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葯材和鄉試(2 / 2)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85 字 2020-08-17

「對,咱們不賣葯,咱們賣葯湯。哪家哪戶得了病,就到惠民濟醫堂來,現場開葯,現場熬制,願意現場喝下去也好,願意拿罐子把葯湯帶回去也罷,都隨他,總之咱們給的是葯湯。別家葯圃想來占便宜,恐怕就沒那么容易了。」

趙然和劉致廣眼前都是一亮,這個主意不錯。

只聽陳致中又道:「唯一麻煩的,就是咱們要多起一些熬葯的爐灶,多配一些熬葯的師父。」

趙然補充道:「還可以在惠民濟醫堂中設立一些病床,讓病者等待的時候休息。」

三人湊在一起商議,將惠民濟醫堂的具體實施辦法重新厘定了一番,趙然干脆道:「監院師兄事務太過繁忙,這件事情便請陳師兄負責吧,還望師兄多上心一些。」

談完了全縣大政,陳致中興致勃勃的去接管惠民濟醫堂的事務了,劉致廣則被趙然留了下來。

「縣里那個教喻的事,查得怎么樣了?」趙然問。

劉致廣道:「已經查實了。縣學幾名生員反映的問題屬實。該教喻上任以來,歷次月考皆以儒學為重,道經的題目全部被縮到了一個釋義題中,而且在計取名次時,道經題基本不予考量。那幾名反映問題的生員,都是於道經上研讀精深的,因為該教喻的評判,這幾次月考都淪為二等、甚至三等。」

縣學里的考試是非常重要的,年末時要按照月考、歲考的成績綜合判定,如果淪為二等或者三等,便失去了廩生資格,不僅沒有了官府下的食宿補助,而且不能被推入國子監,甚至參加鄉試的機會都排在後面,想拿舉人功名十分艱難。

這可不是小事,是關系生員一輩子前途的大事,難怪那幾名道經優異的生員要聯名舉報了。

趙然問:「該教喻是出於什么目的?」

劉致廣道:「這位李教喻說,今年出任四川按察副使的,是刑部主事項治元。這位項主事曾經說過,『道乃修身,儒在修行,成仙在道,治世在儒』。所以李教喻認為,項治元到了四川後,明年主持鄉試時,必以儒經為重。」

大明各省的提學道,向由各省按察使兼任,按察使同時也是各省提學官,舉辦鄉試的時候,由按察使以提學官的身份為主考官,召集三司中的飽學之士為同考官,負責鄉試的出題和評卷等事務,裁定鄉試名次。

但劉致廣話里的意思,明年四川的鄉試將由這位新上任的按察副使主持,這是什么道理?於是問道:「除南北直隸外,各省鄉試,向為本省按察使裁定,何時由副使來主持了?」

劉致廣道:「去年冬,兵部侍郎張聰上書天子,稱各省鄉試由本省三司裁定,易出弊案,建言仿南北直隸的做法,由在京翰林、六科、六部中選派主考,出任各省按察副使,主持各省鄉試,鄉試之後再回京續任。今上納諫,交內閣裁奪,從今年開始施行。」

趙然點了點頭,鄉試主考從京中指派,臨時兼任地方按察副使,主持完考試後便回京復職,這的確是個防止本地官員在鄉試中動手腳的辦法,可是,怎么派來四川的這位主考是這個論調呢?

「先不論今歲鄉試如何,只說這位李教喻,無論他是為了押題,還是本身就崇儒偏道,他在縣學中主導的學風肯定是錯的。你的處理意見是什么?」

「我意,知會縣衙,將李教喻開革出縣學。不知監院以為如何?」

「可以。另外一個,要讓他寫悔過書,若是不寫,就報知西真武宮、玄元觀,請玄元觀行文按察司,摘掉他的舉人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