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2 / 2)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88 字 2020-08-17

明覺懂了,合十道:「小僧必往拜會。」說完,將方木匣子收起,告辭出門,這回目光依依不舍的,換成了趙然。

趙然心中也很忐忑,他私下答允明覺以筆友的身份入刷經寺,也不知對還是不對,可在道門重寶《無極圖》面前,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趙然也不例外。

趙然想要真正拿到這些東西,只有去了天龍院以後,在交出虹體和金缽之後才可以。其實他並不拒絕現在就完成交換,連興慶都不用去就打道回府,但佛門對此堅決不同意——太草率了,如此「孟浪行事」,對於天龍院大法會的完美舉辦將是個傷害。

無論走到哪里,流程和儀軌都是必須的!更何況趙然本人也已經成了籌劃中的天龍院大法會里,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弘道在靈州召集的法會很成功,對於佛門信眾來說,涅槃的玄慈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祝禱對象,一如剛剛飛升的張老道對大明百姓一般。

佛體真跡顯世,誰不來拜呢?弘道的法會之後,參與的佛門僧侶、信眾們都向著趙然暫居的客舍方向磕頭膜拜,場面很是熱烈。

趙然有時候也在想,歸還虹體一事,於道門而言到底是對是錯?為了交換一些好處,就甘心任對方的信力瘋狂增長,這樣做真的好么?但轉念又一想,相互交換是對等的,今天你扣下了對方的,明日對方就能扣下你的,如此一想,便也就釋然了。

按照天龍院的籌劃,趙然等人要在靈州停留四天。

靈州本為唐時重鎮,佛門西遷之後,為夏國翔慶軍司駐地,與興慶並稱東西二京,是堪與國都興慶府相提並論的西夏大城。

趙然曾在興慶府待了一年半,知道靈州是黨項拓跋氏的家之處,不僅駐軍的翔慶軍司是李氏執掌,李氏上層一系的貴族基本上都盤踞於此。對於年幼的國主李乾順來說,靈州就是李氏的基本盤,是他占據國主之位最堅實的保障。

趙然身為成安的時候,他是站在後族一方的,是不折不扣的後黨,對於帝黨,他的觀感並不好,除去生意上的原因,更因為帝黨中雲集著西夏最大的反明派—其中大多數都是叛逃過來的明人。

當然,如今趙然身為明使,他和同為副使的張居正哪里也去不了,只能乖乖等候在暫居的官驛中,等待下一步天龍院的安排,故此他也見不到這些李氏貴族。

趙然誰也見不著,每日里除了應付張居正和明覺外,空下來的時間都優先用在煉化功德力上。自武當山吸納了大量功德力後已經一個多月了,他原本脹滿功德力的兩個金丹如今算是稍有好轉,雖然依舊滿滿當當,可卻總算是不再「腹痛如絞」了。

他體內每天固定生成一百零八滴精元,全數煉化也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剩余的大部分時間都無所事事,只能不停的畫符畫符再畫符,金甲金兵符也不知畫了多少張,以此來打閑暇時光。

八月十二日,天龍院又來了幾位大和尚,這個堂、那個堂,趙然都默默記了下來,知道這是天龍院第二波迎接虹體的僧侶,禮的是玄慈虹體,與他並不相干。除了和尚外,也來了幾位朝堂高官,在這些人中,他卻看到一個熟人,御史中丞費聽慶夏,黨項八部之一、費聽家的大佬。

費聽慶夏是中立派的人物,既不是後黨,也不是帝黨,作為西夏朝廷的迎接代表,也算適得其所。

第二波迎奉隊伍到來後,趙然一行再次啟程,經過兩天前行,於八月十五日抵達興慶——八月十六就是天龍院大法會,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興慶府對於趙然來說,不要太熟悉,仰望那高高的城門,經過那一條條街道,看著那一座座牌坊,趙然很是恍惚。離開興慶近四年,卻以國使的身份堂而皇之回來,世事之奇,當真難以預料。

請記住本書域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