄類似,居然根本沒有見到過陌生人。

「大家看到村里的地勢里,出村一條路,村子在山凹中間,四面環山,坡地長,冬天時間,樹稀草稀,眼力好的,就對面山坡上有只兔子,也能看到吧?」王鑌嘆著氣道著:「可我和馬老尋訪了三十多戶,上百口人,有曬玉米的、有燒漚肥的、有砍柴的,奇了怪了,就沒見個陌生人,牛就丟了。」

對呀,老馬識途,老牛認路,牲口的方向感比大多數人要強得多,既然走失不可能,那被無限接近於被偷的可能性了。

「對,症結就在這兒,大家集思廣益一下,牛是怎么被偷走的?這個對於找到偷牛賊很關鍵……雖然這里離二級路直線三公里,可要翻山越嶺,路長大家走了,有十幾公里吧?這么長的距離怎么把牛帶走?肯定不是殺了,要殺牛了,不可能什么沒留下;我本來想是牽走,不過根據村里人介紹,這牛不是那么容易牽的,陌生人想近前都不容易……我親自試過,你到它跟前,它就跑,牽牛鼻子走只是一個說法,想把繩子穿進它的鼻子,恐怕沒有那么容易,你先得接近它,對吧。」

「也不是不可能,了解牛脾性的人,應該能辦到。」王鑌插了句嘴。

「對呀,這就反應出第一個特點來了,盜竊嫌疑人,有養殖經驗,最低限度他應該熟悉牲口的脾性。比如我們幾個城里來的,想牽牛鼻子,沒那么容易吧。」馬秋林笑著道。

「好像也不對,再怎么說也不可能一個人陌生人沒見到,牛就被牽著鼻子拉走了吧?」王鑌道。

「對,這是主要解決的問題,想通這一節,很可能就賊蹤不遠了。」馬秋林道。看著眾人,又補充了一句:「先前咱們想著,可能是投飼料,進行無人誘拐,不過這個想法被王指導員推翻了。」

「原因是咱們這兒的山風相當大,特別是夜間氣溫低,過山風一過,比掃得還干凈。」王鑌道,聽到這句話時,余罪的眉頭皺了皺,似乎抓住了什么,不過一閃而逝。

兩位老人一唱一合,無比默契,可沒說出什么具體內容來,下面的自然更說不出來什么,馬秋林拋磚引玉地道:「大家都說說,有時候智慧就在群眾中啊。」

張猛看了看董韶軍,董韶軍很誠懇地道著:「我的能力僅限於此,抓賊我可不行……不過我覺得難度很大,既然能悄無聲息偷走,那說明嫌疑人肯定是此中高手,讓贓物消失的難度也不大,從二級路開始,二十分鍾出市、一個小時出省,又是年節時間,肉蛋禽魚的需求量很大,我想,失牛已經已經變成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