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必須弄死台灣科技業(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2451 字 2020-08-18

徐總這一次帶過來的下屬,除了唐俊是去年才從微軟挖過來的,其他都是跟隨徐總多年的老部下,即便如此,徐總還是有一些事,只能單獨和徐騰商議。

所有人都離開房間。

徐總和徐騰私下又談了兩個時。

毫無疑問,徐總徐媽和徐騰一樣,全家都有預判未來的超能力,只是隨著世界的不斷變化,這種超能力正在急劇衰退,現在哪家公司行,哪家公司不行,已經很難預判了。

比如華為、中興的團隊,有1/目前集中在騰訊,三強鼎立,最後會是什么結果,很難預判。

徐總徐媽的有神論思維徐騰更強烈,錢是賺到了,但一定要用於一個有用的地方,想來想去,就是為國做奉獻了。

股市套現,並不是蘋果市值5000億美金,徐總套現一半股份就能拿到500億美金,真要這么套現,蘋果的股票也能跌出幾個月的跌停板。

市值,永遠不能等於現金流。

所以,徐總現在滿打滿算,估測在未來十到十五年,只能拿出500億美金左右的現金流投入芯片和面板產業,這還真的未必夠用。

徐總的這個團隊運作模式並不復雜,控制著三十多家信托、私募基金,分散在內地和海外,其實都是在香港運作,絕對控股騰訊、博安、康寶、bin、銀河博彩、華夏保險六家公司,統稱華銀系。

華銀系的創立與發展,同黃信洲的江泰系有著莫大的關聯。

1994年時,徐總徐媽運作三株項目的錢,只有一部分是他們炒股所得,大部分是黃信洲、張麗英借的,後來也是利用黃信洲的華泰證券控盤炒股,此後才逐漸創立自己的華銀系。

華銀系的中樞其實是華夏證券、華夏保險,前身就是江泰系的華泰證券和廣泰保險公司。

1998年,徐總入籍香港,買下美國康寶公司後,有人來瘋,主動出資5千萬美金幫海軍買航母,結果一路砸了億美金才真的搞定。

那段時間,徐總每天都想找根繩子吊死自己,後悔死了。

結果沒想到,居然成了愛國商人,這才有機會入股華夏銀行和華夏證券。

徐總這邊還在不停的調整,目前基本實現對華夏保險和華夏證券的絕對控股,正在不斷利用定向增發的手段,增強對華夏銀行的控股,最終目標是將華夏保險、華夏證券、華夏銀行徹底合並成一家華夏金融控股集團公司。

徐總這個團隊,現階段的大目標是在005年左右,將整個華銀系整合成功,以華銀系分散布局在海內外的三十多支信托機構為中樞,控制著華夏金融、銀河博彩、康寶、博安等多家公司,主力資本將集中向金融和高科技領域。

整個華銀系高層的意見是統一的,地產、醫療、博彩都只是附庸於金融產業的盈利通道,真正要賺錢,還是靠股市,真正要做大事,必須得看高科技。

手里有銀行,賺錢的方式就多種多樣,手里有高科技,就有政策和政府扶持。

簡而言之,有錢有科技,橫行中國無敵手。

所以,徐總這邊是真下了狠心,就算虧損五百億美金,也要搞定面板和芯片產業,問題只有一個,徐總看似低調的霸氣,內心還是挺慌的。

他現在也感覺到了,五百億美金都未必能搞定。

因為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

愛國做奉獻也要講底線原則,未來十年,他最多就願意拿出五百億美金,再虧下去,他也受不了。

徐總這一次偷偷來找徐騰,真心不是給徐媽當客,而是和徐騰商量一下,到底該怎么弄,才能盡可能的確保成功。

徐騰其實也不清楚。

父子倆在台北喜來登酒店的這間套房里嘀嘀咕咕,商量了幾個時,大致湊了一個更靠譜的方案,反正比徐總最初的方案要穩妥。

這事必須得和國內的科研機構合作,與其拼死去買韓國、台灣的二手生產線,與其高薪聘請韓國、台灣的工程師,不如兩條腿走路,加快國內的科研進步速度和人才培養。

韓國人不可靠,台灣人更不可靠,前者其心必異,後者更是出了名的吃里扒外,專坑大陸的民族敗類。

特別是台灣半導體業的那些大佬,基本只有淺綠和深綠的區別,句不好聽的,都是美帝栽培出來的東西。009年以後,台灣面板業幫韓國坑完大陸,被報復了,感覺扛不住了,又開始叫囂大陸讓利,給台灣面板業留一條活路。

留個毛線。

徐騰舉雙手支持徐總弄死台灣的面板和芯片產業,錢要握在自己手里,這才是錢,產業也要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產業。

當然,具體怎么做才能弄死灣灣,徐騰也不是很清楚。

好消息是徐總和老蔣都是通天的,游領導層的能力很強,畢竟,徐總是領了軍令狀,要將全部家產都投入到高科技產業,為國為民做奉獻。

徐總這兩年還是很識相的,已經不偷稅漏稅了,只是合法避稅,將利潤轉移到海外,借助香港和開曼群島這種地方避稅。

他的上市公司雲集香港,因為香港沒有分紅稅,以後還會取消遺產稅。華銀系每年在h股分紅多少錢,全部落入口袋,一分錢的稅都不用交。

當然,上面只知道徐總是從江泰系闖出去的資本大鱷,只知道華夏金融、銀河博彩、康寶、博安這些公司是徐總控股,不知道是絕對控股,也不知道徐總手里還有一堆亂七八糟的保健品和地產項目,更不知道徐總還有騰訊、谷歌、蘋果、bin。

徐總的是傾家盪產投資50億rmb,通過股市再調集100億rmb,投資面板和芯片產業,這已經讓領導很滿意,沒想到,這位滿腔熱血的徐總,屁股下面藏著兩百億美金的巨額資產。

「汽車產業怎么辦?」徐騰對這件事念念不忘,因為江泰集團旗下有一家江州汽車制造總廠,甩不掉,不敢甩,他已經很困了,看一下時間,這都是凌晨15分。

「汽車股怎么都漲不上去,沒有炒作空間,為什么要做?」徐總真的不是過去的徐總,更不是瞎愛國,他是靠股市生存的血腥大鱷,「就算是做新能源汽車概念,以後走創業板,那也炒不上去啊,你隨便弄其他的節能環保題材,都比這玩意凶猛十幾倍。」

「玩玩。」徐騰聳聳肩。

「你自己玩吧,爸真沒心情玩這種生意,除非國企汽車巨頭徹底股份化,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徐總想起一件舊事,「爸以前一直勸黃大哥別兼並江州汽車總廠和農用機械廠,他不信,看上別人那地皮,結果被省里套牢了,活活卡死脖子,只好又去弄個手機廠解套,結果更虧。最後是真沒辦法,只能破罐子破摔,讓咱們家幫他照顧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