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領域通殺,通通要殺!(1 / 2)

無恥家族 浪子刀 2968 字 2020-08-18

騰訊公司今天要在江州開的會議是很重要的,因為騰訊、天天的合並周期已經接近兩個月,雙邊的團隊和產品的調整、交接工作基本完成,整個集團公司網絡領域的技術人員,有一半集中在江州。

從00年的7月份開始,集團的市場運營和財務部門,都將調整到江州的長江科技園,白了,江淮省給的稅收和政策扶持條款太好。

為了吸引騰訊公司落戶江州,江州市長親自帶隊籌建「江州信息產業轉移工作組」,負責專項對接,要戶籍給戶籍,要地皮給地皮,員工買房買車都是一句話的事,天天公司給個報表,市里閉著眼睛簽字。

職工有家屬要重新在江州找工作,市里盡量向對口部門、單位打招呼。

騰訊公司的高層團隊都到了長江創業中心,加上天天公司,四十多名運營和技術高管雲集在會議室,就等著徐騰上午過來開會,騰訊公司董事長,計算機通信領域的中國工程院倪院士也到了。

結果倒好,公司的副董事長徐騰身心疲憊,在家里賴床。

這真的太任性了!

倪院士是騰訊公司象征意義上的董事長,實際職務是廣州騰訊信息工程研究院的院長兼總工程師,96年離開聯想,加入騰訊公司,在騰訊持有的創業股算是比較多的。

加上001年加盟騰訊公司的鄔賀荃院士,兩位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在國內算是很高水平,按照道理是絕不輸給華為、中興。

徐騰沒到位,整個上午只能談技術性的工作,開了兩個時的會議就暫時休息,分組討論集團的下一步工作規劃。

到了中午一半,徐騰才姍姍來遲,和倪院士、鄔院士、劉治平總裁、唐俊副總裁、天天公司行政總裁楊富友在辦公室里簡單聊了十幾分鍾。

94年是聯想的一個分水嶺,這一年,聯想和華為一南一北,同時開發出國產的程控交換機,也就是這一年,倪院士和聯想團隊分裂,失去總工和董事職務,無法主持任何工作。

直到96年,徐總想乘機搞一件大事,撈一票好處,主動邀請倪院士加盟騰訊公司,經計算機所協調,聯想內部算是和平分手,沒有鬧出後來的技工貿、貿工技之爭,倪院士帶領部分技術人員投奔南方的騰訊公司。

當時,徐總還將騰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無償轉讓給計算機所,等將人和產品騙走,立刻翻臉,按照合同約定回購股份。

這是真的挺無恥。

倪院士和聯想的決裂,誰對誰錯,外人不應該予以評價。

徐騰只是覺得徐總很幸運,95年在廣州創立騰訊公司代理北電網絡的交換機,96年4月只花了幾百萬的錢,就從當時如日中天的聯想集團挖走團隊,買走技術和產片,有了自主技術的程控交換機,高低搭配銷售,讓騰訊公司從一開始就能自給自足。

從這個角度來,騰訊和華為算是同批次介入通信產業和計算機通信的ict領域,只不過,騰訊走歪了一,後期介入電子商務和ums統一通信業務,最後弄出qq這種im網絡通信業務。

這家騰訊公司能發展到今天這個狀態,一切都像是水到渠成。

直到今天,徐騰大致翻看高管團隊,仍然得,徐總和倪院士合作打造的這家騰訊是一家典型的技術公司,在軟件和硬件領域的技術開發能力很強。

徐總當初答應倪院士,投資開發國產操作系統和芯片,這也是倪院士最初在聯想的計劃,最後和通信業務一樣,都被聯想剪掉了,原因很簡單——沒辦法和跨國巨頭競爭。

徐總倒是真的投資了,結果還上當了,這是後話。

這家騰訊公司除了通信設備、im網絡通信、電子商務外,還有一個很邊緣的業務——atm自動存取款機的軟硬件平台,技術源頭和團隊也是聯想的lbs金融平台,同樣是聯想放棄的業務。

聯想的放棄有一定道理,這簡直是競爭白熱化的產業,市場規模,還要面對ncr、西門子、日立這種外資巨頭和北上廣各種新公司的慘烈競爭,方正、長城這兩年都撤了,騰訊和四通還在堅持。

騰訊公司的操作系統和芯片設計團隊的整體實力不算強,但在國內基本算是碩果僅存,目前就靠這殘羹剩飯養著。

現在的問題是很簡單的。

騰訊公司在通信設備、atm領域一直處於二線陣容,目前雖然賺錢,以後會是什么情況就很難了。

徐總弄的這家騰訊公司其實不太好管,一派是倪光楠、鄔賀荃院士為代表國內科研領域的巨擘,老一輩的科研專家,屬於硬件派,另一派是美國回來的科技新貴,比如劉治平、唐俊,屬於網絡派,或者是軟件派。

兩派人的想法沖突挺大,特別是兼並天天公司以後,硬軟兩派一直在死掐。

軟件派的巔峰人物是微軟和高盛出身的劉治平,這人後來就一直是騰訊的總裁,現在也是騰訊的董事會常務董事兼高級執行總裁,負責集團運營。

倪院士雖然是董事長,實際職權沒有劉治平大,因為劉治平是代表徐總和資本方,倪院士和鄔院士代表的是技術團隊,硬件派的巨擘。

正式開會之前,劉治平將倪院士請過來,就是希望徐騰清楚決策,徐總現在是明確不管了,的很清楚,都給兒子掌管。

沒問題,你們是家族企業,就是這么任性。

徐總的兒子,徐騰副董事長出來個話,到底支持哪一邊。

暈。

徐騰只是想晃悠悠的過來開會,喝杯茶,和院士聊天吹牛,和劉、唐這種海歸新貴調侃幾句,沒想到,硬軟兩派要逼宮啊。

徐騰特意用春園野竹的這套茶壺招待幾位,現在真的有喝不下去了,每一滴水都是酸辣味。

「如果我支持軟件派,兩位院士會不會辭職?」徐騰決定先問一個關鍵問題。

「不辭職也沒什么事做啊。」鄔院士實話實。

「那還有什么可談的。」徐騰放下茶杯,有唏噓感慨,關鍵還是徐總手握蘋果,旱澇保收,又擔心最終打不過華為、中興,舍不得繼續投資,「我今天上午在家里賴床,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論起步,騰訊和華為是同期介入通信產業,論投資,徐總98年以前累計投入四個億,001年又繼續注資七個億,結果還是被華為甩出一大截,連別人1/5的業績都不到。這是必須得反思!」

「我想了一個上午,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現在誰和我華為只是技術性公司,我他媽和誰急。」徐騰是真生氣,差要騰訊公司的市場部是窩囊廢。

對。

他就是在罵唐俊,你加入騰訊一年半,當初你加入時,徐總還特意補了七個億的科研經費,結果這一年半下來,騰訊和華為的銷售業績差距更大了,以前好歹是1/、1/,去年居然只是1/5。

草。

真當老徐家的錢是冥鈔啊!

徐騰罵的很隱晦,但還是得清楚,就和唐俊,「你賣不過別人就去找原因,找不到原因就去挖別人的人,讓別人解釋給你聽,去學,去抄,抄不了就分析利弊,出個更厲害的招術。徐總有兩大迷信,一迷信專家,二迷信海歸,我只迷信數據。」

這一下沒人敢吭聲了。