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慈善堂(1 / 2)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389 字 2020-08-17

</br>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道門法則更多支持

做小善不難,為大善不易,這不是說錢的問題,而是制度問題,其究竟,不好一一細表。趙然目前的身份就是道門無極院的方堂方主,在一縣之地算是很有身份了,不說他能夠幫人多大的忙,但要壞人的事兒,絕對不是很難。但若說想要做點什么事情,別說放在大明天下,就算放在川省,甚至龍安府內,他依然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哪怕身家巨萬,卻也不可能隨心所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興致沖沖去了合山驛,灰頭土臉回了無極山,整個吃了個癟。因此,他也才有了自己設立救濟站的念頭。有了無極院的公,經過縣衙的批復,得了金縣尉鼎力相助的承諾,他這才開工。

谷陽縣城東二里外的松林緊鄰官道,這條官道穿過保寧府東北的廣元縣,直抵陝西漢,是大明朝控制川西北的重要通途。松林就是一片松樹林子,和官道之間隔著五十丈開闊地,這片開闊地屬於官地,有一些小販在這里販賣些茶水、糕餅之類的吃食,人流是相當大的。

趙然本來想和孔縣尊談談,將這片不到畝的土地以底價盤下來,但孔縣尊不干。後來他又出主意,說購買五十年使用權,孔縣尊愣了半天。聽完趙然解釋「使用權」的含義後,仍舊不干,說是無此先例。最後談下來的結果,趙然可以無償使用,但不設年限,換句話說。官府什么時候想收回都可以。這就比較坑人了,但趙然沒有辦法,只能接受。

為了以最少的錢辦成最多的事,趙然的施工設計方案一改再改,才最終確定下來。又花了十天時間備齊材料,於二月初一正是動工。趙然將自己年前聘用的上百青壯和十名瓦匠師傅全數調動過來,大干快干了半個月,於是救濟站如期竣工。

長長的竹籬笆將畝方圓的土地盡數圈了起來,作為外牆。大門沖南,正對著官道;正是以竹為筋、外敷泥土的間正房,這是救濟站的公解廩房;東側一排十二間大屋,每間屋子搭了大通鋪,全數住滿的話可以容納一百二十人;西側同樣十二間大屋,包括雜役的住所、廚房、雜物間、診室等等。北牆內側修建了寬敞的庫房,用於堆放救濟物資,南牆內側搭了大棚。置放簡易桌椅,可容納二百人進餐。

原來於此地謀生的小販怎么辦雖說地方是縣衙同意後趙然征用的。但要把這些人轟走可不容易,而且縣里差役們本來還能收些稅錢,把人趕走了不是平白得罪人么趙然也想了個法子,在緊鄰著官道的南牆外側,搭建了十多個簡易棚子,將原來在此地謀生的小販遷了進去。小販們不用交錢。做買賣的時候又有了擋風遮雨的棚子,算是皆大歡喜。

整個救濟站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泥土,竹子是通過和無極院號房迎賓賈致遜協商後,以極低價購入的,無極院道產就有竹山。趙然直接派人去砍伐就可以了。修造完畢之後,材料連帶工錢,統共算下來,趙然掏了一百多兩銀子,比他預計的要少一些。

趙然一共聘請了八個人,一個管事、一個賬房、兩個雜役、兩個廚娘、一個工匠,另外延請了一個大夫坐診,每月開支二十兩銀子薪水。如果再算上舍出去的飯食、湯葯,每個月的開支恐怕會在十到五十兩之間,是多是少,就要看救助的人數了。

這筆開支不是個小數,長期下來會成為很重的負擔,於是趙然想了些辦法。首先是東側的十二個住人的大屋,他每個屋子的門楣上掛了塊小匾,正的兩間屋子上分別寫著「龍溝鄭氏善堂」和「頭坪馮氏善堂」沒錯,他把這兩間屋子的冠名權賣出去了,為此,鄭氏和馮氏每月要為此捐贈二兩銀子。

其他十間大屋趙然正在尋找大戶商談,因為趙然的身份擺在那里,再加上這是件花小錢卻能長期揚名的好事,目前進展順利,估計全部冠名出去毫無問題。

緊鄰官道的南牆外側,還有十來個空余的大棚,趙然已經正式立了牌子,歡迎小販入駐,但新來的小販卻不比原先那些了,是要交租的,暫定租金每月錢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