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炮射導彈的再次提出(1 / 2)

大國重坦 華東之雄 1091 字 2020-08-04

隨著當年導彈萬能論的影響,蘇聯首先在1957年提出第一代坦克炮射導彈的概念。美國從1958年開始研制坦克炮射導彈;進入六十年代之後,已經有了第一款的產品。

比如,蘇聯有了「紅寶石」坦克炮射導彈。法國有了「阿克拉」導彈,美軍在m551「謝里登」坦克上裝備了mgm-51a「橡樹棍」導彈。

這些似乎都預示著炮射導彈的前景越來越光明,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炮射導彈在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就逐漸地沒落了,除了蘇聯人還在搞之外,就連美國人都放棄了,除了橡樹棍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了。

為什么?

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我們目前的實力來說,僅僅研制出來了紅箭73反坦克導彈,采用的還是手動控制,想要研究炮射導彈,難度很大啊。尤其是,要從炮管里面發射,承受的過載,就很難解決。」果然,就在祝老拋出了這個方案之後,就有人表示了疑問。

這個疑問是肯定的,不是挑毛病,而是實打實的。

這種炮射導彈,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首先就是怎么制導的問題。

紅箭73是手動控制的,導彈飛出去的時候,尾部拖著兩根線,所以需要專門的放線器,在炮管里,這東西肯定是不能用的。

如果不用這種控制,就得用無線電控制,早期的蘇聯人的炮射導彈,用的就是無線電控制,但是這樣的話,在復雜的戰場上,很容易受到干擾。

另一方面,就是導彈在發射時候要承受的過載,導彈自主發射,靠著發動機點火推動導彈前進,這個加速度不會特別快,但是如果是在炮管里,嗵的一下,導彈就從速度為零,加速到幾百米每秒了,這提速太厲害了。

坐過跑車知道推背感,而要是在炮管里,那就不僅僅是推背感了,直接就在這種加速度下把人壓成肉餅了,而現在的炮射導彈,要承受這么大的加速度,給里面的電子系統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總之,難度是很大的。

「是的,難度很大,不過,我們也要看到這種武器的使用前景。」祝老說道:「首先,它可以提高射程,我們的坦克炮,受限制於火控系統,在兩千米外命中目標,已經很不錯了,而炮射導彈,可以將這個距離拓展到三千米,四千米,甚至更遠,在這種距離上,我們就能獲得先敵開火的能力。」

炮射導彈,靠著炮管發出去,然後自己的發動機再點火,所以射程有了大幅度提高,可以增加坦克的射程!

「其次,就是精度,我們的炮彈,距離越遠,精度越差,而炮射導彈,不會受到這個影響,遠距離內,還可以精確攻擊。」

「炮射導彈,應對的目標很多,不僅僅是可以對付敵人的地面目標,甚至可以對付空中的武裝直升機。」祝老將各種優點都羅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