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_544(1 / 2)

此行的目的卻不在於此,大量的檢測水樣,土壤樣本化驗結果,從省環境檢測中心,從市公安局法醫監證中心,雪片似地飛往一個加密的ip地址。

這是國辦第九處提供的,他們正在用最先進的檢測手法,定位裝置,逐步縮小著毒源可能存在的范圍。

七日,從京城傳回來的檢測消息,根據濃度的稀釋、滲入的程度,數條污染源指向了大東流上游的閣上鄉一帶,數據不會說假話,最重的污染源,就應該在這里。

可這里是個什么地方啊?

沿路而建的鄉村已經被煤渣和礦渣包圍,八九年代的煉焦爐,污染了一批;焦爐被取締後,煉鐵的土高爐又林立起來了,土高爐也被取締後,靠近高的這里又找到了新的致富途徑,煤價漲了,於是遍地的洗選煤廠又如雨後春筍般起來了。

反正就是使勁的污染,土地又不是自家的。

這一日下午,閣上鄉精睿洗選煤廠迎來一群視察的豪車,據說老板要把洗選煤廠賣掉,開價六千萬,就這價格,據說還是友情價。

鄉長聽說過老板是誰,五原城一位很低調的富豪,姓魏名錦程,因為老婆娘家在閣上村的緣故,早年就在這里建了個洗選煤廠,不得佩服人家的商業眼光啊,當初的投資也就一兩百萬,現在都漲了幾十倍了。

買方來頭也不少,傳說是京城來的金主,還帶著五原不少小富戶來參觀,這些年煤價一個勁瘋漲,城里人可是越來越看好山溝溝里的那些煤窯,最起碼浙商里,就有近一半在煤礦上有投資。

占地四十余畝,防塵網總高15米,場里堆著成套的洗選設備,轟轟作響時,近處的人說話都聽不清楚,老魏是賣家,詳細的賬目、資產,已經遞到了幾位富戶的手里,特別是京城來的那潘孟、潘總手里。

「老魏啊,你開價有點黑了啊。」矮胖的燕老板,附耳吼了句。

「真不貴,光我這套全手續,現在你沒有三兩百萬辦不下來。」魏錦程道。

「要不,你下下價,咱們別賣了,兄弟幾個入股經營著?」戚潤天小聲道,只覺得賣給京城的潘總,實在有點虧。

「兄弟之間吶,寧共妻,不能共財吶。」老魏笑著道,把戚潤天給噎回去了。

反觀那位年紀尚輕的潘總就大氣多了,指摘著場里的設備、附屬設施,細細問了一些經營上的事,伸手握著,很大氣地道:「行了,我兩周內付你百分之十五,工商手續更名之後,一次性付你尾款……魏總,您看什么時候簽約方便,可以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